此時此刻,胡惟庸隻能是在屋子裡,默默為自己的恩師送行。
divcass=”ntentadv”即便冷酷如他,此刻同樣是紅了眼圈。
胡惟庸手中拿著的是李善長留給他的告誡。
“中書省統禦六部,節製各省州府,中書省丞相,無語自威,一言而天下重。以後你接任了中書省,更應該事事多向皇上請旨,寧肯讓他覺得煩了,也不可隨意自專。頭上的一片天,隻能是陛下。”
“切記,切記,切記!”
三聲切記,聲猶在耳。
胡惟庸將手中紙張放在身前燈火上點燃,手中的紙張很快便是燃成了灰燼,火苗燒到他的手了,都未曾察覺。
“恩相提攜之恩,惟庸沒齒難忘!”
數日後。
皇宮,奉天殿。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朕聞致君惟善,輔德在和,必佚三台之明,用增九鼎之重。乃眷公才,作予良弼,中書參知政事胡惟庸”
大殿上,內侍官念到這一句話時,太子朱標忽然變了臉色,轉頭看向正在宣讀聖旨的內侍官。
李善長辭官歸隱,這麼大的事情,朱標自然是知道的。
在得知李善長要辭官歸隱的第一時間,朱標便是去找了朱元璋,表達了他對於下一任中書省丞相人選的看法。
在朱標的心中,這個人隻能是楊憲。
楊憲之才可為大明國師!
一個中書省丞相在朱標看來,甚至都有些屈才了。
朱標當時跑去和朱元璋說這事的時候,朱元璋明明沒有否定他。
他原本以為,朱元璋也是認同此事的。
因此此時此刻,在奉天大殿上,聽到內侍官念出“胡惟庸”三個字時,他才會如此震驚。
另一邊,宣讀還在繼續。
“中書參知政事胡惟庸清識雅量,工文茂學,秉忠義之規,靡憚艱險,挺鬆筠之操,寧移歲寒,宜承賜劍之榮,式允濟川之望,可中書左丞,散官如前,欽哉。”
胡惟庸從眾大臣中走了出來,在大殿正中央跪了下去,朗聲道。
“臣領旨,謝恩!”
散朝後。
朱標沉默不語,直接出宮,登上了前往揚州的軌道列車。
揚州這邊。
楊憲今天很是高興,因為手底下研究團隊終於是完成焦炭爐的改造、攻克轉爐煉鋼技術!
雖然這其中離不開他提供的各種設計圖輔助,可能夠成功落地,還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轉爐煉鋼的原理雖然很簡單,並沒有太大的技術門檻。
簡單與沒有技術門檻都是相對,革新冶煉技術再怎麼說,也是一個係統工程,想要投入正常應用,仍然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試驗與改進。
如今煉鋼產業總算是步入了正軌。
接下來要做的工作便是,全國各地加緊時間開采鐵礦。
要是楊憲沒有記錯的話,後世蒙古國有大量鐵礦。
看來什麼時候,得讓朱標去聯係一下朱棣,把蒙古封地上的礦產資源也得儘早利用起來。
要知道接下來,想要讓大明發展提速的話,那麼鋼鐵所需的量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幸以如今大明的條件,礦石不夠直接去搶就行了,人不夠也同理。
就在這個時候,楊憲突然得到手下來報,說是太子殿下來了。
這個時間點來。
應該是朝廷那邊對於新任中書省丞相有了結果。
前些日子,朱標就曾經修書給楊憲,說是一定會舉薦楊憲成為中書省丞相。
當然楊憲心中清楚,這個位置八成是不會落到他頭上了。
果然朱標一走進來,從他臉色就可以看出,是在強打著精神。
朱標有些歉意地開口說道:“楊卿莫要掛懷,父皇選胡惟庸,一定是有他的考量。楊卿在我心中,可堪大明國師,拜相是遲早的事。”
“多謝太子,我對於中書省丞相這個位置並沒有任何期望,胡惟庸確實比我合適。”楊憲笑了笑,開口道。
楊憲心中無比清楚,朱元璋是想要借助胡惟庸之手徹底解決掉相權!
因此中書省丞相這個位置,在楊憲看來就是一口大棺材。
一口華美富貴的大棺材!
胡惟庸玩完,那是遲早的事情。
朱標認真看著楊憲,見楊憲神情不似作偽後,暗自鬆了一口氣,同時心中對楊憲是越發佩服。
正好趁著朱標在。
楊憲拉著朱標,直接開始和他分享起了煉鋼的成果,當然沒忘記和他提讓朱老四派人去封地勘探鐵礦的事情。
朱標原本想著是過來安慰楊憲的,沒想到竟然有了意外的收獲。
對於楊憲交托的事情,朱標一一記在心上。
回京時,已經是夜晚。
朱標剛一回宮,便有內侍官前來稟報道:“奴婢參見太子殿下。”
“什麼事啊?”坐在鑾駕上的朱標,看著身前的內侍官,開口問道。
“殿下,陛下有旨,請殿下禦書房見駕。”內侍官恭聲道。
朱標一揮手。
跟在鑾駕旁的內侍官大聲道:“行!”
禦書房。
已經是夜裡了,依舊是燈火通明。
“陛下,太子到了。”內侍官開口稟報道。
朱元璋並未抬頭,而是繼續他自己的批複奏章的工作。
“散了朝了,也不打聲招呼,就直接離京去揚州,跑到神侯府去了。咋的,是怪朕事先沒跟你商量啊。”
“兒臣不敢!”朱標行禮道。
“哼!不敢才怪!”
“兒臣隻是不明白,父皇要用胡惟庸是因為他資曆尚淺,還是因為他是淮西人。”朱標抬起頭,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開口回道:“既是因為他是淮西人,也是因為他的資曆很淺。老大,你是龍鳳元年生的吧。”
“回父皇,是。”
“龍鳳元年,胡惟庸啊,是那些人裡資曆最淺的,都是年跟了朕。”
“你說的沒錯,論功、論德、論能,楊憲都當得起這個左丞相,不是因為他不好,正是因為他太好了,所以這個位置不適合他。日後你就會明白我這番話了。”朱元璋開口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