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讓你接小明王回來時,你錯看了我。”
“這一次發動兵變,你又錯看了我。”
“直至現在,此時此刻,你仍舊還是錯看了我。”
divcass=”ntentadv”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道:“我調查過,你兒子廖權沒有牽扯到這件事之中,我會讓他過繼到永安一脈。”
“謝陛下!”
從方才朱元璋進門開始,一直無動於衷的廖永忠,這時終於流露出了真感情,跪在地上叩謝天恩。
朱元璋看著廖永忠,神色複雜。
到了此時,縱然還有千言萬語,也無話可說了。
當年他哥廖永安帶著廖永忠,以及巢湖水軍來投的場景,還曆曆在目。
如果沒有他們兩兄弟,朱元璋就不可能贏得了陳友諒的無敵水師。
比起廖永忠,對於他哥廖永安,朱元璋更加心懷愧疚。
至正十八年。
廖永安不幸被張士誠所俘,張士誠愛惜他的才勇,準備招降他,廖永安拒絕後被張士誠所囚禁,時徐達擒獲張士誠弟弟張士德,張士誠派人和朱元璋商量,以廖永安換張士德,朱元璋不願意,直接斬殺了張士德,正因如此廖永安最終未能歸還。
最後廖永安被囚八年後在平江獄中去世,年四十七歲。
朱元璋為廖永安不降所感動,遙授其江淮等處中書省平章事,封楚國公。
他之前對廖永忠的一再縱容,除了他自身的功績外,同樣也有他哥的原因。
朱元璋將廖永忠的兒子過繼給他哥廖永安,保全他們廖家的骨血,是他最後能為他們做的事情。
也算是不辜負了這一段君臣之交。
朱元璋看了一眼毛驤,直接轉身離去。
朱元璋離開後,毛驤帶著一群錦衣衛,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
這一晚,鬨出了如此大的動靜。
京城裡很多人都睡不著覺。
能睡得著就怪了,太子朱標和湯和帶著如此多的人馬出城,造成的聲響,彆說那些當官的了,就連一些警覺一點的老百姓都睡不著覺。
直覺告訴他們,肯定是有大事發生。
藍玉他們這群淮西老將們,則是在自己府邸,坐立難安,徹夜難眠。
尤其是在得知,廖俊軍失敗之後。
他們生怕會將禍事引到自己身上,於是都開始忙著做各種切斷聯係的工作。
而這件事真正的幕後真凶,始作俑者的胡惟庸,卻是睡了一個好覺。
因為從始至終,他都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
胡惟庸自信,無論朝廷如何調查,都調查不到他頭上來。
就算有人懷疑也沒用,凡事都要講證據。
要動他,而且還不能是一般的證據,必須得是鐵證。
要知道他如今可不是什麼普通人,而是大明帝國的中書省左丞相,百官之首。
這一夜,也同樣有很多人人頭落地。
除了那些煽動士兵叛亂的千戶、百戶,德慶侯廖永忠一家外,還有一個把守京城城門的軍官。
就在這樣的氛圍中。
早朝時間要到了。
群臣如往常一樣,開始在奉天殿前等候。
“你們昨晚都聽到了?”
“如此多戰馬與步卒奔走的聲音,想不聽到也難吧,我直接從床上給震了下去。”
“你們說深夜如此大規模的部隊出城是為了什麼事情?”
“我聽說是軍營那邊出現了動亂?”
“可是與最近朝廷推行的軍隊改革有關?”
一群文臣,低聲討論著。
這場動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很多人甚至還沒察覺,便已經結束了。
並未身處事件之中的,很難體會到其中的凶險。
如果不是朱元璋這邊事先察覺的話,真讓廖俊軍帶著右掖軍的2萬士兵進入京城的話,天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
要知道真到了那種情況,是極有可能最後發展成為巷戰的。
與吃瓜的文臣們不同。
藍玉為首的淮西武將們,則是一個個都頂著濃厚的黑眼圈,臉色也都十分不好看。
因為他們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今日朝會,少了一個人。
那就是德慶侯,廖永忠!
“梁國公,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其中一個淮西武將實在是有些頂不住壓力,竟然從自己原本隊伍離開,小跑到藍玉身旁,開口問道。
“不要慌!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自亂陣腳!”
“你給我回去!”
藍玉狠狠瞪了那個人一眼,在這種時候做這事,這不是要害我嗎,這家夥難道不知道皇宮裡到處都是陛下的耳目嗎。
在淮西眾將當中,藍玉還算是鎮定的那一批。
因為在藍玉看來,如果陛下手裡真的掌握什麼證據要對他們動手的話,也不會等到現在了。
話雖然如此說。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此時藍玉也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想著,在這件事裡頭,自己是否有什麼把柄落在哪裡。
就在藍玉思考時。
“開朝!”
太監唱喝聲從大殿內響起,奉天殿大門緩緩開啟。
藍玉的思緒被打斷,跟著群臣的隊伍中,魚貫進入大殿。
大殿之上,朱元璋已經高居龍座之上,俯視著眾大臣。
“昨晚的事情,想必你們都有所耳聞。”
朱元璋沒有絲毫隱瞞,開口就是王炸。
“德慶侯廖永忠、義子廖俊軍,煽動右掖軍營意圖謀反,闔家上下,已然伏誅!”
“錦衣衛從他侯府上,還搜出各種僭越禮製的龍鳳服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