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紀年!
千峰纏玉帶,一水勾碧潭!
龍虎仙山本名雲錦山,後因祖天師在此修道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現,故名。
另有一說較為罕見,傳說此地上古之時曾有“九十九龍”彙聚,山勢如龍盤,山形如虎踞,因而得名。
後一種說法難以考證,不知道真偽。但前一種說法卻是十分真實的存在,因為這裡曆來就是道教的祖庭。傳承一千多年的正一龍虎天師道,就在此仙山之中。
龍虎山深山,一處群峰林立,碧水穿行其間的地方,就是天下八大道門之首的天師道道場了。
“天師仙府”!
這便是天師道道場的名字。天師仙府和青城仙門的萬劍仙府一樣,也是一處獨立的結界洞天,和遠處的那座“天師府”是兩回事。
天師仙府和萬劍仙府大小相差無幾,十分的廣闊。這片深山中林立的群峰,以及其中穿行的碧水溪流,都是它的洞天範圍。
但有一點卻是不同的,它並不像萬劍仙府那般霧氣迷蒙,透漏著一種神秘幽遠的氣息。而是一片清靈。即便不是修真之人到此,也能看到這群峰林立,山水相間的美麗景色,但卻見不到那結界洞天。
若是在這裡仔細觀察,會發現不時就會有一個兩個,或是三三兩兩的道士從群峰之間的溪流中劃船而出,蕩入碧潭之中取水等等,不過卻難以探查他們到底來自何方……
今天是個好天氣,龍虎山上空天藍雲稀,風兒也十分的和暢,吹到遊人們的麵上,會有一種既清新又涼爽的感覺。但有一點情況卻是和往常不太一樣,那就是這片群峰間平常出出入入的道士似乎少了起來。
平日裡那些自群峰間飄忽而出,手裡提著木桶,端著木盆的道士沒有了。雖然也不時有一個兩個身著道袍的人會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但都似乎從外麵趕來,進入那片群峰之間就不見了蹤影。
當然,絕大部分遊人都沒有發現這一幕,他們各自玩各自的,走走停停,欣賞風景。
遠處,一艘獨木小舟緩緩行來,舟上坐著的是兩個年紀相仿的道士,一個身穿天青色的道袍,麵色紅潤如嬰兒,相貌也是仙風道骨。他空負雙手立於船頭,看著遠處的群峰。
而坐在小舟尾部的,卻是一個手裡把著一隻木棹的年輕道士。他身穿一身月白色的道服,麵色也頗為紅潤。但如果要說他仙風道骨,那可就不行了。
因為他根本就沒有那種道家人離塵出世的氣息,身上的這身道袍雖然十分的乾淨整潔,但穿在他身上卻有一種異樣的味道,怎麼說呢?反正給人的直覺就是暫時從哪裡借來的一樣。再加上他雖然在劃動木棹,但卻不停東張西望的神情,更是顯得有些賊眉鼠眼。
小舟輕輕的蕩開水波,朝著那群峰之間而去。兩名道士都沒有說話,雖然是一隻木棹,但小舟行進的速度卻十分的快。不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那群峰的腳下,進入了一處縫隙之中,消失了。
一股法力纏繞著船身,就有無形的力量推動著獨木小舟朝前快速前進著。墨陽坐在後麵,一邊裝模做樣的劃著木棹,一邊仔細留意著周圍的一切。
半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過,正一龍虎法會,明天終於要開始了。墨陽就隨著青城掌門楚淩雲,直接從青城山中飛天而來。
那還是墨陽第一次飛上天,除了做飛機以外。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當飛上雲端的時候,墨陽還是小小激動了一番。
另外還有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令墨陽想不明白所以然,那就是除了先行進入天師仙府,打點法會上各項於青城仙門相關的門派事務的兩位長老之外,青城掌門竟然隻帶了他一個人來參加這次正一龍虎法會!!
整個青城仙門所有弟子輩的修士一個沒有來,就他一個外人被帶來了!這豈不奇怪?
其實墨陽知道,在修真界像正一龍虎法會這樣的大盛典,是修真者難得的福緣,要不然也不會三十年才能有一次了。這樣的盛典,各派掌門及長老們巴不得多帶幾名親傳弟子來參加呢。往屆的法會,怎麼說至少也要有五名以上的弟子參加。
這樣的情況令青城仙門上下的所有門人都十分的憤慨。就連一向對墨陽不錯的邢玉兒也對他抱怨了一番,還跑到掌門爺爺那裡嘟嘟囔囔。
心裡十分奇怪的墨陽也曾經問過青城掌門這是為什麼,但青城掌門卻總是對他報以一個輕輕的微笑,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墨陽無奈,羞於見青城弟子的同時,也隻好在心裡默歎道“哎,這就是所謂的福緣吧……”
群峰之間,溪流橫錯交雜,像一張交織的水網一般。墨陽的小舟進入了群峰之間,七拐八彎的走了一段時間,前方忽然一開朗,呈現出一片比彆的地方開闊的小小湖泊來。
小舟沒有停,直接留下兩道漣漪朝著湖心駛了過去。
在湖中心,有一塊巨大的高出水麵的大石,從正麵看去略呈圓形。而這座大石的中心,卻是一個猶如隧道的心形石洞,前後相通。遠遠看去,這整塊大石就好像兩個新月的初牙抱在一起,十分的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