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裡搶江東!
如今回到廬江才知道,張遼和高順來投廬江,並在廬江已經等了兩個月了。於是他把這兩人都招進來,與之詳談一番。
“拜見橫江將軍。”張遼、高順進來後便向陳飆施禮。
“文遠、文理不必客氣,請起。”文理便高順的字。
兩人仔細看了一下陳飆,心中也是大為佩服,他們想不到陳飆年紀輕輕,竟能取得如此成績。
“兩位將軍來這廬江之時,我尚在江夏,不知兩位到來,失禮之處,還望兩位莫怪。”
“不敢,敗兵之將,將軍能給我倆機會,已是感激不儘了。”
“徐州兵敗,非兩位之過,實乃曹操兵力強盛,呂布兵力弱勢所致。”
“自陶謙之後,呂布、劉備、曹操三方在徐州頻繁交戰,再加上轄地內泰山賊等叛亂不斷,徐州民生凋敝,時間一長,自然崩壞。呂布不修民政,豈能久據徐州?”
張遼和高順聽了陳飆的話,心裡一怔,他們從未聽過這種觀點。
“將軍這說法有些奇特?”張遼問道。
“文遠不解?你想一下,如果你是呂布,麵對曹操大軍來攻,你將如何阻擋?”
張遼略為思考,便說“我欲采取公台之策,固守下邳,再以騎兵遊弋野外,伺機偷襲曹軍,時間長了,曹操輜重不能保障,遲早退兵。”公台指的是陳宮。
陳飆搖了搖頭“呂布聽其妻所言,不用陳宮之計,兵敗之後,世人認為其有勇無謀,不納良言,卻聽女人之言,但你們曾是呂布的手下,當知呂布為何不采納陳宮之言。”
“五年前,曹操攻打徐州,陳宮、張邈趁此機會,引呂布攻占兗州,後來兵敗,張邈被殺,陳宮與呂布一起到了徐州。”
“如此一來,陳宮與呂布的關係就微妙了,陳宮並非呂布的下屬,呂布為何要聽陳宮之言?三年前,呂布手下郝萌、曹性謀反,我記得還是文理你率軍救了呂布。當時郝萌被殺,曹性卻直言,是受了袁術慫恿和陳宮的指使,呂布雖不處置陳宮,卻對曹性之言深信不疑。如此,他又如何會采納陳宮之計?”
陳飆直呼呂布的名字,初時張遼和高順聽著不喜,現在聽了陳飆的分析,兩人覺得他大有維護呂布之意,心中反生好感。如果呂布還活著,陳飆或許會成為他的知己吧。
“再說陳宮之策,陳宮以為固守徐州,以騎兵野外遊弋,便能退曹操,這是膚淺的。陳宮認為曹操長途前來討伐,必受輜重約束,難以持久,卻不知曹操三年前就實施屯田之策,糧草富足,又成立摸金校尉,奪取財富……”
“摸金校尉?這是什麼?”張遼有些好奇。
“這個嘛……據聞這是一支專門通過一些歪門邪道的手段來奪取財富的軍隊。”陳飆實不想說出挖墳一事,而且曹操是否真成立摸金校尉也未必可知。
“總體上講,並非曹操糧草不繼,反而是呂布糧草不繼,呂布占據徐州後,不關心民生,不引導百姓生產,隻靠擄掠養軍,遲早敗亡。即便呂布采納陳宮之計,也不過多活一段時間而已。”
“戰場之事,除了講究士兵多寡、軍隊精銳之外,亦是財力的比拚,有錢才能打造精銳軍隊,財力又當依靠百姓生產,因此想要軍力強盛,不可忽視民生。呂布之敗,就是在於他忽視民生,隻顧打仗,其敗乃理所當然。”
張遼、高順兩人聽得聚精會神。
“我自占據這廬江以來,便收攏百姓,組織其生產,民生恢複,兩位來廬江肯定路過淮南吧?相比徐州、淮南,我廬江之地已呈繁榮之相,百姓安居樂業,我施此仁政,可獲得足夠的錢糧,並以此養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文遠、文理,你們曾是呂布手下大將,但呂布仍是無法發揮你二人的才能,我希望在廬江之地,你們能大放異彩。”
張遼聽了,拉了一下高順,兩人一起向陳飆施禮“我等謹記主公之言。”兩人對陳飆的稱呼的改變,表明兩人到此正式加入廬江集團。
“文理,聽說你擅長訓練陷陣營,甚是厲害,你可以從軍中挑選精兵,把這陷陣營重建起來。”
“是,主公。”
陳飆讓張遼和高順在廬江繼續招募士兵。
劉辟和龔都被他打發到淮南一帶,接著巡視淮南,並嘗試深入到汝南邊境,收攏士兵,以增加兵力。廬江現在兵力隻有八千多人,這士兵數量遠遠不夠。
處理好軍隊的事情後,陳飆又去見喬公,了解一下學政的狀況。喬公已經在皖城建了一個書院,取名為廬江書院,喬公自任書院祭酒,如今正在處理講席招募、確定教材等事宜。至於十家私塾,目前已經全部建完,收了足夠的學生和講席,並開始授課。相對來講,私塾是蒙學,隻要是讀書人,均可以當講席,但書院講席非得是有名望、有才學之人才能當。
一個月後,各地一些消息傳來。袁術有北上青州投靠袁紹的打算,曹操派劉備、朱靈率軍攔截袁術,袁術逃跑不成,又回到壽春。而後,袁術又逃往壽春附近的潛山,想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陳蘭,卻被拒絕。如今,袁術的士兵逃光,糧草斷絕,正在等死。
據聞,袁紹派人前去宛城,企圖說服宛城張繡投靠於他,但張繡並沒有答應。
豫章太守華歆在孫策強盛的軍勢麵前,選擇了投降。孫策又接著討伐豫章其他各縣,如摧枯拉朽,很快就占據了整個豫章郡。
得知孫策占據豫章之後,陳飆趕緊把魯肅、劉曄、黃忠、張遼、高順等人召集起來,商討對策。
“諸位,得到最新消息,孫策已經拿下豫章。孫策此人乃沙場猛將,又野心勃勃,一年前在我皖城铩羽而歸,時刻都想著再攻皖城。如今拿下豫章,他已無所顧忌,兵進皖城,乃是遲早的事情。今日我把諸位召集過來,是為了商討對策,我軍要如何應對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