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裡搶江東!
“沒問題!那第二個條件呢?”
“瑜昔日曾對伯符說,終身為孫氏效力,可如今孫氏已敗亡,瑜終是虧欠了孫氏,若仍留在江東之地,自感芒刺在背。因此,瑜為將軍效力後,希望回廬江之地,並終身不踏入江東之地。”
“這……”陳飆心裡實在是不解周瑜的想法“公瑾,孫策之死,江東之亡,非你之故,與你亦沒有關係,你又何故徒增煩惱呢?”
“此乃瑜個人之事,將軍請勿過問,瑜隻想知道,將軍能否答應?”周瑜又追問道。
“好,我答應便是,你家在廬江,你若願意,便可回廬江,日後你我也方便見麵。”既然周瑜這麼說了,陳飆也隻好先答應下來再說。
“第三個條件是,伯符有一妹子,名喚孫仁,小名尚香,瑜希望將軍能娶孫尚香為妻?”
周瑜這一要求提出,陳飆和魯肅呆住了。
“不行!”陳飆和魯肅幾乎異口同聲,拒絕了周瑜。
陳飆倒沒想太多,他在廬江搞選秀,千挑萬選,就是想自己挑一個合適的,就算是之前沒怎麼見麵,雙方也彼此不認識,至少他有一定的自主權,而不是任由彆人做主。如今,周瑜竟提出讓他娶孫尚香為妻,這是典型的政治聯姻的做法,而他心裡對這種做法很是抗拒。
他都沒見過孫尚香,甚至連她幾歲都不知道!咦?他突然想起來了,曆史上孫尚香是赤壁之戰後才嫁給了劉備的,那現在孫尚香豈不是隻有十歲左右?這周瑜想乾嘛?想到這裡,陳飆疑惑了起來。
周瑜進一步勸說“將軍,孫氏已亡,在江東必會遭到一些人的報複和淩辱,甚至一些孫氏舊臣亦會不善待孫氏。我知道將軍將孫氏一家遷移到廬江,並封官封爵,是保護了孫氏,但仍然不夠,如若將軍娶了伯符之妹孫尚香,則無人敢再欺孫氏之人,就算孫氏之人一輩子平庸,至少也過得安穩,還請將軍考慮一下。”
陳飆還沒說話,魯肅就開口反駁“公瑾,主母的選擇事關重大,孫氏乃敗亡之人,豈配得上主公?另外,如若娶了孫氏之女,他日孫氏之人必會盛氣淩人,甚至蠢蠢欲動,以圖東山再起,那會留下禍根的。”
“孫氏已敗亡,孫氏之人這輩子隻能碌碌無為,不能給其任何禍亂的機會,公瑾乃大智之人,何以提出這等要求?更何況,不僅我反對,主公之臣、軍中之將亦都會反對。”
魯肅三言兩語把周瑜批駁了一頓,以往,魯肅自覺自己不如周瑜,保持對周瑜的尊重,一向隻會誇獎。此次反駁,實在是他認為周瑜的條件有些過分。
“瑜提出此要求,不過是想讓孫氏有自保之力,以免被他人所淩辱,並非有意給將軍留下隱患,如孫氏日後有任何逾越的行為,瑜必會傾力阻止,責任由瑜一力承擔。”
“公瑾,此一事非彼一事,孫氏所為,自會由其擔責,與你又何乾?但今日你的條件,主公不能答應,否則我今日死諫。”
死諫?這話把陳飆都嚇到了,你魯肅又不是隻打嘴炮的言官,玩什麼死諫?
“既然子敬如此反對,瑜亦不強求,瑜願退讓一步,請將軍納孫尚香為妾,如何?”
陳飆聽了,心中暗道,果然如此。這周瑜的目的本來就是讓他納孫尚香為妾,他先故意提出為妻,讓陳飆和魯肅反對。之後他故作退讓姿勢,再提出為妾,陳飆和魯肅已經反對過一次,自然就不會再反對第二次。
陳飆看破這一點,是因為他知道孫尚香現在絕對不會超過十歲。而他的婚事已經提上議程,最近一兩年內就必須得到解決。周瑜知道這點,斷不會真提出這種條件。隻有魯肅可能誤以為,孫尚香乃待嫁之齡。
“公瑾……你……”果然,魯肅一聽周瑜的話,心中就感到不對勁,好像自己上當了。
他歎了一口氣“唉,上了公瑾的當,如若為妾的話,我沒有意見,憑主公之意便是!”
在陳飆看來,如果他不接受,周瑜必不會為他效力。也就是說,他必須犧牲自己,才能招攬到周瑜。事實上,作為在21世紀生活過的人,他覺得這也是件好事,而不是犧牲。
他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裝作不情不願地姿勢,又問周瑜“孫尚香芳齡?”
“虛歲十歲了。”
“她習武嗎?”
“閨房女子,習武有何用?她不習武!”
略微思考一下,陳飆又說“好!那我答應了,待回廬江後,把孫尚香送到我府上,讓她伺候我的日常起居。”
“這未免太快了吧?”周瑜和魯肅有些愕然,就算答應也用不著現在就把人送過去。周瑜提出這條件,隻是希望陳飆做出個承諾,或先行訂下婚約。他也是相信陳飆的,承諾了就一定會做到。
“公瑾,你找尚香之母商議此事,如其願意,就這麼辦,如不願意,那就算了,我可以采取其他辦法,來保護孫氏,不是非得娶孫氏之女。”
雖然仍是不理解陳飆為何非要現在就要孫尚香,周瑜還是同意了。
“那公瑾還有其他條件嗎?”
“沒有了!”周瑜下意識地回答。
“如此,歡迎公瑾加入我軍。”
周瑜聽了,也連忙向陳飆施禮“參見主公。”
“公謹無須多禮。”
如此一來,周瑜算是正式加入江東軍,為陳飆效力。魯肅也激動了起來。
“公謹,有一件事還得勞煩於你!”雖然答應周瑜兩年內不出來為官做事,不擔負實際官職,但出個主意或做些舉手之勞的事情還是可以的。
“主公是否憂慮公覆和義公之事?”周瑜也是明智之人,很快就明白陳飆的意思。
“正是,孫氏舊臣基本上已降,唯有公覆和義公二人,我曾勸說過,被兩人所拒,兩人皆是服侍孫氏三代主人,對孫氏似乎頗有感情,不願意投效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