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裡搶江東!
益陽北門,劉磐大軍戰力起碼還有一萬五左右,南門,張允有四千戰力,合起來有一萬九。益陽城戰力僅八千人,連敵軍的一半都不到,更何況,呂範的軍隊已撤回,敵軍可以肆無忌憚地攻益陽。
陳飆讓蔣欽率一千五百兵力鎮守南門,以抗張允,他和高順、陸遜率六千軍隊鎮守北門,以抗劉磐,其餘幾百軍隊分彆看守其他兩門。大戰很快就開始了。
南門,張允率先發動進攻。由於張允的軍隊乃水軍,攜帶的攻城器械相對簡單,隻有數個雲梯,其攻城器械亦是以雲梯為主。
荊州軍吹起了進攻的號角,士兵殺向益陽。蔣欽此前偷襲失敗,至今都有些耿耿於懷,隻是他兵力有限,注定著他隻能於城中堅守。
待荊州軍衝到城下六七十步時,揚州軍射出弓箭,荊州士兵倒地不少。張允連忙讓士兵將盾牌豎起來,慢慢穩住陣腳,然後繼續推進。在這過程中,揚州軍的弓箭仍是不斷。
損失了幾百人後,荊州軍終於推著雲梯,來到城下,準備駕起雲梯攻城,卻發現地上的土有異。原來,陳飆趁劉磐停止攻城而張允未到的這段時間裡,竟悄悄讓士兵出城,在南門城下放了一層沙土。
沙土鬆軟,在上麵架起雲梯時,雲梯很難保持平衡,反而會搖晃。這招果然收效不錯,荊州軍架的雲梯都是傾斜的,士兵爬在上麵也無法保持平衡,反倒是城上的揚州軍士兵,可以抓住雲梯,用力將其推倒。如此一來,荊州軍攻城遇到了極大的麻煩。
張允在大軍外麵指揮攻城,自然也看到這點,他卻沒有辦法,隻是大喊大叫,讓士兵趕緊攻城。
這場攻城持續了一個時辰,張允看到己方攻城無力,便先放棄了攻城,下令收兵。
隔了幾日後,張允又發動攻城,也給蔣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
益陽北門,與張允攻城幾乎同時,劉磐也發動了攻城。
他親自坐陣指揮,陳生和張虎在前方率軍攻城。此時攻城他使用了井闌、衝車和雲梯三種攻城器械相互配合。
陳生率著盾兵掩護弓兵到五十步左右,以弓兵與益陽城內的揚州軍對射。雖然不能取得優勢,但牽製了揚州軍的弓兵,趁這個機會,劉磐命令張虎率軍架起井闌,然後讓士兵登上井闌,對益陽城內射箭。
陳飆親自在城頭上指揮,看到荊州軍的作法,他也是無奈,誰叫敵軍兵力占優。如此一來,荊州軍很快就取得了弓箭上的優勢。
取得優勢之後,劉磐讓士兵分彆推著雲梯和衝車,開始登城作戰,同時撞擊城門。城門之上,陸遜指揮士兵予以反擊,以石頭砸推著井闌的荊州軍士兵,高順則率軍應對那些企圖通過雲梯登城的荊州軍士兵。
戰場之上,喊殺聲震天,雙方殺得是難解難分。荊州軍士兵一次又一次的撞擊城門,卻仍是無法撞開,通過雲梯爬城牆的士兵,被石頭擊中,也無法登上城牆,偶爾有個彆登上了,也無法站穩腳跟,就被趕了下來。
一個時辰後,攻城無果,劉磐下令收兵。
此後,劉磐和張允開始不定期攻城,有時張允攻南門,有時劉磐攻北門。其攻城時間也是沒有規律,陳飆很無奈,也隻能死守。
時間長了,雙方的軍隊都開始疲倦了起來。隻是,荊州軍占據了主動權,陳飆隻能被動地防備對方的攻城。
大概十天後的一天,張允和劉磐再次同時攻城,此前張允已經攻了三次城了,而劉磐也攻了四次城。
張允仍是以雲梯攻城為主,為了解決益陽南門下的沙土,他讓人砍伐了一些樹林,鋸成木板,把木板墊在沙土上,士兵在上麵放置雲梯,如此就平穩了許多。
成功地把雲梯架設起來後,荊州士兵終於可以攀爬城牆了。此時,張允也露出了笑容。
很快就有些荊州士兵攻到了城頭上,蔣欽看到這種情況,隻好自己親率士兵,攻向那些登上城頭的荊州士兵。好在能夠登上城頭的士兵並不多,很快就被殺死或趕了下來。張允此次攻城仍是無法撼動益陽城。
另一邊,劉磐的進攻依然很猛烈,他繼續使用井闌、衝車和雲梯三種器械配合。他仍是先以井闌加弓兵,射箭攻城頭上的揚州軍,壓製揚州軍的弓箭,再以衝車撞城門,以雲梯爬城牆。
不過,劉磐是一個精明的將領,每一次進攻也並非胡亂進攻。今日的攻城異常激烈,不斷地有荊州士兵爬上城牆,高順也隻能親自帶著士兵,砍殺那些登上城牆的荊州士兵。
城門之下,荊州士兵在弓箭的掩護上,一次又一次地以衝車撞擊城門。
陳飆並沒有注意到,自從劉磐開始恢複攻城之後,每次攻城都會使用衝車撞擊城門。實則劉磐早有打算,每次攻城時以衝車撞擊城門固定的位置,長時間撞擊下去,終會有城門被撞破的一天。
益陽城隻是一座很普通的小縣城,其城牆相對低矮,城門也不夠堅固,其防禦能力與那些大城無法相比。
荊州士兵仍在不斷地用衝車撞擊城門,頭頂上不斷地有揚州士兵丟石頭、倒金汁,荊州士兵損失無數。但士兵們毫無畏懼,前麵死的,後麵補上,推著衝車一次又一次地撞擊城門。
突然,城門發出一聲“哢嚓”的聲音,荊州軍的士兵們心中一喜,城門即將被撞破,連日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
“快!快!城門要破了,快撞呀!”正在指揮衝車撞門的陳生心中狂喜。
咚……咚……衝車一次又一次地撞著,又是哢擦一下,城門開了個小縫。表麵上看,城門仍是完好,但後麵的門栓可能已經斷裂。
士兵們接著撞擊,益陽北門的縫隙越來越大,很快城門就被撞開。
陳生連忙讓人把衝車推到後麵去,給士兵騰路,讓士兵衝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