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孫策和周瑜手裡搶江東!
“主公不妨離開宛城,坐鎮襄陽,我等再留在宛城防守,反倒沒了牽掛,能大膽殺敵。”
“子敬擔心我的安全?”陳飆卻覺得此舉不妥“恐怕不行!如若我獨自撤了,宛城將士必受打擊,恐怕難以一戰,且曹軍控製水水域,我能退哪?”
“若退回襄陽,反引曹軍水軍兵進南郡,如今我軍兵力弱勢,稍一敗退,便會引起恐慌,屆時敗勢就無法控製,甚至連襄陽之地都會被曹操所奪。多年成果毀於一旦。”
“為今之計,便是我固守宛城,以拖延時間,再讓各地兵力求援,方為上策。”
魯肅也知道自己恐怕勸不了陳飆,也就沒再多勸。當然,從戰術上講,陳飆留在宛城確實更有利。
此時,對於龐統的策略,陳飆再無疑慮。隨後,他下了道命令,給夷陵的陸遜,讓其安排一人率五千水軍,從江陵出發,向宛城方向進軍。
率軍的將領由陸遜決定,因為陳飆對於陸遜手下的將領也不是太熟,不想越過陸遜來指定。
隨後,陳飆再找來蔣欽,讓其在幾天內修繕城牆,在敵軍到來之前,能修到什麼程度就修到什麼程度。自己用投石機砸的,自己還得修回去。
好在,陳飆攻城時主攻南門,隻是用投石機砸了南城門。曹操大軍來時,多半會選擇攻北門或東門。
……
高順率五千軍急速進軍,半個時辰後,他便趕到了宛城港口附近。果然如龐統所料,趙儼率水軍襲擊了港口。
事起突然,又沒想到曹操會有水軍,港口的陳軍水軍沒有絲毫防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趙儼想奪港口裡麵的戰船,以擴充實力,於是下令士兵登船作戰。
一番大戰之後,陳軍兵力較弱,慢慢地退出戰船,上了岸。趙儼則繼續下令士兵上岸追擊,企圖把整個港口拿下。
曹仁、曹真和樂進三人也被救上了船,三人正站在船上,看著雙方交戰。或許是又餓又累,三人上船沒多久,就開始暈船。
高順大老遠就聽到雙方交戰的聲音,便率軍快速前進。
此刻,趙儼率著曹軍水軍已了岸,陳軍連連敗退,已是潰不成軍。
“士兵戒備!”高順在軍隊距離還有兩百步時,便下令“弓弩準備。”
不斷地有陳軍的士兵往後跑,看到自己的援軍到,才安下心。趙儼率軍追擊到港口外,看到外麵有支軍隊已在嚴陣以待,他微微一愣。
“放箭!”高順一聲令下,千箭齊發,射向曹軍,曹軍被突然襲擊,沒有做好準備,跑在前麵的紛紛倒地。
趙儼連忙大喊“後撤,依港口防守。”然而,這命令並不能快速傳達。
高順看到首射效果不錯,更下令以弓弩掩護,往前推進。
港口裡的趙儼來不及調來弓兵,麵對陳軍的弓弩,他處於不利的位置,他氣得直跺腳。他不知道陳軍援軍究竟有多少,又看到自己已立了大功,心裡已經滿足了,便有了退兵的想法。眼看著陳軍越來越近,趙儼終於下令撤回船上。
不過,曹軍並不是一下子就撤,仍是在港口裡,依靠港口內的房子來防守。過了一會兒,在弓兵到位後,曹軍開始以弓箭射擊。
高順率軍急行軍而來,沒有帶盾牌,唯有依靠弓弩壓製,取得優勢後,才慢慢推進,這速度就慢了許多。
兩刻鐘之後,曹軍慢慢地撤回到了船上,開船而去。高順率軍一直追擊到岸邊,直到看到曹軍的船隻脫離了射程。
一場大戰,高順雖仍是奪回了港口,但港口的船隻仍有不少在曹軍撤退時被搶走或毀壞。他清點了一下,完整的船隻居然不足一百艘。
高順安排人手,把船隻送往漢水水域,自己又率軍往宛城而去,港口就不要了。
……
話說曹操率大軍三萬,正向宛城方向而去,繞道堵陽縣,起碼多出四五天的路程,距離宛城還有七八十裡路時,他終於收到消息,宛城失守了。
在營寨裡,曹操正氣得把東西摔得滿地都是。旁邊站著荀攸、程昱、許褚、曹純、呂虔等諸多文臣武將。
“本丞相率軍數萬,又派水軍前行,隻有幾天就能到達宛城,曹仁、曹真等人,身為大將,竟連幾天都守不住。那陳飆難道如此厲害?先破我大軍於沘水,又搶在我援軍到來之前奪下宛城,真是可恨。”
曹操還在氣頭上,所有人都不敢說話,連大氣都不喘。
兩刻鐘之後,他的氣慢慢地消了下來“宛城被攻破,子孝、子丹、曼成、文謙四人呢?”四人都是大將,又都是他信任之人,他也關心四人的下落。
程昱這才敢回話“丞相,目前隻知宛城被奪,還不知道四位將軍的下落。”
這時,營寨之外,有士兵高喊“報,曹仁、曹真、樂進、趙儼和路招五位將軍求見!”
正主到了,眾人紛紛往門外看去。
“讓趙儼和路招兩人進來,其餘三人在營外跪著。”
片刻之後,趙儼和路招進來了,兩人連忙向曹操行禮“拜見丞相。”
“請起!”
“謝丞相!”
“前線戰事如何?”
趙儼是主將,自然由他來向曹操彙報戰果“末將得到丞相將領,便率軍南下,隻是……在途中遇到曹仁將軍、曹真將軍和樂將軍三人在淯水河岸被敵軍追擊,就將三位將軍救下,方知宛城已被攻破……末將晚了一步,能末將之過呀!”
趙儼嘴裡說是自己的過錯,心裡可不是這麼想的。
“等等……李曼成呢?”曹操這時才注意到剛才隻聽到三個名字,少了李典,頓時心中有股不妙的感覺。
“末將未見到李將軍,聽說李將軍受傷了,被樂將軍提前送出城了。”
曹操聽了,心中稍安。
“後來,末將率軍而下,襲擊了宛城陳飆駐守的港口,末將力戰,殲敵五千,繳獲船隻百來艘,後來敵軍援軍至,末將才撤兵,撤兵時又毀掉敵軍百來艘船,此戰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