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說那個銅錢,我去給你們拿,保證你們想不到。”說完張良也不吃飯了直接從自己的包中掏出了一個盤子。
獻寶似的遞給了王芳,得意洋洋地說道“看看吧,這是什麼?”
“你怎麼把這個買回來了?這個盤子我見過,當時送到咱們店裡來我沒要,你看這盤子一點使用的痕跡都沒有,而且釉光有些賊,一看就是假的,這東西怎麼在你手裡?難道你買的?我說你是不是有錢沒處花了?這個盤子他可是要300呢。”王芳怒道。
張良推了推自己的眼鏡說道“你懂什麼?你看盤底,雖然你說的對,但是這底不是假的,咱們上課的時候老師講過,看底是辨彆瓷器中比較重要的一環,你看這盤子的底,絕對是老的沒跑。
而且看著盤子的做工還有底款,這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大清乾隆年間的官窯瓷器,有些瓷器是沒有使用過的,所以沒有使用痕跡也是正常的。”
聽完張良的話,王芳並沒有反駁,而是仔細觀察了起來,雖然兩人是一起去學習的,但是不可否認,張良的眼力確實要比王芳好。
看著這盤子的樣子,張濤則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這個盤子,上輩子的時候,張良張濤還有王芳都見過這個盤子,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張良並沒有買,事後過了10多年,張良就時長歎息,錯過了一個官窯瓷器。
曆史改變了,本來錯過的盤子,張良居然買回來了,而且還是沒有經過張濤提醒的。
“媽,讓我看看。”聽見張濤的話,王芳把手中的盤子遞給了張濤。
張濤雙手接過盤子仔細地大量了起來,盤子全品沒有一絲毛病,甚至沒有一絲磨損的痕跡,就跟新的一樣。
底款“大清乾隆年製”青花篆書款
此盤圓形敞口,淺弧腹,圈足,口沿與外底施白釉,其餘均施祭藍釉。通體素麵無紋飾,釉色純正。
這樣的盤子是乾隆朝官窯仿宣窯寶石藍釉盤式樣,內外皆藍釉,釉水肥厚瑩潤,裡外藍釉。因古時皇室常以它作祭器,故稱“祭藍”,又名“霽藍”,清朝自康熙始至光緒朝傳統官窯品種。
張濤對著盤子就是一個探測術,想知道真假,非常簡單,一個探測術搞定。
“清朝乾隆年間製造,祭藍官窯盤子,具有收藏價值。”
得到係統的答複,張濤確定了,這東西絕對是真品不得不佩服老爸的眼力,得知這個東西為真品之後,張濤小心翼翼地把盤子放在了桌子上。
“這可是好東西,尤其是他的品相跟狀態,沒有一絲的損耗,這太難得了,我建議這東西還是留著吧。”張濤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
聽到張濤的話,張良不禁眉頭一皺“這。不太好吧?這段時間咱們家花的錢實在太多了,要是不回血的話,家裡以後會很比較困難的。”
“彆聽你爸的,彆忘了咱們家可是有3個店的,咱們這一個月哪怕不行也能月入萬元,留下些東西沒什麼大問題。”王芳當即反駁道。
“你怎麼這麼說?咱們這要是不賣東西以後還怎麼買東西?以後如果見到更好的東西怎麼辦?”張良顯然想的比較多。
“你”為了這個話題,張良跟王芳兩人吵了起來。
張濤沉吟了一會勸道“你們先彆吵了,聽我說。”張濤話音剛落王芳和張良就不說話了,賭氣似地看著對方。
看著眼前一目,張濤不禁苦笑,隨後說道“爸媽,還記得我之前說的話嗎?古玩這東西不能隻出不進,也不能隻進不出,所以該賣的還是得賣。”
“主要是什麼能賣呢?那些佛像是肯定不能賣的,價值太高了,容易引起彆人窺伺,那些大件的家具也是一個道理。
這樣咱們就沒什麼能賣的了,就算賣也賣不了多少錢的,銅錢雖然以後能漲價,但是現在的價格我就不說了,肯定是掙不了多少錢。
王芳你說的也不對,家裡雖然每個月掙得是不少,但是家裡的花銷也不少,咱們有4個員工,光他們工資就不是小數目,再用掙得這點錢貼補買古董根本不是事。”張良分析道。
“其實我可以去擺地攤的。”張濤想了想說道。
“擺地攤?”張良和王芳驚訝的喊道,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會讓一個孩子去擺地攤。
張濤堅定地點點頭,隨後說道“對,不用帶太好的東西,我記得市裡有個古玩市場,人應該挺多的,我想我拿著東西去擺擺地攤,應該能有些收獲。”
“店裡都賣不出去的東西,擺地攤就有人買?不行,我不同意。”王芳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畢竟他們這麼努力掙錢,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有個好未來,怎麼能讓孩子受這種苦呢,擺地攤可不是一個輕鬆的事。
張良沉吟了片刻說道“也不是不行,正好現在不冷不熱的,到時候給他帶個小凳子也受不了多大的苦,就是怕有什麼危險,畢竟那裡人很多,賊什麼的也有不少啊。”
“沒事,我之前就擺過地攤,有經驗,而且我現在的力氣可不小,要不然咱們倆掰掰腕子?到時候你也跟著我去,隻要離我不太遠就行。”張濤直接提出了解決辦法。
張良指著地上的錢罐子說道“隻要你能搬起其中一個錢罐子我就讓你去。”其實張良這麼說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說服王芳,雖然張濤太這些很費力,但是他卻能抬起來,隻是堅持不了多長時間而已,之前在車上的時候,張良就已經知道了。
張濤直接走到了錢罐子邊上,雙手一用力就把罐子抱了起來,但是沒堅持多長時間就放下了。
王芳瞪大了眼睛,眼神中充滿了不可思議,這罐子她之前也抬過,卻是很沉,自己都不一定能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