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這筆債朕來背!_無上昏君係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無上昏君係統 > 第三百零七章:這筆債朕來背!

第三百零七章:這筆債朕來背!(2 / 2)

曹操頷首道“一切就聽陛下吩咐了。”

趙長青猛然想起來一些事情,感歎道“曾經你們父親在世的時候,朕從來都沒有為軍政大事操過心,因為在軍中,唯有你父親的輩分是最高的,隻要他在,就會震懾住全天下的軍隊,使朕可以安然無恙的高枕無憂,但是近些年來,朕愈發感到力不從心了。

曹老國公一逝世,很多事情,都需要朕親自處理,可謂不勝其煩,沒有辦法啊,蕭逾明陳慶之他們遠在晉國,趙雲又開始向外放權,朕身邊,可用的武將實在是不多了,所以這些年來才會大力扶持白起上位,朕相信,你在白起的麾下聽命從事,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

當年,朕一旦遇到什麼事情猶豫不決的時候,總會問一下你們父親意見,彆的不敢保障,唯獨一條就是,一旦是朝政上出了分歧與立場問題,你們的父親,都會在第一時間毫不猶豫的站在朕這一邊,讓朕每一次都能有信心大刀闊斧的乾下去。”

之前魏國軍界的大佬,除了曹參之外,無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其中便是包括陳慶之、蕭逾明等人。

曹操也是唏噓不已道“父親這大半輩子,其實都過得不如意。微臣常聽父親說,自打跟跟隨陛下抗擊楚軍開始,才是父親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光。”

趙長青歎氣一聲,然後開口說道“不管怎麼樣,你們父親這輩子,算是功成名就了,臨死之前,還設計大敗楚軍,這份謀略與膽識,曹公若認第二,滿朝文武當中,就沒人敢認第一。

你現在還很年輕,入了仕途之後,要多去學習,朝中的賢才很多,比如諸葛亮、賈詡等,都可謂是人中龍鳳,遇到事情,可以多去向他們請教,朕已經知會他們了。你知道他們這些人為什麼都願意跟著朕乾嗎?”

曹操試探性回答道“是因為,他們覺得隻有陛下才可以讓魏國強大?”

趙長青笑了笑道“非也,他們跟隨朕,是因為隻有朕才能讓他們施展胸中抱負,知人善用,其實才是這個世上最深奧的學問。”

曹操起身作揖道“臣受益。”

又過了幾個月。

轉眼間,已經入秋。

趙長青站在洛陽城外的無名荒山中,看著正在修建長城工事的百姓與官兵們,心中若有所思。

諸葛亮正站在趙長青的身後,沉默不語,一言不發。

他們都在享受著這種久違的寂靜。

當了皇帝這麼多年,其實趙長青從未後悔過,隻不過,時常感到累的次數,越來越多了而已。

過了片刻,他向諸葛亮開口道“朕一直想問,你平常有事沒事拿著一把羽扇,到底是為了什麼?”

諸葛亮笑道“是因為微臣身居要職,要時常讓自己的這顆腦袋保持清醒。”

趙長青莞爾笑道“朕看你是無病呻吟。”

諸葛亮不解道“陛下,這是何意?”

趙長青故作高深道“裝逼。”

諸葛亮心中仍然有疑惑。

不過,下一刻趙長青已經換了一個話題了,他說道“運河的工事快修建完成了吧?”

諸葛亮作揖道“回陛下,快了,大概在需要一年半載吧。”

趙長青點了點頭,又說道“等運河修建完成之後,就將這一帶的長城繼續擴建,朕要將長城一口氣修到晉國去,甚至將來,修到天下的每一處角落。”

諸葛亮聞聲驚駭道“陛下,這樣做不妥吧?畢竟修建長城,可是要比修建運河還要勞民傷財啊,我們魏國目前的對外戰略已經足夠緊張了,要是在去修建這麼長的一條長城恐怕會讓國政出現問題。”

趙長青極為霸氣道“缺錢就去找沈萬三,缺人就去找百姓們要,為國家做事,待遇一定要好。更何況,有問題也是你們這些臣子操心的事,與朕何乾?朕隻不過是給你下達一個命令罷了。”

諸葛亮苦笑道“那微臣就先遵旨吧!”

這句話將趙長青逗樂了,他轉身指著諸葛亮搖頭笑道“你啊你”

就在這時,趙長青突然想到了什麼,向他繼續說道“長林王親自招募的三十萬大軍,已經安插了錦衣衛的人了吧?”

諸葛亮點頭道“回陛下,一切都是按照陛下的意思,錦衣衛在暗,東廠在明,一定會將長林王監督在視線之中。”

趙長青點了點頭,道“那就好,雖然朕和他是兄弟,但畢竟都是姓趙。”

諸葛亮道“請陛下大可放心,長林王即使在傻,也不應該會走到那樣的道路上。”

趙長青深呼吸一口氣,道“但願如此吧。對了,回去之後,向陳慶之擬一道旨意,廢晉帝的計劃,可以開始了。”

說完這句話,趙長青便離開這裡。

諸葛亮緊緊跟隨,問道“陛下,若是廢帝之後,晉國百姓會有暴動怎麼辦?”

趙長青背負雙手,皺眉道“怎麼現在這種簡單的問題也要來問朕?如果有人趁此機會暴亂,先開導,開導不行,就及時派出軍隊鎮壓。”

說完便繼續向前走著。

大概走了幾步後,又猛然停下腳步,向身後的諸葛亮叮囑道“如果鎮壓都不行,那就殺,有多少殺多少,哪怕十萬二十萬,都統統殺了,這筆債,朕來背。”

諸葛亮聞聲一怔。


最新小说: 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 病弱美人?修仙界第一女魔頭! 都市天緣簽到:我在人間撿大道 穿成炮灰知青,抱緊女主大腿躺贏 儒道聖途 天道五千年 你管這叫戀愛番反派? 易戰之讖語 丫鬟小桃亂世逃荒記 我的青春印記:曉雨成長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