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還沒有可以分離傳送帶的設備,所以湯慕打算用機械臂從傳送帶上把石灰石礦轉移到另外一條傳送帶上。
這條傳送帶位於兩台采礦器的中間,用兩台機械臂從這兩台采礦器的傳送帶上,各轉移20單位的石灰石礦石原料。
而這,也是機械臂的滿功率所能轉移的數量。
可惜的是40單位礦石,根本無法讓構造器達到最高效率。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畢竟湯慕現在手裡可用的設備有限,根本沒辦法實現完美生產線。
所以,也就隻能這樣先應付著用一下。
按照這個想法,湯慕一邊采集木材,一邊開始搓材料,然後化身基建狂魔,開始了建設工作。
用了三天的時間,湯慕在石灰石礦這邊造了一個由12台1級采礦器,12台電力機械臂和18台構造器組成的混凝土生產線。
這個生產線,理論上每分鐘可以生產239999單位的混凝土,四舍五入就是240單位。
按照這個製作量,一個小時就能生產出單位的混凝土。
湯慕記得,一塊881的混凝土地板,需要消耗5單位混凝土。
單位的混凝土,可以製作2880塊混凝土地板,也就是大概18公頃的麵積。
這個麵積,絕對能讓湯慕肝很久。
另外,湯慕還在鐵礦資源點那邊,建造了2台1級采礦器,4個電力機械臂,6台冶煉器和6台構造器用來生產鐵板和鐵棒。
還是和混凝土生產線一樣的思路,一台1級采礦器所生產的鐵礦資源,被兩台電力機械臂轉移到另外兩條傳送帶上。
加上原本的那條傳送帶,總共三台傳送帶將會把鐵礦石送進冶煉器之中。
之後被加工成的鐵錠,再由六條傳送帶送進6個構造器中。
這6個構造器三個加工鐵板,三個加工鐵棒。
這三條生產線,14台采礦器需要70,24台構造器需要96,6台冶煉器需要24,16個電力機械臂,每個機械臂500,共需要8。
這些加起來,總共需要7台生物質發電機,另外還有一些富餘。
7台生物質發電機,每分鐘就需要126單位的木材。一個小時就是7560,一天就要。
這對於湯慕來說,完全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過如果把木材轉換成生物質燃料,那就不一樣了。
根據最新解鎖的配方,1單位木材可以轉換成5單位的生物質燃料。
按照構造器的效率,一分鐘消耗60單位的木材就可以製作300單位的生物質燃料。
而一台生物質發電機,每分鐘隻需要消耗10單位的生物質燃料。
所以直接燃燒木材,是非常浪費的。隻有加工成更高級的生物質燃料,才能提高效率。
等後麵解鎖了固體生物燃料,燃燒效率還會再次提高。
在湯慕完成了混凝土產業的部署後,他便將手上剩下的300單位木材,全部加工成1500單位的生物質燃料。
這些燃料,根本無法滿足7台生物質發電機一個小時的用量。
所以湯慕隻是優先生產了一背包的鐵板,鐵棒,順便采集了一些木材。
之後湯慕把這些生物質燃料,全部給了混凝土生產線那邊的生物質發電機。
留下生產線在那裡生產,湯慕再次通過時空穿梭器,前往了大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