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菌絲體的庫存,湯慕發現還有1350菌絲體。
想了想,湯慕拿出600份菌絲體製作了一批合成培根菌和綠柱石堅果。
接著湯慕又用150菌絲體,3000生物質以及剛剛合成的30合成培根菌製作了3000消炎片。
剩下的600菌絲體,湯慕先保存了起來。
完成了藥品的製作,湯慕考慮起下一階段的貿易品。
繼續交易長槍和盾牌肯定很虧,而藥品數量有限,而且湯慕並不打算在郭子興身上下重注,所以不準備拿出來。
那麼這樣一來,湯慕就必須準備新的貿易品來賺取貿易值。
湯慕看了一眼存放物品的存儲箱,這次乞當除了買了生活物資,也買了少量的兵器。
有馬刀,環首刀,大刀,弓箭,箭矢,弓弩,弩箭。
這些武器,湯慕都進行了掃描和錄入。
這些武器中的馬刀,環首刀,大刀所需的材料都差不多,基本上就是加強鐵板,鐵板以及木材。
然而因為需要三種材料的原因,湯慕根本沒辦法用組裝器進行建造。
湯慕倒是嘗試過改進,比如用加強鐵板代替鐵板,或者用鐵板代替加強鐵板。
但是製作出來的武器,並不是太好。
根據薑立和乞當這些實驗對象的說法,這些改進過的武器,要麼太重,耍起來不穩,要麼就是太輕,攻擊力不足。
無論是哪一種,都不適合士兵的使用。
而弓箭和弓弩就更麻煩了,兩個都需要一種未知的材料。
湯慕猜測,應該是作為弓弦的動物筋。
和弓箭弓弩一樣,箭矢也有一個未知的材料,湯慕估計是製作箭羽的羽毛。
最後湯慕發現,能夠製作的就隻剩下弩箭這一種產品。
哦,對了!還有過時多年的秦劍。
弩箭製作需要木材和鐵棒,而且1木材和1鐵棒就能製作10支。
雖然弩箭可以製作,但是湯慕清楚,在戰場上弓弩使用的並不多。
這主要原因,就是弓弩製作麻煩,裝填速度慢。
當然了,在軍陣裡,弓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隻是郭子興所率領的義軍,裝備的弓弩數量並不是很多。
相反,弓箭使用的倒是不少。
這或許,和元朝以騎射聞名的原因。
因此湯慕想了想,最終決定去除箭羽,讓箭矢變成無羽箭。
無羽箭雖然在精度上大打折扣,但是除非是神射手,否則在兩軍對峙中,誰還管精度的問題。
不都一波箭雨下去,靠數量殺傷敵人。
再說了,有了無羽箭,找些羽毛貼上去就可以變成有羽箭了。
大不了,湯慕賣的時候可以便宜點。
有了這個想法,湯慕果斷的選擇了更改和錄入。
有了無羽箭配方,湯慕下一步就可以大規模的生產了。
不過因為時間的緣故,湯慕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生產,而是到了第二天,才開始生產工作。
經過一天的工廠建設和生產,湯慕囤積了一批無羽箭和秦劍後,再一次前往了大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