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鹹魚的我,在娛樂圈越走越遠!
節目中會邀請七位有名氣的作曲人和七位不出名的實力歌手,然後每期由作曲人與歌手進行隨機抽簽,兩個人一組,作曲人創作完成後,由歌曲上台演唱。
演唱完畢後由現場觀眾和網絡觀眾進行投票,評委的評分隻占最終成績的三成,總而言之觀眾的喜愛程度對最終成績來說至關重要。
每一期會淘汰得票數最低的一組,然後由其他的作曲人和歌手進行補位。
這樣做更能體現公平性,也能展現作曲人為歌手量身定製的能力。
不過這對於洛九行這個掛逼來說,抽中誰都一樣,因為節目組選擇的都是有唱功,但是因為沒有好的作品,沒火起來的歌手。
這樣的規則也是避免了公司直接塞一些出名的歌手進來,要是進來個一線或者歌王歌後那樣很容易影響節目的最終投票。
也杜絕了同一個作曲人一直和同一位歌手一直合作。
雖然很殘酷,但是對於節目來說更有看點。
正因如此,《最佳創作人》這一個全新的模式不僅考驗歌手的唱功,也是對詞曲人的一種考驗。
隻要不被淘汰那麼每一期要準備一首新歌,還要保證歌曲的質量,這不是一般的作曲人能夠做到的。
如果是一兩期還好,畢竟大家手裡多少有點存貨,不過一個節目不可能隻辦一兩期。
難怪要邀請那麼多公司,畢竟作曲人可不像歌手隨便就能找到一堆。
雖然賽製很殘酷,但是還是有很多歌手願意參加。
因為這個節目有機會跟有名的作曲人合作,這對於歌手來說是一個特彆難得的機會。
要是能夠在節目中獲得一首好的歌曲,對歌手的知名度也有提升。
因此,《最佳創作人》這個節目還沒有播出,就有很多歌手希望自己被選中。
畢竟這個世界的娛樂圈很規範,想要紅就需要作品,作品哪裡來,自然是詞曲人,有名的詞曲人的作品是非常搶手的。
平時哪裡不是優先選擇讓紅的歌手上,結果這個節目的規則倒好,直接反著來,要有實力沒有名氣的歌手。
不過也沒辦法,人家就是這麼計劃的,公司那麼多,你不參加總有人會參加。
節目第一次錄製是在六月底進行,距離節目開始還有一個月左右。
六月份洛九行剛好畢業,不過不要緊,洛九行的畢業作品已經提交了。
“節目我看完了,既然公司沒有找到適合的人,那就我去吧。”
“行,那我幫你報名,歌曲什麼的你看看需要先準本就準備好。”
任曉瑤臉上的笑容完全掩藏不住了,看得洛九行一愣一愣的,好像自己又被忽悠似的。
“作品我都有現存的,到時候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命題,所以沒啥好準備的。”
有一個地球文化作為底蘊,洛九行一點都不慌,反正都在腦海中,到時候要用哪首歌隻要先注冊一下就可以了。
答應完後洛九行才想起錄製地點是帝都電視台,到時候要跑來跑去挺麻煩的,不過既然答應,也隻能這樣了。
就在任曉瑤和洛九行談話的時間中,作為星宇傳媒的死對頭,傑盛娛樂也已經確定好了人選。
這次參加的作曲人正是這個月被洛九行壓製在風雲榜第四名的曲神左思遠。
任曉瑤接到電話的時候也是有點沒有想到,畢竟對方也沒有透露一點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