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姥姥,說明了情況,又介紹完了自己,才又說道“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妖怪,偶有凡人誤入山中會把我們認成山魈,姑娘把我們當做山魈也成。”
說完她看了一眼梟奴和貴郎的方向,說“我們幫大孩子把小孩子抓過來,是為了報你授課的恩德。”
阿萍“這樣啊,那謝謝姥姥您的幫助,也謝謝大家了。”
她看向麵前這群妖怪,笑著點頭謝過了他們的護送之情。
阿萍的道謝反倒讓山姥姥心裡感覺羞愧。
他們膽子小,在她與大妖殊死搏鬥時不敢出麵幫忙,就是引路這樣的小事也不敢出手。
原本就覺得自己無禮不義的他們,卻因為小小的護送受到了阿萍的道謝。
山姥姥覺得自己受之有愧。
她那像是老婦人的臉上浮起一片象征著羞愧的紅暈。眼睛更是有些無措地左右看著,直到她無意間瞟到榕樹妖倒下的樹乾。
山姥姥想著阿萍對於那個死去的姑娘極其不舍,於是建議“恕老身多嘴,老身看姑娘你好像不舍得死了那個姑娘。要想留下她,老身有一計,就不知道姑娘你受不受了”
阿萍驚訝的問“難不成毓秀還能活過來姥姥請說。”
“原來這個有骨氣的姑娘叫做毓秀。”山姥姥點頭,又說“現下黑白無常還未來勾魂,此地又有新鮮的榕樹木材,姑娘要是動手能使毓秀姑娘換個方式複活還陽。”
“榕樹,陰氣之木。這榕樹妖又是個修煉快百年,將要有人形的樹妖,他新鮮的樹身拿來做了棺材,能護人肉身不爛,是個養魂的至寶。”
“萍姑娘要是把毓秀姑娘的屍身放在這榕樹棺材裡安葬,快則百年,慢則數百年,毓秀姑娘就能踏上鬼道,成了鬼修之身,再與姑娘相會。”
這樣的麼
阿萍對這個做法很心動,與其下地府求閻王爺盼望有個富貴順遂的來事,掌握了力量過好今生才是正理。
她心裡有一個為難之處,於是就憂慮地說“姥姥這辦法好,但是我無法長久守衛在此地等毓秀得道。”
聽了阿萍的話,山姥姥臉上做出了一個我早就知道你會這麼問的表情,她笑著說
“這守墓的活計,阿萍姑娘你就交給老身和老身不爭氣的族群們。”
“你授課的恩義,山裡的大家夥都記著,毓秀姑娘在此處養魂吸取月華修煉,大家都會
護著她以求能還了姑娘一二恩情。”
阿萍“如此辛苦的事,全推給你們我心中有愧。”
山姥姥不等阿萍再推辭,直接道“那些史記的故事,姑娘你學得輕易,但這些東西無論是凡人還是妖怪沒有門路或者超凡的跟腳,又能從哪裡聽得”
“萍姑娘你的開蒙之恩,當得起山裡眾妖代你守護毓秀姑娘養魂數百年。”
山姥姥話說到這裡,阿萍也不好拒絕。
的確,眼下的這個世界要想學習知識,在凡人中要看門閥看財力,在非人之物中要看緣分看跟腳,諸多煩人的邊邊框框巨多。
阿萍現在想起來自己能識字,還多虧自己覺醒了前世記憶,又抓住每一絲能接觸書籍的機會。
阿萍心內因為山姥姥的話感慨,麵上又是抱拳連連向山姥姥道謝。
毓秀還能活過來的這個驚喜,衝淡了阿萍和孩子們心頭的陰霾,大家臉上都露出了真心的微笑。
這個時代,平民百姓能活著就不錯了,誰管是以什麼方式活下去呢
這會兒有了正事,阿萍就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貴郎身上了。
她一臉冷漠地提著單劍走到他的麵前,一劍就削掉了他的腦袋。
貴郎飛在半空中的腦袋,瞪著眼望著阿萍。他不相信平時話特彆多的萍姨會連讓他說一句話的機會都不給。
眼神對上的瞬間,阿萍像是看明白了貴郎的想法。
於是,在他意識消散前,聽到了阿萍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我對無可救藥者,向來無話可說。”
一劍結果了貴郎,阿萍甩乾劍身上的血,準備先去刨了榕樹妖的樹根,先把那東西剁成木屑,讓樹妖再不能翻身再說。
而梟奴在阿萍路過她身邊時拉住了她的衣角“萍姨,我想去埋葬了貴郎,到底兄弟一場,我不能讓他曝屍荒野。”
阿萍聽了這個說法心裡有些不舒服,但也是理解了他“你去吧,彆走太遠。”
梟奴“嗯。”
他走去對誠郎使了個眼色,他們一人抱著貴郎的頭,一人抱著貴郎的身體進入了遠處的林子中。
誠郎跟在梟奴身後,不滿地抱怨“我們管貴郎乾什麼,他這攤爛肉就應該被狼吃了”
梟奴“我也覺得他被狼吃了才解氣。”
“可是你想想,剛才那群好妖怪們說的要讓秀姨養魂,人死了魂魄離體。你想以貴郎的無恥,他絕對會去黏著秀姨占好處。”
誠郎按照梟奴的話,想了想“惡心,不能讓他陰魂不散纏著我們”
“所以,就要把他燒了,挫骨揚灰就沒有機會來打擾我們這一家子了。”梟奴沉聲對兄弟說出了自己的真正打算。
誠郎理智上確定梟奴的做法是正確的,感情上卻覺得梟奴是個像野獸一樣的人。
挫骨揚灰的確避免了貴郎纏上來的可能,但是這麼做了,貴兒豈不是連投胎轉世的機會都沒了,當場散了魂魄
好在誠郎想起了明郎的慘死,若是貴兒沒推明兒給他擋災,貴兒頂多是少條胳臂。
可誰也沒想到在貴兒的眼裡,他的胳膊都比兄弟的命貴。
想通這一點後,誠郎心裡對貴郎的最後一絲憐憫情緒也煙消雲散了。
他沉默著到了梟奴選定的地方,蹲在他身邊給他幫忙。
處理完這事後,梟奴和誠郎回去還趕上了給毓秀打磨棺材的收尾細活。
毓秀安葬好後,阿萍和孩子們在她的墓前把紙錢元寶給她燒了下去。
在毓秀的墓前休整了七日,阿萍才帶著孩子們再度踏上出山的路。
她臉上的表情依舊冷靜沉著,絲毫沒有讓孩子們能從她臉上看出什麼不對勁之處。
但這孩子們中不包括著梟奴,這個半大的男孩在趕路歇息的時間裡,總會時不時地偷看阿萍。
因為他想不通也看不明白阿萍。
梟奴想不通在埋葬毓秀的當天夜裡,萍姨為什麼會一個人躲在林子裡又燒了十七個紙元寶。
她是燒給誰的呢
要是給秀姨的,她為什麼要背著人呢
梟奴暗自猜測這些元寶絕對不是給毓秀。
合上紙元寶的數量,十七、十七,他沒記錯萍姨的年紀今年正好十七歲。
難不成她是燒給自己的
若是給自己的,梟奴更想不通她為什麼會在燒元寶之前,在每一個元寶上,都用朱砂筆畫上一頭牛的模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