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家小夫妻!
於方站在父親的後麵,默默凝視。打磨光滑的石台上,陳列著老鬆木製成的牌位。聽著前方急促地呼吸聲,感受著周圍愈加肅穆的氛圍,於方知道,有什麼東西正在覺醒。
閉上眼睛,想,是血脈啊!
此後多年,每當有什麼事,難以抉擇時,於方都會記起這個時刻。他不是一個人在奮鬥。他的抉擇也不會僅僅影響著一個人。
首位的於老頭,漸漸放平呼吸,深深呼出一口氣,壓在心底多年的憂思散去。於老頭自從定下大兒子不再考舉後,第一次呼吸地這麼暢快。終於不負家族,也不負兒子。
於大壯看到父親挺直的脊背,也放下擔憂。這些年,事情壓在父親身上,就害怕把父親擊垮,感謝祖宗保佑,方哥兒這孩子也爭氣,往後父親也能輕快些。
當初不再考舉,不是父親一人的決定。能考到秀才,已是蒼天憐顧,資質有限,不能再繼續耗費;作為長子,也要擔起自己的那份責任。而且方哥兒也顯露了超過同齡人的聰慧,能教導方哥兒,為族中子弟開蒙,是當時最好的決定。
現如今,朗朗的讀書聲,已經成為每天忙綠的一部分。教導孩童識字啟蒙,於先生已樂在其中。希望這樣的祭祖,能夠多來幾次,方哥兒自己還是單薄了些,家族子弟齊心協力,於家才能站得更穩,走得更遠。
於先生想著學堂內的孩子,嗯,幾個大的還是要再刻苦些。
此時學著大人的樣子,站得筆直的孩童們,在不久的將來,在向著榜樣的路上,會突然發力。雖然,是先生督促的,但在功成名就時,會忽而懷念。
隻是不知,懷念的是時光,還是那個自己。
於秋兒和她的玩伴們在大門口,蹦蹦跳跳的玩耍,腦門熱的一層汗,轉頭向東看時,盈著幾絲亮光。
再一次的轉頭,於秋兒忽而興奮的飛奔進院內,喊道“爺爺回來啦,爺爺回來啦。”
尖亮的女童聲響起,驚動了忙碌的人。於兒媳招呼幾個妯娌,抬出香案,放好案幾,把裝滿盆的鹵豬、整雞、蒸魚擺在中央,幾盤瓜果點心襯在四周。
於婆子拿出香炷,遞給於老頭,退身在後方站定。
於氏全族,躬身作禮,向著後山方向,恭敬的禱告。
心存敬畏,感恩澤被,恭謹持家,修正己身,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