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家小夫妻!
於家院內正中的香案已經收起,滿滿的飯桌也被各自的女主人和小主人,抬在手中,慢悠悠的回家去。
“沙沙”地聲音響起,配著廚屋裡傳來的粗瓷碰撞的聲音,在這個午後,讓人平添幾分倦意。
小秋兒坐在門檻上,靠著門欄,一下一下點著腦袋。屋內窗前的書桌上,一筆一劃寫大字的小少年,吹了吹寫滿一張的竹紙,沾了沾墨,輕腳走到門旁,在妹妹圓潤的額頭上,點了個圓點,輕抬筆鋒,懸著手腕,一下一下描著眉毛。頓時宛如一隻黑豆蟲,爬上了臉龐。
小秋兒感受到軟軟的涼意,抬起腦袋,帶著幾分睡意的眼睛,看到哥哥舉著的毛筆,摸了摸涼涼的眉毛,看了看黑黑的指肚,咧著嘴,一個高音的“娘”剛出口,就被捂住嘴巴,指著堂屋,急急地安撫著。最後兄妹二人走回書桌旁,大的抱著小的一起坐下,大手握著小手,輕輕的劃著,大大小小的“於”字落滿了紙張,小秋兒仰頭看著哥哥,露出了嫩白的小乳牙。
拎著茶壺走過的方哥兒,看到兩人認真寫字的模樣,不禁嘴角微彎,眉眼含笑地走進堂屋,為各位叔爺倒滿茶水,在門口落座。
堂屋內,於家男兒們靜靜的坐著,看著上首的族長和族老們。宴席後留下堂會,肯定是有大事要講。能被留下的都是成家的,穩重端方在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拿得住的。所以於家的男兒們或留於族中操持田地,或在外奔走做活營生,總是比他人多些體麵。於家男兒們都是認字的,聰明些的也讀完了三百千,更不要說於家是出過秀才的,現在又多了位舉人。
滿屋成家男人們的堂會,方哥兒憑舉人身份,榮耀參加。拎水倒茶靠門口,於舉人也分外開心。轉了下眼眸,想著拿筆墨寫過考卷的人,和給小兒畫眉毛的人就是不一樣。於方忍不住端正身板,望向祖父,聆聽著族中大事。
父親當年考中秀才的一百畝,自己的一百畝,再加上中舉的二百畝,全族三百多畝的田地可以全部免賦了,各家可以更輕省些了。
祖父想再買些地,作為族田和祭田,以後家族子弟讀書和祭祀先祖的花用,有一個長久且固定的來源,是立族之本。敬奉先祖,愛護子弟,是世家望族長行於世的準則。於家有了這些舉措,可以躋身士族之列了。
祖父和族老們商議,以後農忙時可以多雇些短工,農閒時也可以雇一二長工,各家可以自行決定,隻是要厚道些。於家剛剛起步,確實要醇厚些。哪怕以後,也可醇厚傳家。
各位叔父稟明了年前手中要忙的事務,父親言明了對幾位小少年的教導事宜。方哥拎著新裝的茶壺,續滿茶水。
大事商議完,屋內的氛圍明顯輕緩。於方端著茶碗,聽著各位長輩閒話家常,覺得這樣的日子不賴。小時候太苦,以後會勞碌,現在剛剛好。
充滿希望的起步時期,總是著眼於希望。最後所期望的成為現實,卻又有新的期望。人在不停的奮鬥著,為了自己,為了彆人。
隻是初心呢,於方想守守看。低頭抿了一口茶,細細地咽下,是今年阿娘炒得新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