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隨後的幾天之內,董明的家裡開始變得熱鬨,倒不是客人多,也不是家有喜事,而是,家裡對前排空著的兩間小房開始了改造。
兩間小房是留作臨時招待親友的房間,事實上,招待功能幾乎沒有利用機會,來家中偶爾短住幾天的,除了表妹劉小晶外,似乎再無他人,並且,劉小晶每次都喜歡與董梅擠到一處,因而,這兩間小屋的存在價值幾近於零。
這兩間小屋分裡外間,裡間擺了張床,還配了簡單家具,而外間幾乎完全閒置,改造的目的是要使這兩間閒置的房間適應養菇的條件。
改造工作一經開始,除了將兩間屋內本不多的東西清空之外,便是要在兩間屋內搭起兩個火炕,以方便冬季養菇的采暖。
於是,家裡開始準備大量的土坯,這些土坯一尺多見方,是用山中采來的粘土配以稻草拖成。這些土坯並不需要完全乾透,便可以用以砌成火炕,話又說回來,在悶熱的夏季,想將土坯完全晾乾並不容易。
家裡從采土到拖製土坯,大約用去了一周的時間,然而,隻晾了一晚,便因為下雨,不得不全家行動,將土坯全部轉移到了屋內。
沒有乾透的土坯,照樣可以用來盤炕,爺爺與父親齊齊上陣,加上母親奶奶,還有董明等小家夥的幫襯,經過一天的奮戰,兩個房間的火炕,便宣告完工。
用來養菇的火炕,搭起來沒有太多講究,兩個房間各配了灶眼,火炕剛一完工,便又是一整天的烘烤,按照爺爺的說法,天太潮,火不足的話很難把火炕烤透。
這些天來,董明一直在與家人忙活著小屋的改造,村裡發生的一些事情,關注得自然也不算太多,甚至妹子董梅的事情,也似乎被家人淡忘。
然而,突然間大喇子帶來的消息,讓董明心中猛然一驚。
“你是說,董新中提前了將近一周前往隴西,他怎麼走得那麼急?”董明驚異地問道。
“還不是他與董新陽鬨得太不像話,據說兩人還動了一次手,所以董新中他爸不得不提前送他離開,在康寧給送上了火車,唉,可憐的董新中,從康寧到隴西的皋城,要坐三十多小時的火車,連個坐票都沒買到。”
“過路車本就不好買票,又趕上了暑期高峰,沒有票也挺正常,但是,他去了那麼早,到了學校之後,到哪裡落腳呢?”董明若有所思地道。
“誰知道呢,聽說這還是董新中極力要求提前走的,想必他也會有辦法,再說,家裡人對他與弟弟之間的摩擦早就煩透了,沒費多少勁家裡就讓他出發了。”
“哎對了,我看著前兩天你家的魚賣出了不少,早先聽著家裡人講,今年收魚的行情不太樂觀呢!”
“不是賣出了不少,是全賣了,聽我媽的意思,收魚的價錢太低,沒賺到多少,跟白忙活差不太多,這還是許多家不急著賣,才能賣出這個價錢,我爸說了,家裡隻有一個箱子,犯不著繼續慎著,如果把魚留到年底,多投的餌料又要兩千多塊,魚還不見得增膘,對了,你大伯家好像沒準備急著賣呢。”
“大伯家裡的事情,要全聽大嬸的,大伯從不敢有啥二話,現在也就是爺爺偶爾過問一下大伯家的事情,我爸都很少去問,從養魚不到半年,大伯的脾氣好像變得更壞了,現在也不知道他們養魚是好事還是壞事,希望彆出啥大簍子,能安生一點。”
董明與大喇子說起話來很隨意,他們與大伯家的緊張關係村裡人明鏡兒似的,哪怕董明不說,也沒誰不清楚,因而,他說起話來,更沒有什麼忌諱。
“估計是魚餌料的事兒鬨的,我們家以前也用永祿叔家的餌料,後來發現建波叔家的用起來效果也不差,關鍵還便宜,我媽當即就拍板決定改用建波叔家的東西,但你大伯家,唉,咋說呢,他們幾家沒換多半是掬著村長的麵子,但是明裡吃虧的事情誰也不會答應,就聯合起來要求永祿叔降價,據說當時你大伯衝在了最前頭,價格雖然降了下來,但是之後永祿叔跟你大伯小摩擦不斷。”
董明聽著這些事情心裡就是一陣膩味,大伯此人心眼兒小,看似很精明處處算計,實際上,卻精明不到點兒上,小事算計大事糊塗,需要得罪人的時候還被彆人拿來當槍使喚,都不知道該咋說他好了!
“有沒有注意到董老師回沒回到村裡?”董明不想再談及大伯的事情,同時,他回家一周多的時間,也沒有聽到董老師的消息,隨口向大喇子問道。
“沒聽說董老師回來,但估計也在這幾天之內,雖然董家溝子小學開學要到月底,但我們采石峪鎮中跟你們縣中在同一時間開學,淑芬要去上學,周末之前怎麼也得回來了吧!”
“哎對了,我前些天聽二喇子講過,與去槐樹嶺小學相比,他似乎更樂於回到村裡上學,這是他隨便一說,還是確有此事?”董明忽然心頭一動,聯想到了妹子董梅的事情,他仿佛記得聽二喇子說起過,現在不太喜歡槐樹嶺小學,似乎對那邊還存有了一點怨念。
“他是這麼說過,聽他說,以前他同班一起不錯的同學,在他回去之後,都挺排斥他的,而他的新同學,知道他是留級生,更不願意跟他往來,搞得二喇子,有一段時間都有了退學的打算,現在好了,董老師又要回村任教,二喇子聽說這個消息之後,彆提多興奮了,也不再提退學那茬了。”
果然!董明心裡突然變得沉重起來,看似簡單的小學生活,實際感受下來,卻並不那麼簡單,抱團加排外的血液,似乎早就流淌於小學生們的體內,不知不覺中,這種習氣在傷害著他人的同時,或許某一天,自己也會成為被傷害的對象。
董梅馬上就要升入五年級,父親已經替她聯係好了采石峪鎮小學,采石峪鎮小與槐樹嶺小學相比,無論從哪方麵來看,鎮小無疑擁有著巨大的優勢,教學質量、升學率,都甩出槐樹嶺小學幾條街,但是,無論這邊優勢如何明顯,就一定適合董梅嗎?
按董梅的經曆,她不應該清楚轉學而衍生出來的負麵問題,但恰恰剛剛董家溝子學生全員借讀槐樹嶺小學,給董梅上了極其生動的一課,讓她清楚,學校不分好壞,隻有適合與不適合,也正因如此,董梅對於轉學采石峪鎮小,異常抵觸。
是時候與父親聊聊了,董明暗暗做出了決定,他可不希望自家妹子,過早地便要麵對這些本不需要麵對的是是非非,哪怕采石峪鎮小再有優勢,也不一定是適合妹子的環境。
退一步來講,以董梅的情況,在當前槐樹嶺小學繼續讀書的話,將來或許不一定考取縣中,但轉學到采石峪鎮小,就一定能夠保證她在升學考試中一定成功嗎?
想清楚這些之後,董明當晚就找了一個機會,單獨與父親坐到了一起,並且直接說出了他的想法,與自己的老爸說話,還真不需要躲躲藏藏。
老爸顯然沒有想到,董明悄悄湊到自己跟前,竟然與他說起了董梅的事情,董父輕歎一聲,然後對兒子道,“不是你想的那樣,運作這件事情之前,我征求過小梅的意見,然而,小梅雖然沒有答應,但是,她並沒有表示出明顯的拒絕,我這才求到了校長,沒想到校長非常熱心,不僅答應了小梅入學,還親自找到一位班主任談話,其實,我如果知道小梅內心中對這件事情有抵觸的話,我根本不會多此一舉。”
董明聽完之後,也是一陣的無語,求人辦事,就怕出現這種情況,彆人答應得好好,卻不想自己這邊先行掉了鏈子,如果董梅硬是不去采石峪鎮小,父親恐怕還要坐蠟。想到了這裡,董明又想了想才道,“您就沒有想過,萬一小梅去了采石峪鎮小,她不適合那邊咋辦,到時候或許會導致她成績的下降,她還有兩年就要參加小升初的考試,可禁不起太多的折騰。”
聽到了董明的話,父親居然少見地臉紅了一下,然後嗬嗬笑道,“其實,我跟你爺爺奶奶都商量好了,是不是轉學,最終的選擇權還要留給小梅,沒注意到嗎,這一個多星期了,家裡誰也沒有提起小梅的事情,我們希望她自願去采石峪,絕對沒想要強迫她轉學,所以,你也不要擔心,你爸我還不會讓小梅做她不喜歡的事情,不過,這件事情,你也不需要太早跟你妹子攤牌,萬一她最終同意去采石峪鎮小呢,也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原來是這麼回事,看來是自己想多了,董明弄清楚了原委,卻稍顯尷尬,難為情地道,“那個,那個,前段時候,爺爺還托我做做小梅的工作,但因我抱有自己的一些認識,所以一直托著沒有著手,您看……。”
“哈哈,你爸我還不是那麼小氣的人,就比如你剛到縣中的時候,說要選擇成為體育生的事情,哪怕我對體育生的前景比較迷茫,但是我說過二話嗎?小梅的事情也是一樣,她不喜歡的事情,我不會強求,我隻是想保留一點希望,希望她能夠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到采石峪鎮小讀書,當然,如果她確實比較抵觸的話,這件事情也就作罷,你老爸我還不會為了麵子,讓閨女做不喜歡的事情。”
董明又是一陣臉紅,回想當初自己做出選擇的時候,老爸都能表現出來那般支持,在自己妹子的問題上麵,又怎麼會不照顧小梅的感受?
可是,接下來父親的話,卻讓董明稍稍吃驚,“這幾天從五柳營那邊隱隱傳來了一些消息,據說海委及水庫管理局那邊,將要對庫裡網箱養魚做出限製,原因是由於水庫裡養魚戶大量增多,特彆是五柳營那邊的庫區,方園十幾公裡的水麵裡麵,排滿了大大小小的網箱,正是這些網箱的魚,大量的排泄物進入庫區,直接造成了水庫有機氮含量的升高。至於如何限製,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不過我覺得,雖然現在僅限於五柳營那邊,這件事情早晚也會波及到我們董家溝子村,所以,我覺得,你大伯家的網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