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董明與龔闕的比賽打響了,在剛一進入比賽的時候,董明想都沒有想,便直接開啟了極致加速模式,當初董明戰才藝的時候,他便利用極致加速模式完成了首局,隻不過,由於那一次開局處理得不算太好,之後哪怕他與才藝打成了僵持狀態,仍然沒能尋求到取勝的機會。
而這一次,有了一點經驗的董明,在比賽剛剛開始之後,幾乎放棄了比賽初期的互相試探,直接便按照他的打法任意發揮。
賽初的相互試探,已經成為球員比較常見的做法,董明放棄了傳統,也不能說他做得不妥,因為賽前他對龔闕的觀察已經比較充分,改變這一流程對他來說影響不大。
董明放棄相互試探,自然是不希望在試探過程中出現開局不利,況且對手已經強於自己太多,又還有什麼試探的必要呢?
在雙方第一個回合,董明就迅速捕捉到了進攻的機會,當然,這一機會稱之機會也比較勉強,那是在雙方相互平抽之時,對方突然加力,將球頂到了董明的身後,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粒後場高球。
通常情況下,這種由平抽擋突然改變力道形成的後場球,球員有一定可能陷入被動之中,董明也不例外,但是,恰恰此球就出現了例外。
考慮到龔闕的實力高出自己比較明顯,董明在進入比賽之後,他除了加速之外,對於進攻極為重視,特彆在開局階段,他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發動攻勢的機會。
就在剛剛雙方進入平抽擋之後,董明就曾考慮過,對手有趁此機會將球送至自己後場的可能,因而,他做出了一定的防範。在許多的時候,隻要提前有了防範,哪怕此球相對被動,也不至於給自己帶來過多慌亂,甚至還可以抓住機會,反戈一擊。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董明盼到了這一粒後場高球,球飛向了他的反手後場。因為早有思想準備,董明也啟動了極致加速模式,他完全有能力對該球發起進攻。
董明幾乎在瞬間便完成了腳下的移動,同時,身體高高的躍起,躍起的瞬間,董明身上功法運轉,身上各種力量流動馬上一覽無餘。
有了功法的輔助,董明可以將他身上主要的力量基本糅合,表現在外部,便是他的進攻姿態,看在外人眼中至臻完美,龔闕自然看到了董明的進攻,一方麵他暗暗心驚,心驚於董明此次進攻之強大,而在心驚的同時,另一方麵,對這一次進攻心中也生出了讚歎。
在龔闕看來,董明的這一次進攻,是在將進入被動的情況之下發動,然而,董明非但沒有陷入被動,反而還對他發起了巨潮海嘯般的攻勢,使得他不得不對董明刮目相看。
董明的比賽龔闕不是沒有見過,在他的印象之中,董明的水平,也隻是一般稍強一些而已,還談不到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對於這場比賽,他隻需要稍稍留神,便可輕鬆將董明拿下。
然而,誰能想到,董明竟然具備如此強烈的進攻欲望!龔闕有些疑惑,如果你具備這般實力的話,當初與劉劍鋒比賽的時候,為啥表現得那般不堪?
龔闕想不通,因為他漏掉了董明與陳濟科的比賽,他不知道,董明的進攻,正是在與陳濟科的那場比賽之中,才開始脫胎換骨,假如龔闕觀看了那場比賽,估計此時也不會再有這般疑問。
近乎完美的動作,帶動著董明的球拍,像巨錘一般擊中羽球,被擊中的羽球,更是帶著呼嘯,以直線衝向了龔闕的正手邊線。
董明的球勢太猛,球速太快,龔闕驚出了一身冷汗,隻見此球幾乎在離開球拍的刹那間之後,便瞬息而至。不過,良好的羽毛球素質及本能,還是讓龔闕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他的身體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做出了橫向移動,同時,他的球拍也在羽球將要落地的瞬間,堪堪將球攔了下來。
隻是,龔闕原本準備擋出一記網前小球,卻在控製中出現了一點小小的偏差,被他擋回來的羽球過網略高,被飛速上網的董明直接撲殺,第一回合結束,董明得到了首分。
董明在第一球奏效之後,他的肺腑之中,不受控製地吐出了一口濁氣,並在喉嚨中形成了一聲洪亮的巨吼,像是在宣泄,也像在給自己助威,他的氣勢也在這聲吼叫之中,猛然拔高到極高的程度,同時他的心中也是暢快無比。
看著被董明撲中,躺在自己場地上的羽球,龔闕心中也是翻騰不已,他已經在反思自己失球的經過。
龔闕認為,他的第一個錯誤,出現在對董明速度的判斷,他察覺到了董明加速沒錯,但他自從滬市來到燕北以來,從來沒有在速度方麵服過任何人,哪怕體校中的學長孫全攻,也沒有進入他的法眼。
龔闕並不認為董明的速度比他快,他不知道董明加速到何種程度,即便他知道董明已經進入到了極致加速,仍然有信心在速度方麵對於董明形成壓製,隻是在開局之初,他並沒有急於加速,現在,還處在試探階段。
龔闕認為的第二個錯誤,是他低估了董明的進攻欲望,尤其對方將將陷入被動之時,董明仍然堅持發動攻勢,這種做法顯然超出了龔闕的理解,這也是他防守不足的重要原因。
最後,董明的這一記進攻,質量極高,無論在球速還是落點選擇方麵,都幾乎做到了極致,這也是造成他接球失誤的直接原因。
把殺球的速度放在一邊,落點的刁鑽,是造成龔闕失誤的關鍵因素,就在他準備救球的瞬間,由於該球幾乎打中邊線,給龔闕的判斷造成了困擾,使他閃過片刻猶豫,比賽之中又哪裡容得球員猶豫?
輕輕歎了口氣,龔闕將拾起的羽球彈給了董明,現在的他,對董明的重視程度,已經拔高到了空前的級彆。
其實,董明自己也十分清楚,打出質量如此之高的殺球,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他在每次躍起殺球之時,並不能對自身力量進行控製,他能做的,隻是對這些力量因勢利導。
但當董明在躍起之時,突然發現,他的腰腹之力竟然與下墜之力出現了重合,這種好機會董明當然不會放過,迅速做出調整,因而,這一記殺球,他居然將三股力量很好的結合到了一處,所展示的進攻效果,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三力合一的情況,對於董明來說,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彙集兩股力道對於董明來說並不算難,而出現三力合一卻不以他的意誌為轉移,至於這種情況什麼時候還能再次出現,對於董明來說,隻能憑借運氣,或者說是天意。
得到了首分的董明,他的氣勢也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現在的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哪怕極致加速隻能維持一局,他也要力爭勝出一局,實現他麵對高手零的突破。
是的,董明在與才藝的對決之中,他以零比二敗北,在這一點上,他做得甚至還不如陳濟科,成為了他的一點遺憾,雖然,他也知道,這個願望並不是那麼容易實現。
兩人很快進入到了第二個球的爭奪之中,董明變得更加積極,從剛發出球,他便開始在網前尋求機會,哪怕對方逼網的決心與才藝一般誇張,董明也堅定地與對方在網前周旋,這也是因他對自己的網前的控製能力,自信心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於是,兩人在網前的放網與對角線的比拚,變得異彩紛呈,各自都展現出了炫酷的網前技術。
網前的施展空間畢竟有限,這種網前的爭奪也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最終還是會有人率先挑球,而這個挑球的人,卻是董明。
並不是董明不希望繼續在網前尋求機會,而是他發現,龔闕的速度快到了難以置信的程度,如此快的速度,使得董明的網前變得危機重重,前一個球,便是隻差一點點便被對手撲到,在這種壓力下,使得董明不得不放棄冒險,將球挑了越來,挑到了對方的正手後場。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更顛覆了董明的三觀,按理來說,才藝的速度對董明來說已經極快,但是,龔闕的速度卻隻能比才藝更加誇張,隻見他幾乎沒有什麼明顯的費力,便像風一般移動到了後場,同時保證了到位。
這哪裡是速度快,簡直快到了沒邊吧,如果讓董明形容龔闕此時的速度,隻能說他飛得太低。
龔闕完成了快速的場上移動,便迅速發動了開賽以來的首次進攻,在高高躍起之後,身體幾乎後仰形成了弓形,蓄積了龐大的力量。
隨著弓弦一響,呃不,拍弦打中羽球,該球立即有如流星趕月一般,被劈殺至董明的正手邊線,角度銳利,這一記劈殺,董明看起來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似乎是才藝劈殺的翻版。
龔闕的這一次進攻太過驚豔,無論從他的後撤速度還是進攻本身,驚豔到甚至讓董明生出了一陣恍惚,雖然董明已經啟動了極致加速模式,極力撲救,但是,此球仍然刺穿了他的防線,重重地砸到了他的場上,龔闕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