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齊山文化館的羽毛球館,乃是一處簡易建築,薄薄的房體,根本無法將冬天的嚴寒阻擋在外,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裡麵起碼不至於漏風,這裡便是董明平時的訓練之所。
羽毛球館內,董明與左婕同時進行著羽毛球訓練,如果在平常,兩人的訓練恐怕要交替進行,無他,館內僅有一塊場地,很難容下兩人同時訓練。
不過今天的情況有些不同,左婕與董明二人各占了半塊場地,互不乾擾地進行著訓練,隻因為左婕練習的是步法,而董明,卻進行著跳殺的空中姿態練習。
兩人做的都是無球訓練,當然不會給對方形成乾擾,並且這種訓練,恰好可以更容易抵禦寒冷,沒過多久,兩人已經全身是汗。
對於球員起跳之後空中姿態的訓練,每位教練都會提出不同的要求,但無論怎樣的要求,基本還會按照跳殺的標準動作執行,因為標準動作可以使得球員在進攻之中,將自身的潛力更充分地展現出來。
標準動作是長年發展出來的經驗積累產物,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而形成的訓練寶典,幾乎可以適用於任何一位球員。
但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教練也會發現,標準動作固然訓練便捷且行之有效,卻在許多時候,並不能將球員潛能發揮到極致,這也很容易理解,球員之間的個體是存在差異的,那麼,這套標準動作就不一定適應所有球員。
球員的個體差異體現在多個方麵,就比如他們的身高、體重甚至體型等,更何況,每一位球員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的肌肉發育狀況也存在區彆。
如此看來,不同的球員,在使用同樣的標準動作之時,發揮出來的效率定然不同。
因此,這些經驗豐富的教練員,會在球員掌握了標準動作之後,再結合每人的不同特點,對其空中姿態進行一定的調整,以形成更好的實戰效果。
現在董明在做的事情,便是在對他的空中姿態進行調整,他已經很清楚,他的功法並不能控製體內力量的大小及方向,不過,通過對空中姿態做出微調,卻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影響。
雖然湯老師也曾是一位專業運動員,卻不是一位有經驗的教練員,同時,她終究是一位女選手,對於跳殺的經驗與理解無法與男選手相比,讓一位女選手去教授跳殺,卻實強人所難,這也是董明的進攻一直難以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不過,好在董明擁有著自己的功法,等於打開了一個強大的外掛,他對空中姿態的控製,無需湯老師特彆指導,隻需要隨時密切監測著自己的力量走向,便可以及時調整自身的動作,從而最終形成屬於他自己的空中姿態。
通過賈鼐杯賽,董明很清楚地發現,他在比賽之中,雖然可以通過功法去監視體內的力量,來達到增加攻擊力的目的,但這麼做卻會使他分神,同時還會增加他的比賽消耗。
董明希望通過訓練的方式,形成一種最適合自己的空中姿態,這樣一來,他在以後的比賽之中,就不需要時時去運轉功法,來監視體內力量的流動。
董明的想法沒有錯誤,目的也非常明確,隻不過,進入訓練之後他才知道,越是細小的動作調整,難度也就越大,他的動作已經基本成型,在基本成型的動作上進行調整,又豈是簡單之事!
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在董明的訓練中得到了檢驗,他通過功法可以發現,哪怕微小的偏差,就會使得體內的力量達不到預期要求,從而這些力量無法形成合力,進攻效率就會降低。
或許有人會覺得,有些時候,隻是為了使進攻增強那麼一點點,真的有必要這麼大費周章嗎?其實這個問題早已經不再是問題,在羽毛球比賽中,許多變化都在電光火石之間,也許你的球速哪怕隻快了那麼一絲,很可能會讓你在這輪進攻之中得分!
身體伸展得太快……,呃,這一次又慢了,嘖,起跳角度又沒有掌握好……,董明一次次嘗試,又一次次歎息,他為了改善自己的跳殺動作,也是拚了,一小時之內,他隻休息了十分鐘,一直在不停地演練著空中姿態。
“湯老師,他就在那兒一直傻跳,能有效果嗎?”左婕跑步法累了,她披上了外套,湊到了湯老師跟前,一同看著董明自己在那裡訓練。
“董明在比賽中獲得了感悟,應該還在尋找那種感覺吧,也多虧遇到趙州體校的李老師,給他做了臨時指導,如果沒有李老師,恐怕他也不會這麼快就得到感悟,可惜,在基礎訓練之中,老師能給他的幫助已經不多了!”
“可是,我看他起跳的樣子,跟以前差不多呢,也沒看出來比以前跳得更高。”
“更高的起跳高度,當然對進攻有所幫助,但對進攻幫助最大的,還是要控製好空中姿態……,其實,老師覺得,董明的空中姿態已經相當完美,卻不知道,他為什麼還在不停地做著調整。”
“他還在調整嗎?我怎麼沒看出來!”
就這樣,董明上午兩個多小時的訓練,全部在做空中姿態練習,然而,直到結束訓練,仍然沒有一次達到他期待的結果。
董明雖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但一上午的訓練,仍然讓董明感到滿意,他知道自己找對了方向,隻要他按照這個方向繼續努力下去,他絕對有信心,能夠形成完全適合他自己特點的空中姿態。
董明現在最慶幸的,是他功法附帶的兩種額外屬性,無論是內氣外放,還是內視之能,原本在他眼裡百無一用,現在卻突然成為了他訓練與比賽的最佳伴侶,哪怕拿增加力量或敏捷屬性來與董明交換,他都不會同意,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可能發生。
空中姿態訓練,是董明經受的所有訓練之中,最辛苦的一項訓練,沒有之一,它需要不停的完成跳躍動作,並且這種跳躍不是簡單的起跳,在跳躍之中,他還需要讓自身的力量形成合力。
這個過程,董明擁有內視能力可以監測力量,訓練起來不會迷失方向,但對於其他球員來說,做起來就不是這麼方便了,除了要擁有經驗豐富的教練指導之外,還需要一定的運氣成分,因為他們不能像董明這般可以隨時了解自身的力量狀態。
兩個多小時的訓練,幾乎讓董明累癱在地上,與平時相比訓練時間並不算長,強度卻不是一般的大,然而,訓練結束之後的董明,卻仍然不能休息,後麵還有器械訓練在等著他。
器械訓練的時間沒有變化,董明三人在體育局集合之時,吳小歌已經提前通過汪茂華得知了董明的歸來,兩人再次見到的時候,吳小歌的樣子顯得極度興奮。
“他是期末考得好了,得瑟呢!”汪茂華道出了吳小歌興奮的原因。
“考得再好也不能跟董明比啊,我不過考了三百二,你知道董明的成績是多少嗎?”吳小歌被汪同學揭開了老底,輕哼一聲道。
“對啊,董明考了多少?”汪同學詢問的目光,從董明的臉上,又轉向了吳小歌。
其實,董明還真不知道他的期末考試成績,因為他並不關心,回來之後也沒急著去問,總之不會太差就是了,不過他聽到吳小歌如此一說,也將目光落在了吳小歌的臉上。
“董明考了三百八十九!在體育生裡排名第一,比第二的彭康樂高了足足四十分!你說說,還讓不讓我們活啊?”
“好像董明每次都在你們年級排第一吧,也沒啥稀奇的,倒是小歌你,成績像坐了火箭一樣升了上來,現在排到了第五,也不是很差啊!”汪茂華道。
董明看著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他很享受這種時光,這種沒有摻雜任何利益的同學關係,才是最值得珍惜的純潔關係,不過,大家相聚的時光也不會太久,每個人都要各奔東西。
就比如汪同學,半年之後就要參加高考,如果不遇到意外,高考之後必定會離開齊山,從此與他們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至於吳小歌將來如何發展,董明到是不用替他擔心,人家老爸就在教育係統工作,再加上吳小歌的個人成績不差,無論素質四項,還是文化課成績都拿得出手,從哪個方麵來看,出路要比董明寬得多。
可是,就在幾人一邊閒聊,一邊做著器械訓練的時候,吳小歌突然道,“你們不知道吧,我班裡的那個周健,他舅舅進去了!”
“啥?”無論董明,還是汪茂華,異口同聲道,特彆是董明,他對周健的印象不可謂不深刻,最開始,董明與吳小歌和汪茂華交惡,就是因周健而起。現在,聽說周健的舅舅居然進去了,董明當然感到了驚訝。
“你們沒聽錯,周健的舅舅,宋大綱,前段時候,喝完了酒,拿著刀子就把他們單位的一個同事給砍了!”
“人沒啥事吧?”汪茂華有些驚訝地道。
“宋大綱就是個笨蛋,他事先準備了刀子,又乘對方不備一刀子紮向了對方,卻沒想到,對方挺機靈的,隻是第一刀被宋大綱劃傷了胳膊,然後不知怎的,居然被人家給製住。”
“這是多大的仇啊,還要對人家下死手!”汪茂華不解道。
“奇葩的事情還在後邊,那個被宋大綱砍傷的同事,居然想主動和解,不想追究對方的責任,說宋大綱隻是喝多了,跟他鬨著玩兒呢,算不得啥,不想對他起訴!”吳小歌道。
“不是,既然對方不想起訴,宋大綱為啥還進去了?”
“唉,問題出在宋大綱身上,他根本不想和對方和解,還一而再、再而三的說,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對方的命,你說說,他都這樣了,還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