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小崔是來自豫省的小夥,他已經在沈陽道古物市場打拚了幾年,幾年下來,雖然仍然沒有混出個名堂,卻也逐漸適應了市場的生活,並且能夠在這裡生存下來。
小崔的正當工作是在一家名為“品翠軒”的店裡做店員,一直做到了現在,而早上的瓷器攤子,卻是他後來給自己增加的副業,也就是說,他在沈陽道古物市場裡,實際上同時做著兩份工作。
小崔人很機靈,並且很能吃苦,他深深知道,必須要在年輕的時候,多多積累經驗和資金,隻有這樣,他才能更有可能在哏兒都這處大都市紮下根來。
小崔的地攤兒一直與李姐的攤子相鄰,隻是李姐此人為人刻薄且心胸狹隘,與其做鄰居的這兩年來,小崔沒少跟對方發生摩擦,特彆是在年底前,兩人間發生了更大的衝突。
衝突雖然在許老的調節下被化解,但每天看著李姐,小崔心裡說不出的膩味,於是,過完年後,他把自己的攤子轉給了彆人。
在市場裡麵通常是一攤難求,小崔出手了攤子後,想再尋一處位置就難了,他退而求其次,將攤位挪到了市場外麵的這處小店,位置雖然差了一些,卻也每天心情舒暢。
這處店老板是他的老鄉,兩人關係很好,老板不會收他的攤位費,隻需要他每天早上在店內擺攤時,順便照看一下店裡的生意,也算互惠互利。
今天小崔過來,是店老板臨時找他有事,也就是在這個當口,他遇到了那個曾買了他貔貅的董明。
小崔與店主的關係密切,因此他剛見到董明之後,便誇下海口,說他可以給出底價雲雲,而見到董明沒有這種購買能力,卻也會多少挽留一下,目的就是拉一個主顧。
那位問了,董明這樣的孩子,能有多大的購買力,這樣的主顧……,是不是不要也罷?
其實,小崔在沈陽道古物市場混了這幾年,對於拉主顧是很有研究的,那些看起來很有錢的人,隻要他們沒有出手在市場購買東西,都不能算是主顧,他們來古物市場,絕大多數隻是存了閒逛的意思,買過東西的人就不同了,隻有能把真金白銀在這裡花出去的人,才是真正的主顧!
這些肯花錢的主顧,他們不僅自己還會再次前來購物,通常也會介紹他們的朋友一同前來,董明雖小,但他總有父母吧,如此小的一個孩子,能沒有一個喜歡翡翠的家長嗎?
不過,假如小崔得知董明的真實家庭情況之後,不知道他該哭還是該笑,總而言之,他的這種思路能夠適用於大多數顧客,至於董明嘛……,他隻能算是個特例!
小崔與店老板的交流進行得很快,兩人湊到一起,嘀咕了十來分鐘,事情便已經談妥,之後小崔辭彆了店老板,帶著董明離開了這家小店。
走出店後,小崔便開口了,“還不知道小兄弟怎麼稱呼?”
“董明!”
“董明同學啊,上幾年級了?”小崔繼續套近乎道。
“初二。”
“初二就已經這麼高了,嗬嗬,將來一定是個大高個!”
這一次董明卻沒有吱聲,小崔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於是,他略帶遲疑地道,“董明同學,等一下,我會帶你去看一些便宜的翡翠,你不會介意吧,我是說,這些翡翠可能都帶有這樣或那樣的瑕疵!”
小崔必須要把一些話說在前邊,不然的話,萬一董明看到物件之後,引起對方的不滿,那就得不償失了,小崔這麼說話也是有一定底氣的,因為他見到過董明沒有猶豫就買下了那件有眼兒的貔貅,知道他對翡翠的品質不會過於挑剔。
至於小崔那邊為什麼會有許多帶有瑕疵的翡翠,原因也很簡單,在沈陽道古物市場裡麵,經營翡翠玉器的店鋪很多,但是,專門經營玉器的門店,卻隻有兩家,其一是小崔打工的品翠軒,另一家規模更大一些,名為“玩石”。
然而,品翠軒雖然店麵比玩石小些,它的實力卻比玩石大了不是一點半點,因為,品翠軒還經營著玉器批發業務,並且業務範圍不局限於古玩市場,而是遍布整個哏兒都市區。
品翠軒每一批進貨量都非常大,每批貨中都會存在一些有問題的翡翠,它們就被積累了下來,這些貨物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值,時常會有貪圖便宜的小販前來光顧,不過,目前沉澱下來的數量仍然不在少數,現在都堆在品翠軒的倉庫之中。
小崔想對董明推薦的,就是這些堆在倉庫裡的積壓翡翠,隻因這些翡翠的品相實在差得可以,想想也能知道,先在批發之中被挑揀出來,然後又被那些販子們選過一輪,能留下的還會有太好的東西嗎?
然而,小崔在提醒之後,發現董明並沒有什麼反應,甚至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他便放下心來,同時加快了腳步。
品翠軒董明曾經進來過,不過,他在這裡沒有過多停留,這裡的貨都擺在貨櫃之內,並且每一件看起來都價值不菲,也就沒有在這裡浪費時間,再說,剛剛他在店裡也沒有發現小崔,否則,說不得董明就不會繞一大圈,又回到了這裡。
進入品翠軒後,小崔與一位看起來像領班一樣的中年大叔交待了幾句,就帶著董明來到了靠裡櫃台後麵。
過來之後,董明才發現,在櫃台後麵的屏風裡麵,居然有一隻梯子,說是梯子吧,卻是固定死的,梯子旁邊還帶有扶手,看梯子磨損的情況,應該經常有人在這裡上上下下。
梯子對著的地方是屋頂,那裡有一個兩尺見方、可容納一人進去的方孔,不用問,上邊就是閣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