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在第一回合的較量中,董明沒有繼續探究鄭洪為什麼沒有變速,這麼做沒多大意義,變速也好,不變速也罷,那是人家鄭洪自己的事兒,與他董明無關,董明最關心的,是他最後的那次進攻,為什麼能爆發出如此強勁的攻擊力!
既然發現了進攻還存在可提升空間,董明怎麼可能不高度重視,幾乎瞬間,剛剛那波進攻的景象,在他的腦海重現。
董明感覺那一波進攻,明顯超出了以往,甚至能與鄭洪不相上下,假如他可以找出使自己進攻提升的根源,那麼,他的攻擊力將再次提升一個級彆,那麼,其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難道自己又頓悟了?屁的頓悟,所謂頓悟,那是董明賈鼐杯賽時,為了遮掩他功法說的鬼話,他自己還不明白嗎,鬼話……,騙騙彆人還行,騙自己嘛……,就沒有那個必要了吧。
那一波的進攻,威力駭人確是事實,讓董明感受到了力量充盈的快樂,能爆發出更強大的攻擊力自然是開心之事,而探究其緣由,才是根本!
探索是件辛苦的事情,也許會耗費董明大量的精力,但董明不在乎,他已經慢慢品嘗到了探索帶給了他的樂趣,他相信,那一擊的真諦,他一定能夠發現。
董明想要變強,不想讓自己在比賽中處處受製,他要一項項去破解羽毛球的各項技能。
剛剛那一擊爆發出來的攻擊力,威力超出了以往,雖然董明還不清楚自己如何做到,但既然自己在比賽中打出了如此一擊,說明,他有能力做到,但前提是找出原因。
董明知道,爆發出如此一擊,達到了三力合一那是必然的,但他更清楚,三力合一的真實效果,並不具備剛剛的攻擊力,那麼,讓自己攻擊力暴增,定然還有其他原因。
難道是自己的這一擊,又融入了其他的力量?
如果融入了其他力量,那麼,又是如何融入,或許可以在進攻的時候,利用功法監測一下……,但是,在下一擊,如果無法出現進攻暴增,監測還有必要嗎?
剛剛進攻之時,打開功法就好了,董明暗想,不過,誰也不能先知先覺,他又哪裡知道剛剛那一擊,攻擊力暴漲?
還是要首先做出一個大概判斷,尋找那一擊的感覺,找不到感覺,無法複製剛剛的攻擊,說太多也沒用!
或者,吳迪的遭遇,影響到了他的情緒?這種原因,不靠譜,感覺有點扯淡,董明雖然與吳迪較熟,卻不應該給董明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氣勢?或許有些關聯,問題是,開賽以來,他一直小心謹慎,沒有覺得太多氣勢在自己周身環繞,雖然有些唯心,姑且算一種待定理由,還需要多番嘗試。
更多的原因,隻能讓董明感覺更不靠譜,他沒有繼續多想,倒是更希望再現那一擊的璀璨。
兩人第一輪的較量,鄭洪卻有另一種感受,雖然他認為董明中庸,卻幾乎可以適應任何打法,各種打法能力都不突出,卻都不弱,非常全麵,不然,他也不會認為董明中庸。
鄭洪見過董明與龐經和馮天倫的比賽,在兩場比賽中,董明使用的策略完全不同。
董明打龐經,兩人都在打四方拉吊,但鄭洪發現,無論董明還是龐經,四方拉開似乎都不是他們的強項,然而,兩人的較量,卻詭異地集中在了拉吊上麵,期間,龐經似乎多次準備通過強攻突破,試圖改變場上局勢,無奈,龐經的強攻,似乎還差了那麼一點點火候,最後功虧一簣,敗給了董明。
這說明了董明在拉吊打法對抗中,雖然不具備明顯優勢,卻也實力不弱,不然,他會跟你徹頭徹尾使用這種打法?
而董明打馮天倫,卻又改變了一種策略,義無反顧與他進行網前爭奪。
鄭洪理解董明的調整,馮天倫的進攻,與他能有一拚,董明打馮天倫,不願意繼續走拉吊結合的路子,無疑是忌憚對方的進攻,所以,他以一種近乎無賴的方式,狗皮膏藥一般盯住網前不放。
董明沒有節操地、無休止地進行網前爭奪,讓比賽打得沒有什麼看點,卻非常實用,那一場比賽,馮天倫的進攻,幾乎被董明限製得生無可戀,最後的結果,馮天倫輸了。
回到了自己的比賽,通過剛剛董明與自己的第一輪較量,鄭洪對董明又有了新的認識,這家夥的攻擊力,居然遠比自己想像中凶狠,並不比自己差,因而,他有些想不通,為什麼董明在之前的比賽中,進攻沒有表現出來這股威勢?
鄭洪也清楚,剛剛開局,大家還要一點點相互試探,他試探董明,董明也會試探自己,此時,他比較關心,董明究竟準備采取哪種策略與自己較量。
第一輪較量,鄭洪沒有多少發揮空間,他很謹慎,董明也是同樣,對方沒有給他太好的變速機會,他不急,比賽剛剛開始,以後的機會還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