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伴隨著新娘子與伴娘坐進了皇冠,基本上代表了接親的主要工作已經完成,後麵應該沒什麼難度了,但是,車隊還沒有駛離村口,卻出現了一點小小的狀況。
負責拍攝的黃色大發麵包車趴窩了!
大發麵包車是熊雲燕表哥李子明的車,開車的自然也是李子明,新娘子表哥是不會有意給婚禮製造障礙的,是他開的車掉了鏈子,因為此車是“出租替”!
何謂“出租替”?說白了,就是報廢的出租車,普通汽車報廢年限是十五年,但作為出租使用的大發麵包車,報廢年限卻隻有六年,隻因出租車的行駛裡程太高了。
本來報廢的出租車是不允許重新上路的,但在農村,管理得相對較鬆,許多人會通過關係搞來一台,隻因價格比買廢鐵都便宜!
攝像車趴窩,車隊自然不能繼續前行,然而,現場卻沒有一輛可替換車輛,因為剩餘車輛的全是小車,連一台suv都沒有!
有人提出坐在小車後排,探出頭外拍攝,但攝影師不同意,他的理由也很簡單,其一不安全,其二攝影機不能固定,拍攝出來的畫麵因抖動而不能用,其三,視野不足,畫麵還會出現拍攝車的尾巴。
當然,也有人因曬得受不了,提出這段路程,是不是可以省去不拍了?
對於這個說法,攝影師當然沒有意見,但是,無論“大了”,還是新娘子家人,都不答應,他們不願意在婚禮過程中,漏掉如此重要的段落。
最後,新娘子的老爸,在村裡借了一台“狗騎兔子”,狗騎兔子是在哏兒都的叫法,其實就是農用機動三輪車,也有叫三蹦子的,總之,都是一樣東西。
狗騎兔子雖然不倫不類,卻視野更好,更方便架設攝影機,攝影師也是熟人,沒有因需要曬一路太陽去計較什麼。
不過,這麼一耽擱,又是半個多小時過去。
就這樣,車隊隨著狗騎兔子“突”“突”“突”的聲音,浩浩蕩蕩來到了麗楓酒店,看起來有些違和。
董明想著,多虧“大了”安排穩妥,十二點前去迎親,迎親車隊才能趕在四點典禮前抵達,否則,可能將要錯過吉時。
一行人亂哄哄地進入二樓餐廳,此時的餐廳內部,已經布置妥當,門口醒目位置擺著婚宴提示牌,內部餐廳的小舞台上還用氣球紮出了一道心形拱門,舞台最高處,拉著橫幅,上麵注示著董柏與熊雲燕的婚禮字樣等等。
酒席一共八桌,其中主桌是新郎與新娘的長輩,新郎家包括董明的爺爺、大伯和大嬸,而娘家人董明一個都不認識,但他發現,主桌主位不是董明的爺爺,而是一位乾瘦的老太太。
董明從彆人口中得知,這位老太太,居然是新娘的太奶奶,比董明的爺爺還大了一輩,難怪坐到了主位。
新娘的爺爺奶奶也在現場,再就是其父母,包括新郎新娘,主桌共坐了十人。
父親、姑姑、董林和董明,坐到了次席,除了他們四人之外,此桌還有邱福成、攝影師和那位“大了”
熊雲燕的直係親屬也坐了兩桌次席。
稍遠點的娘家的親戚湊成了一桌,新娘子的同學及小姐妹湊了一桌,最後兩桌是娘家的村裡人。
八桌的結婚席麵,放在董家溝子村,都顯得少之又少,董明納悶,新娘的村子,甚至有千戶人家,為什麼席麵如此之少呢?
董明還記得,上次誌剛爺結婚之際,好像擺了近六十桌,當然,村裡那是流水席,想同時擺開這麼多桌的話,誰家院子也放不開。
後來,董明聽父親講,正是因為董家溝子村小,家家戶戶都熟得不能再熟,所以無論誰家結婚,通常都會全村出動。
反倒是因為新娘子的村子太大,村與村之間甚至沒有了明顯的界線,大家之間的關係較淡,也隻有關係最近的人,才會出席婚禮,況且董柏結婚,人家是嫁女,與娶親又有不同,人少也是正常的。
婚禮司儀倒是個有趣的人,看得出來,他應該經常活躍在同樣的場合,知道如何調節婚禮氣氛,幾句話下來,讓現場眾人歡笑連連。
婚禮現場自然少不了介紹新郎新娘的戀愛經曆,這個時候,會場中的投影屏幕亮了起來,出現在畫麵中的第一個場景,是吳越省鹿城縣的一家鞋廠,這裡,是新郎新娘的相識之地!
當司儀激動地介紹的時候,董明同桌的邱福成卻興奮地道,“這段視頻是我拍的,然後帶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