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小崔再次帶董明來到的攤位,是一處雜物攤,上麵擺著各式銅製器物、瓷器、琉璃製品,也有部分玉器,一句話來說,東西雜得不能再雜。
看這位攤主,卻是一位中年大叔,生了一張乾巴巴的黑臉,胡須茂密。
“槐叔您好!”小崔熟絡地上前打招呼道。
被稱為槐叔的攤主輕輕點頭,然後瞥了一眼小崔,卻似對董明視而不見,“小傑,有事兒不?”
“這位小兄弟,喜歡些小玉器,能帶到家裡看一眼嗎?”小崔笑嘻嘻道。
“去就去唄,你嬸子在家呢!”槐叔這才打量了董明一下,麵無波瀾道。
聽到槐叔應了下來,小崔笑了兩聲,帶著董明快速穿進了旁邊的一道巷子,看那方向,是向市場外麵行去。
“這位槐叔也是你的老鄉?”根據口音,董明有所判斷,輕聲問道。
“對,是我老鄉,你可能不知道吧,在這條街上討生活的,我同鄉很多,我們老家豫省南宛,是華國的北方玉器之都,所以,在沈陽道市場裡麵,南宛人特彆多!”
這一點董明倒是知道,國內玉器加工以粵省為首,而在北方,最大的玉器加工集散地在豫省的南宛,不過,在人們的心目中,南宛的玉器,質量要比粵省差了一個檔次。
難怪,在沈陽道市場,小崔的同鄉如此之多!
兩人快速走了七、八分鐘的樣子,出了沈陽道市場,再拐入了一處破舊的小區,說是小區,隻有幾座孤零零老樓,老舊得連陽台都沒有。
小崔熟門熟路地帶著董明進入了一處樓門,敲開了二樓的一套單元,開門的那位大媽,顯然與小崔挺熟。
大媽熱情地將兩人讓進屋內,這是一處老式一居室,不大的廳內,擺了一隻大大的貨架,貨架上麵,則擺放了許多隻收納箱。
聽小崔道明來意,大媽又把二人讓進了臥室,董明進屋之後,發現房間內除了一張雙人床、一隻不大的衣櫃外,就隻有兩隻同樣大的貨架,上麵也林林總總擺滿了東西。
與其說這裡是一個住處,倒更像一處倉庫。
“小傑,你們自己挑吧,嬸子還在做飯呢,一會兒叫上小蘭來家裡吃吧!”
“不用客氣,我和小蘭去燒麥店就好,您先忙!”
那位大媽自顧自忙活去了,小崔則來到屋內貨架處,稍一打量,便將幾隻箱子搬了下來,搬下來的箱子裡麵全是些雜亂的玉器,這些玉器甚至連最簡單的包裝都沒有。
董明心裡卻知道,也隻有這些東西,才是他可以承擔得起的,也沒有二話,一個字,挑!
董明很納悶兒,不知道這位槐叔從哪裡收集來這麼多的玉器,品相都不算太好,甚至有些還帶有殘缺。
董明翻騰了一陣,裡麵的黃翡卻實在太少,哪怕董明挑得比韓哥那裡更加仔細,尋到最後,卻沒有半點收獲。
董明麵帶歉意地向小崔搖了搖頭,後者卻無所謂地哈哈一笑,將東西放歸原位,然後扯著嗓子對廚房的大媽喊了一句,“嬸子,我們走了,您忙著!”
誰知,經小崔這麼一喊,那位大媽卻拿著兩張熱氣騰騰的大餅,笑眯眯地塞到了小崔手裡,“既然你和小蘭不過來吃飯,這個你拿著,剛烙出來的。”
小崔也沒推辭,剛一出門就分給了董明一張,然後直接就張嘴開吃。
董明笑了笑,有樣學樣,吃了一口之後,發現這位大嬸烙出來的餅,居然挺好吃,與汪茂華的老娘能有一拚。
董明的心裡咯噔一下,他終於想了起來,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汪同學應該早就收到通知書了吧,等一會兒的時候,應該抓緊問他一聲!
還有,吳小歌也好久沒有聯係了,要不,再把自己的號碼告訴吳小歌一聲?
吃完餅時,兩人又到了一處攤位,而到了這裡之後,董明才終於有種來對了地方的感覺,因為他看到攤位上的東西,全部都是各色玉器,有的看起來高大上,而有的,也就那麼回事,董明記得曾經逛過這處攤位。
攤主是一位比小崔年長些的男子,應該也是小崔的同鄉,但從他的容貌氣質來看,已經略有些上位者的氣息。
兩人來到之裡之後,小崔先上前與攤主嘀咕幾句,又開始回頭叮囑董明,“這是黃老板,是我同鄉裡麵混得最好的,後麵的店就是他的。”
董明向攤位後方看去,見到一處不大的門臉,對開的木門虛掩著,上書“漱玉齋”三個黑底鎏金大字。
小崔繼續囑咐道,“我跟他說了你的需求,一會兒他拿給你什麼你就看什麼,不要多說話,儘量彆碰其他東西,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