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發來的正手後場球,董明高高躍起,然而,在躍起之後,記起了衛教練的話,他才發現自己錯了,因為,在起跳之際,便習慣性地做好了選擇落點的準備!
歎息一聲之後,仍然將此球擊出,攻擊效果甚至不及他的正常水準!
完成了一個不成功的進攻,董明心虛地看了看衛教練,發現對方非但沒有吱聲,反而已經將下一球打向了他的反手後場,他的心裡稍安。
有了前車之鑒,在這一球麵前,董明已經開始嘗試衛教練提出的方式,心中不再多想其他雜事,隻有進攻!
奮力一拍擊出,球拍與羽球相撞,發出了清脆的聲響,由於沒有刻意控製落點,羽球高度略低,直接下網!
忐忑地瞄了一眼衛教練,卻見教練仍然沒有其餘表示,隻是有節奏地將手中羽球發出。
這一球董明處理得仍然不夠理想,殺球出了邊線!
磕磕絆絆完成了兩組,怎麼說呢,有小一半的進攻仍然沒能拋開雜念,實現進攻的純淨,而那部分按照衛教練要求完成的進攻,卻出現了極高的失誤率!
在比賽中,球員必然會受到對手的乾擾或者壓製,偶爾出現進攻失誤情有可原,但是,在訓練中,出現進攻失誤,董明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況且,還一次性出現如此多的失誤!
因此,再次站到衛教練麵前之際,董明已經感覺臉上開始發燒!
然而,衛教練卻不以為意,反而樂嗬嗬地說道,“可能你還不太適應這種進攻方式,沒有關係,你的基本功還是相當紮實的,我們再練習幾組,效果應該會有改善!”
對方沒有責怪之意,董明自己卻不能鬆懈,兩人便再次投入了訓練。
終於,在完成第四組的時候,其中有一記進攻,雖然殺出了邊線,但是,無論董明還是衛教練,都明顯感覺到,這次進攻已經有了完全不同!
究竟有什麼不同呢,是球速快了嗎?
球速變快是必然的,這一次的殺球,無論從擊球聲,還是羽球飛行的破空聲,顯然超出了董明的極限!
這種改變可以說脫胎換骨,變化究竟有多麼明顯呢,這麼說吧,如果說董明正常的進攻能力可以算肉體凡胎,這一次進攻卻仿佛帶上了一股仙氣!
羽毛球的訓練,並不是隻要吃苦便可以獲得良好訓練效果,更需要球員的感悟與領會,按部就班訓練,或者可以讓你的技術穩中有升,卻很難實現大階段跨越!
有了一次經驗後,董明很快打出了第二次,然後第三次、第四次……。
半小時的高強度訓練,饒是董明體能超群,已然累成了死狗,而在衛教練眼中,卻閃出了一道異彩!
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教練員,都會不自覺地考驗球員的體能,衛教練也不例外。
連續的跳殺,對球員的體能是多麼大的考驗,衛教練心知肚明,而董明的表現,已經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小子體能太強了,並且在訓練中也任勞任怨,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稍加打磨,很快就能光茫四射!
獲準休息的董明,大口喘著粗氣、大口灌著水,還在繼續接受衛教練的指導。
“……僅憑訓練,永遠不可能培養出一位優秀的運動員,嚴格的訓練就像在擦拭一把鋼刀,可以把它擦得光明耀眼,卻不可能讓它鋒利,隻有比賽才是真正的磨刀石,可以為鋼刀開刃,使它最終變得鋒利!”
“……訓練中獲得的技術要點,不可能完全滿足比賽要求,訓練就像溫室中培養花朵,雖然美麗卻經不起風雨,今天我帶給你的訓練方式,其實也屬於溫室養花,但更接近比賽!”
“比賽與訓練並不矛盾,你的基礎很好,所以,可以使用一些超常規的訓練方式,讓你更加適應比賽,假如你不具備堅實的基礎,這些訓練方式就不適合你,它不僅不會給你帶來進步,反而會造成你技術變形,等於變相地害了你!”
衛教練灌輸給董明的這些理念,以前湯老師從來沒有對他提起,今日初次嘗試,沒想到效果居然如此顯著!
董明也清楚湯老師的局限性,她雖然也曾是專業球員,甚至參加過全國賽,怎奈太年輕了,並且沒有執教經驗,將董明培養到這個程度,基本達到了她的極限。
湯老師的另一個局限是性彆因素,她是一位女性球員,對男子進攻缺乏理解,卻還要她指導男球員進攻,當然力不從心!
想到湯老師,董明暗歎,為了這次考研,她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幾乎弄得心力交瘁,最終卻考得不夠理想!不知道她回到家後,心情好些了嗎?
當然,董明現在考慮最多的問題卻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什麼按照衛教練的方式訓練,可以讓進攻變得不可思議強大,難道激發了自己什麼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