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合結束之際,熊玉山的對手,向裁判提出了擦汗請求,得到應允之後,兩人同時來到了場邊,他們忙著擦汗、喝水,並添加手膠防滑粉。
董明深深吸了一口氣,怪不得比賽耗時如此之久,他們不僅在比賽中回合很多,甚至還有意地拖延比賽!
拖延比賽的目的無外乎借機恢複體能,對於這種小手段,裁判也不會過於嚴格,畢竟,在比賽中,擦汗是允許的,假如遇到裁判不好說話,球員也不是沒有辦法,他們隻需要在臉上一抹、用力一甩,就可以將汗水灑在場上,最終還是需要裁判前來擦拭,得不償失。
球員雙方對這種小手段都是歡迎的,當然,假如一方體能較強,另一方體能不濟,就另當彆論,不過,即使某方球員心裡反對,也無計可施。
熊玉山與對手稍作休整,比賽繼續,仍然維持多拍局麵。
湯老師注意到了董明的目光,開始關注熊玉山,良久之後,說道,“為你的室友擔心了?”
董明微微點頭,雙方當前的比分是十七比十九,熊玉山已經落後對手兩分,回合還在繼續。
“熊玉山想獲勝,恐怕很難,哪怕能扳回一局,也意義不大,你看兩人的步法,雖然都維持著較高的速度,熊玉山腳下已經出現了不穩,說明什麼?他的體能已經有些跟不上節奏了,反觀對手,卻依然保持著穩定。”
董明定睛看去,在仔細分辨之下才發現了跡象,不是他視力不好,而是沒有湯老師的豐富經驗。
看到此處,他也隻能深深呼出一口氣,“唉,玉山比較倒黴,遇到了一個拉吊型選手,不然,也許他還有機會。”
“你看到了他們在打拉吊,就認定對手是這種類型選手嗎?不一定的,你也清楚,熊玉山的防守能力極強,或者對手迫不得已采取了這種方式,而能打入全國賽,又有哪一位選手的拉吊能力會弱呢?”
湯老師的話很有道理,可是,董明轉念又一想,卻又覺得心裡一涼,忽然說道,“這麼說來,熊玉山的同組選手,豈不會都要使用這種手段,那樣一來,熊玉山的小組賽就懸了!”
熊玉山的技術特點相當突出,不過,他的優勢在防守上麵,卻沒有太好的攻擊手段,通常采取防守反擊獲取比分,如果對手不率先發動進攻,將失去重要的得分手段!
“唉,”湯老師也歎息一聲說道,“在羽毛球比賽中,如果欠缺了進攻能力,不可能走得更遠,熊玉山對自己的定位有問題,如果現在可以踏下心來磨煉進攻,或許還有前進一步的可能,否則……。”
接下來的話,湯老師沒有繼續說下去,董明明白其中含義,一味的防守打法,在省級賽舞台之中,或可以占據一席之地,可是,當你走進了全國賽場,其中的弊端立即顯現無疑。
就比如走向戰場的士兵,不給他兵刃,讓他隻拿著盾牌,哪怕盾牌再堅固,能贏得戰爭嗎?
熊玉山的技術嚴重失衡!
湯老師曾經無數次對董明講過,羽毛球,速度是生命,進攻是靈魂,試想,即使擁有了速度,若缺乏進攻作為支撐,沒有靈魂的生命也隻是行屍走肉!
進攻,不是球員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卻必然是一個球員的脊梁。
一次行之有效的進攻,等於一道強心劑,在大幅提升士氣的同時,還可以嚴重挫敗對手的氣勢。
球員在賽場上氣勢如虹,很容易打出“上風”球,而在士氣低迷之際,伴隨的則是“下風”球!
羽毛球運動確實比較玄妙,遇到“上風”球的時候,出現超水平發揮的情況屢見不鮮,可以說怎麼打、怎麼有;若處在“下風”球,情況恰恰相反,甚至可能出現大量低級失誤,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有其事!
在羽毛球賽場上,進攻所帶來的士氣提升,是其他技術不可比擬的,幾乎超越了一切得分手段。
進攻還是能夠改變比賽節奏、迫使對手出現失誤的重要手段。
世界級選手,他們的進攻速度可以達到兩百公裡每小時以上,以兩百公裡時速計算,羽球離開球拍抵達場上的時間,大約零點三秒左右,而我們的大腦反應時間,也在這一範圍,也就是說,剛有反應,球便落地。
事實卻是,進攻直接獲得比分的比例並不高,因為球員存在著一定的預判空間,否則,按照這一速度,再厲害的球員也無法完成防守,總而言之,防守的反應時間確實極其短暫。
進攻,可以調動防守球員全部能量,使其遊走在極限的邊緣,迫使其形成明顯失誤,而這些失誤,便是進攻球員的良機。
進攻,創造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