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牌的人們全部心思投在了牌桌,看牌的人,卻無所顧忌地閒聊著。
忽然,董玉書的一句話傳入了董明耳中,他是位中年漢子,是董明的爺字輩。
“聽說沒有,泰平家的二孫子,考上縣一中了!”
“你的消息晚了不是?下午婆娘就給我說過,新陽那小子考了550,給家裡爭氣啊!”
“新陽和新中都去了縣一中,新中還考上了中專,對了,新中好像快一年沒回家了吧?”
“咦,熊伢兒回來了啊,你也在一中,以後,是不是要和新陽成同學了?”董玉書突然發現了董明,連忙拉了他一把說道。
聽到了最厭煩的人,董明可沒有興致繼續聊下去,隻含糊說了一句,“應該不會成為同學吧,我是練體育的!”便抽身離去。
這句話還是有些作用的,在董明離開之後,大家忽視了他離去的原因,卻開始思考為什麼體育生不能與董新陽成為同學。
當然,村民注定不能得出什麼結論,因為董明的兩句雖然都是實話,湊在一起卻形成了偽命題,兩句話是獨立存在的,並不存在什麼關聯。
走開之後的董明,不會在意大家繼續聊些什麼,他也沒有興趣聽,而是又找到了妹子董梅。
講老實話,這一次回家,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妹子的變化,原來那個愛說愛笑的妹子不見了,變得少言寡語。
董明也清楚董梅變化的緣由,小升初考試沒有考好,這件事情父親接站時告訴過他。
縣三中的錄取分數線是186分,而妹子董梅隻考了183分,眼看考入三中無望,妹子心中能好受才怪!
所以,董明進入家門之後,該開玩笑就開玩笑,該給妹子禮物就給禮物,卻從來沒有說起與考試有關的事情,哪怕他自己的中考情況,也是悄悄透露給的父母。
不是怕董梅惱了自己,而是不願意看到她傷心。
“要不要唱兩首?”湊到妹子跟前,董明扯著嗓子喊道。
“想唱你就唱,我不唱!”董梅的目光盯著電視機屏幕,沒有任何情緒地說道。
“我又不會唱歌……,我想回家了,你準備再待會兒……,還是一起回去?”
“回吧,我也站累了!”董梅沒有猶豫,轉身向著家中方向走去,董明隻得跟在妹子身後。
接下來的幾天,董明除了陪著家人,餘下也無事可做,他早已經從大喇子那裡得到消息,董開河老師一家,又去了縣城,也就不可能在村裡見到董淑芬。
忽然一天傍晚,一道公鴨嗓子聲,打破了董明家小院的沉靜,來人是個年輕後生,二十多歲,卻是村民董光明,目前在村委會幫忙,彆看他年紀輕,卻深得新村長劉柄森的信任。
“二哥在家嗎?你們家來信了!”
董光明口中的二哥,就是董明的父親,在村裡,大家從來不會亂了輩份,他比父親差了近二十歲,兩人卻是同輩。
“光明來了,快進來坐!”
光著膀子的父親,一邊從屋裡推門出來,一邊樂嗬嗬地向董光明打著招呼。
“不坐了,有封小梅的信寄到了村裡,我看到是三中寄來的,就給送過來了。”
“什麼,三中的信?”父親的音調登時提升了幾個音階,也顧不形象,小跑到門口,然後,一把奪過了書信。
隨即,“齊山縣第三中學招生辦公室”的醒目落款,映入父親眼簾!
“小梅,快,快出來,應該是你的錄取通知書到了,三中的!”父親激動地向著董梅的房間喊著,與此同時,也刷地一聲,將信封撕開。
董梅並沒有如想象般馬上衝出房屋,而是,過了許多,才緩緩出現在了房間門口,一臉疑惑地看向了父親,還有手裡的信。
“真是錄取通知書啊,三中的錄取通知書,你的!”父親的聲音再次拔高了幾分。
此時,包括董明、爺爺、奶奶還有母親,都出現在了院中,而董梅,則緩緩走向父親的跟前,帶著疑惑,將通知書拿到了手裡!
察看通知書用了近一分鐘的時間,待董梅確信通知書屬於自己之際,仍然沒能緩過神來。
聽到她喃喃說著,“通知書不像假的,我考了183,而縣三中的分數線是186,為什麼還能收到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