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居然拿這種省級刊物的文章給我看!”
董明發現,方冷秋對著那兩篇似曾相識的文章運氣,一臉不屑地數落著嶽彬。
“嘿嘿,他隻有這兩篇文章。”嶽彬訕訕道。
“第一篇文章不用看了,《燕北工業微生物》已經停刊多年,。”方冷秋一邊說著,一邊又隨手點開了《鄂北微生物雜誌》那篇文章。
文章不算長,連同參考文獻一共四頁,不過,方冷秋的瀏覽速度卻極快,大概兩三分鐘的樣子,便給出了結論。
“或許文章存在數據造假,但是,根本沒有辦法驗證,不是作者手段有多麼高明,而是,這篇文章實在粗鄙!”
“你是說,它是一篇灌水論文?”嶽彬聽罷,臉上露出了遺憾道。
“你說得沒錯,也就是在當時那個時代,這種垃圾文章才有機會被刊發,現在,這種僅有三因素三水平的實驗,不要說刊發了,估計連改稿的機會都沒有。”方冷秋搖頭道。
二人的談話飄入了董明的耳中,哪怕他再遲鈍,也大概能猜到,這根稻草恐怕撈不到了。
他心頭升起了濃濃的失望,難道說,沈從良竟然因文章的粗陋,反而要躲過一劫?真拿這個先坑過董開河老師、後欺負湯老師,劣跡斑斑的家夥,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可是,方冷秋說得明白,沈從良的兩篇文章,前一篇因雜誌停刊,翻出來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而第二篇,好像也與造假無關,難道,要接受這個現實?
董明不太明白,也不甘心,因此,仍然帶有僥幸問道,“也就是說,即使文章存在問題,也不可能發現?”
看到董明提問,方冷秋臉上訝色一閃而過,她想不通,一個半大孩子,為什麼對一篇文章如此緊張。
方冷秋沒有開口,嶽彬卻解釋道,“是這樣,沈從良的文章,通篇使用到的數據量極少,如此少的數據量,直接做實驗,也花費不了多少功夫,根本用不著、也沒必要造假,同時,也是因為數據量少,沒有辦法通過數據分析的方法,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可以說它是一篇質量低劣的文章,卻不能說它存在造假,懂了嗎?”
董明木然點頭,雖然然存在諸多不解,最重要的東西卻懂了,沒有抓住沈從良的尾巴!
然而,就在董明異常失落之際,方冷秋忽然眉頭一挑,看向了嶽彬,嘴裡吐出一句話,正是剛剛嶽彬所言,“數據量太少?”
對於方冷秋的話,嶽彬簡直奉若金科玉律,再重視也不為過,他的大腦開始迅速旋轉,幾乎瞬間,幾個字脫口而出,“動力學模型!”
也是巧了,嶽彬說出這幾個字時,方冷秋居然說出了同樣的話,兩人倒是異口同聲。
是不是心有靈犀說不清楚,二人沒有想到形成這種效果,因此,說罷之後,方冷秋那張冰冷的臉,罕見地,閃過一道笑意。
董明搞不清楚動力學模型為何物,可是接下來二人間的討論,卻讓他了解了七七八八。
“三因素三水平,這麼少的數據量,不可能歸納整理出完整的動力學模型!那麼,模型多半是七拚八湊而成!”嶽彬嘿嘿笑道。
“不,絕不是拚湊而來的,他的動力學模型非常漂亮,唯一的缺陷就是因素水平較少,可是,如此少的數據量,不可能做出來這麼好的模型……。”
方冷秋說罷,兩人同時陷入了沉思。
“不對,他的動力學模型不對!”幾分鐘後,方冷秋突然想到了什麼,眼睛裡呈現出了異彩。
“哪裡不對?”嶽彬一動不動地盯著電腦屏幕,輕聲問道。
“這是一篇微生物相關的文章,微生物發酵,是利用微生物獲得工業產品的方式,過程分兩個階段,微生物生長階段、利用微生物獲得產品的階段,投入的原料,一部分用於微生物自身的生長,另一部分用來製造我們需要的產品。”
“微生物生長最重要的原料是碳源,它可以是糖、可以是澱粉,也可以是一切含碳有機物,當微生物獲得了碳源之後,它的數量會以幾何速度迅速擴增,在擴增達到一定密度後,微生物將對同類生長產生抑製作用,數量增長變得緩慢,獲得的微生物生長曲線通常開始曲率極高,待出現生長抑製,生長曲線會變得平直,懂了嗎?”
“就當我懂了吧!”嶽彬苦笑道。
“不懂沒有關係,剛剛所說是微生物正常生長情況,但是,這位沈從良教授的研究方向,卻是次級代謝,次級代謝相對應於初級代謝完全不同,你可以簡單理解為,當我們為微生物正常碳源,它們會進行初級代謝,而容易利用的碳源被消耗一空,不易被利用的碳源也可以被微生物降解,比如油脂就是一種常見的、不易被降解的碳源,這個時候重點來了,有一些微生物在降解這類碳源時,不同於正常的代謝,會發生次級代謝,我們這麼做的目的,是因為微生物在次級代謝中,會產生出我們需要的特定產物,比如沈從良文章中,他通過次級代謝獲得了大環內脂類抗生素,這種抗生素,初級代謝無法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