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半仙!
蘇然來自康寧一中,比董明高一個年級,以前多少有些交集,不算太多的那種,大體屬於點頭之交。
他們第一次相見時董明剛上初一,蘇然初二,二人都跑到了朔平觀摩比賽,十歲組和十二歲組康寧兒童羽毛球賽。
比賽董明沒有參加,那個時候,他還不會打球,屬於從來沒有“摸過球”的狀態,而蘇然無法參賽的原因,是已經超齡。
在那次比賽中,董明偶然興起,隨意在球場上跑了跑“米字步”,殊不知,一趟米字步跑下來,他乾淨的動作和靈動的步法,讓蘇然驚為天人,萌生出一較高下的念頭。
麵對這個要求,董明自然不可能應戰——他還根本不會打球,如何較量?
在隱晦地表示出拒絕之意後,蘇然的戰意更濃,無奈,董明繼而隻得更明確地表示,自己還沒學習打球!
這下子,蘇然不樂意了,看不起人咋的,不同意就直接說好了,把彆人都當成傻子嗎?步法跑得這麼溜,你說你不會打球,誰信啊?
於是,不得已,董明應戰臨榆賽。
臨榆賽是兒童賽,蘇然超齡,無法參加臨榆賽,又與對方相約賈鼐杯賽,以比賽成績決定輸贏。
一年後,雙方賈鼐杯賽再次相見,董明的比賽成績相當一般,僅僥幸實現了小組出線,進入十六強,可是蘇然的運氣卻更差,甚至小組都未能出線,也相當於二人決出了勝負。
實話實說,賈鼐杯期間,董明仍然不是蘇然的對手,怎奈蘇然的運氣不佳,然而,比賽的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表現!
後來,兩人再未相見。
“你怎麼會出現在康寧?”蘇然訝然。
“他在康寧師範,偶爾還會來我們理工打球。”李亮替董明回答了這個問題。
李亮事先並不清楚董明與蘇然認識,不過,也算不得多麼意外,想想也沒有什麼,大家都喜愛羽毛球,有機會認識對方是很正常的,認識就認識吧。
他與蘇然的相識,同樣純屬偶然。
康寧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可是打羽毛球的人就少了,通常是固定的一些人,大家混在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圈子,也容易通過七拐八拐的關係搭上線兒。
李亮是業餘選手,而蘇然是準專業類型,二人的圈子差得太遠,基本不能搭界的那種。
若把一個業餘選手扔到專業圈兒裡,就是純屬找不自在,不僅他自己不自在,其他人同樣不自在,就好像把水滴到沸油裡,水會立即玩命地逃逸,油也會驅趕著水離開,那個啥,有多遠走多遠哈,我們不是同類!
李亮混不進專業圈,可是反過來就沒問題了,專業選手想混業餘圈相當容易,有誰見過把油滴到水裡會有問題嗎?大家會很快打成一片,雖仍屬不同類型,卻相互和諧。
李亮與蘇然同在一處球館活動,恰好李亮的一位球友識得蘇然,還是挺熟的,說不得請蘇然過來打上兩場。
業餘選手都希望有機會向高手請教,李亮這些人也不例外,麵對蘇然這位高手,大家極力阿諛逢迎之事,久而久之,便混得熟了起來。
今天李亮組織了這場球局,便尋思著找個高手來鎮鎮場子,更重要的還是與周寶藍鬥上一鬥,他便聯係了蘇然,而蘇然剛好得空,便接受了邀請。
見到了董明,李亮滿腦子想到的是如何彆苗頭呢,就是彆周寶藍的苗頭。
李亮已經想好,且很自然地把蘇然劃歸自己陣營,人是自己喊來的嘛。
至於與周寶藍同來的董明,他卻沒有認為屬於對方一派,頂多略偏對方一點罷了,這小子精著呢,董明是誰喊來的?不是周寶藍而是左婕啊!
左婕是劉珵美的表妹,李亮始終認為,今天幾人之中,左婕與劉珵美屬於中立派,當然,這是他自己的理解,並且帶有強烈的主觀味道,至於真實情況又是怎麼回事兒,卻被他選擇性地回避了。
李亮覺得,隻要蘇然在今天表現得搶眼一些,他就達到了目的,雖然這麼一點表現不會導致什麼實質性的效果,能給周寶藍添點堵也是好的!
你們看,我帶來的高手,很厲害吧?
蘇然能在今天具備尚佳表現嗎?李亮覺得簡直是必然的!
然後,見到周寶藍沒有攜帶球包,讓他深感失望,因為彆苗頭的一大半目標已經沒了!
業餘選手與專業選手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壁壘,卻不絕對,對於業餘選手來說,想了解一些專業選手的信息也非難事,當然,更多內幕的消息他們不可能真正清楚,至多能夠獲知些大概信息,比如,誰比誰更厲害一些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