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此球失於運氣,因此,對於對方拿到首分也不是特彆在意,但是,卻對燕澤的網前組織能力,產生出了新的認識,對手的強大並不僅限於進攻。
燕澤的發球很規矩,一號位小球,沒有絲毫取巧之意。
董明直接切出網前小斜線,將球放置於燕澤的反手網前,對方,再次挑球!
這一次挑球,具備著濃濃的挑釁之意,既然董明不喜進攻,索性再給一顆後場球!
該後場球,仍然展示出了高超的假動作技術,使得董明即使獲得了後場機會,也很難發動有威脅的進攻,當然,相比前次,此次機會略好一些。
董明強行壓製住了進攻的衝動,對方給出了後場,雖然仍不利於進攻,自己卻占據著一點點的主動,因此,要多些耐心!
董明打出了劈吊,屬於守中帶攻的過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主動形勢保留下來,以等待著下一拍的機會。
但是,燕澤的動作太快了,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上網,並且,實施放網,再次出現了高質量的放網,場上的形勢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主動的天平偏向了燕澤一方。
董明預料到可能會出現這種結果,但他沒有選擇,假如剛剛發動進攻而非吊球,此刻,也許麵臨更大的被動。
他也沒有質疑自己的決定,羽毛球比賽中,主動與被動在選手之間輪轉,是相當正常的事情。
網前球的處置方式,無外乎兩種,挑球或者放網,董明不願意遇到燕澤的進攻,隻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挑球,對方的進攻威脅太大了,僅在安晏之下,因而在上網之際,已經有了決定,一定要放網!
燕澤的比賽經驗是何等豐富,情知在這種情況之下,董明網前爭奪的可能性遠高於放後場,因此,果斷地守在了網前,坐等董明放網後進行撲殺!
此情此景,董明不會發現嗎?
當然可以發現,而且看得清清楚楚,實則虛之的道理他懂,對方雖然守在了網前,誰知道不是誘敵之際,等待的便是他的挑球?
考慮到燕澤的舉動,董明還是決定立足於網前,但是,做出了一點變化,在網前勾出了對角,以期降低風險。
實際說來,放網與勾對角的風險沒有太大差彆,對手若有能力撲球,對角球同樣不在話下,董明此舉,略有掩耳盜鈴之嫌。
願望是良好的,現實卻是如此的殘酷,守在網前的燕澤,本意便是預防董明的網前手段,又哪有什麼虛虛實實之說?
有無準備的區彆是巨大的,儘管董明的對角球相當完美,仍然沒有逃脫被撲的命運,比分來到了二比零!
第三球,燕澤做出了一點變化,發出了二號位小球,落於邊線角落。
二號位,屬於不常見的落點,董明在接球中,同樣做出了變化,先以放網的姿態出拍,卻在球拍與羽球接觸的刹那,將球挑到對方的反手後場!
不過,就在出手的瞬間,董明發現,他似乎做了一個極端錯誤的決定,燕澤的優勢是什麼?當然是進攻!自己卻送出了後場高球,接下來將麵臨著什麼?
哪怕挑球出現了假動作,小小地晃到了燕澤,他會放棄進攻機會嗎?
燕澤自然不會放棄進攻機會,即使該機會不算如何理想,但以他的實力,應付起來並不困難!
燕澤的進攻能力,不僅僅體現在進攻本身,時機的把握也不容小視,在一般意義中,他已經被對手的假動作晃到,再想發動進攻已然有些遲了,而事實並非如此!
隻見燕澤一個飛躍後撤,半途便開始起跳,這種起跳可以說不算充分,對燕澤來說卻已經足夠,因為他發動的進攻不是全力一擊,而是點殺!
點殺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威力不足,卻可以保證足夠的出手速度,能夠在第一時間發動,打出時間差,隻要對手沒能立即做出正確反應,結果同樣非常嚴重!
董明就沒能做出正確的反應,對手的動作太快了,容不得他做出反應,羽球已然殺至,比分再次遭到收割,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他不是第一次與燕澤交手,而經過此次交手,已經有些明悟,進步的不隻有他自己,燕澤的實力也在飛速增長,萬萬不可以小看天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