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二月初,冬去春來的時候,老百姓隻希望春天快點來臨,戰爭快些結束。
…
君國同時奪下北冥,西岐,南梁,三國的第一座城池,迎來壓倒性的勝利。
緊接著君皇發布多種仁政措施,迅速收買拉攏三國城中百姓,贏得民心,避免了百姓暴動,一切井條有序的進行,城中百姓非常願意配合君國,改了國籍成為了君國人。
從此三座城門納入君國版圖。
…
三國大軍退居第二道防守城駐守,由於調派全國兵力需要時間,之前沒有做好準備,以為三國加起來百萬兵力足夠拿下君國,覺得君國勉強八十多萬的兵力不足為慮。
不想君國隱藏了大招,大炮和炸彈的威力投放戰場,取得壓倒性的強大,兵力力壓三國,連戰兩場,三國兵力折損三分之一,軍中士氣更是大跌。
相反君國女帝禦駕親征,帶來神兵利器,和諸多天才少年將軍,一戰成名,展現出了君國是四國兵力最強王者的實力。
軍中士氣一天比一天高漲,勢如破竹。
更讓三國意想不到的是,緊接著第二中午,君國兵分三路大軍又齊齊逼近攻打他們第二道防守城。
一點喘息的機會都不再給他們。
西岐軍營,南梁軍營,北冥軍營,主將齊齊憤怒,“君皇打算一鼓作氣滅了我們,我看不等三國調齊兵力抵達邊關,我們就會失去不少的城池。”
三國眾將臣氣急敗壞,從未見過三國聯盟攻打一國,還被打的屁滾尿流,丟盔棄甲,抱頭鼠竄,完全毫無反手之力的,臉都丟到姥姥家了。
“沒辦法,如今的君國兵器裝備精良,而且人才濟濟,年輕的將軍驍勇善戰,智勇雙全,後方還有老一輩的將臣把關,坐鎮,出謀劃策,再加上這君皇,又是個殺伐果決的帝王之才,雖不怎麼懂領兵大仗,但她決策果斷,信任下屬,君臣一條心,善於統領麾下將臣,激發其最大潛能。”
她鎮守全軍,是整個君國大軍的精神支柱,是他們的信仰。
君皇不倒,根本無法擊潰君國大軍。
北冥太子一番話提到點子上,眾將臣紛紛沉默。
可要射殺君皇談何容易?
光是她那些後妃就難以對付,個個都誓死擁護她,就像一隻忠犬,像堅不可摧的騎士,誰敢動她,便咬死誰,皇後,皇貴妃不說,還有那幾個妃位的,那個不是能文能武,驍勇善戰的天才?
被任命為大將軍,倍受重視。
他們實在不懂君皇這種統治手段,曆朝曆代後宮都不可乾政,可他君國偏偏逆道而行。
重用後妃,委與重任,封侯拜相,手握兵權。
不可思議的,君國女帝竟然統統能駕馭得住,她就不怕那天她的皇後,妃子們全反了她嗎?
這已經是他們無法理解,到不得不佩服的事。
隻有說君國女帝的確有過人之處,比她父皇還要能耐。
眾人齊齊暗息。
此事暫且不提,就說說她那這後妃,不僅有冷酷無情的,還有心狠手辣的,殺人不眨眼的都有。
各種各樣的人才聚集在她的後宮,他們隻效忠女帝,對於其他人,敢傷她的人,那都是陰狠無情,心狠手辣,瘋狂起來更是可怕。
明裡,暗裡都有人誓死保護著她。
三國暗中不是沒有派人刺殺君國女帝,但是派去刺殺的暗衛根本還沒接近她就被暗中秘密處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