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業修煉大戶!
第二天,陳冬起的很早,在天邊露出魚肚白的時候,便叫上陳望洋,父子兩人開車來到秦家灣水庫,由於道路還沒有拓寬完畢,車子隻能停在二姑家。
隨後兩人挑著幾隻塑料水桶,來到水庫邊,兩人花費了一個小時,合計撈了八十條長壽魚,大的有三斤多,小的也有一斤半。
接著父子兩人便將這八十條魚裝到皮卡上的大塑料桶裡,這個塑料桶是陳冬專門買來裝魚的,整個皮卡後麵最多可以放上四個。
“大冬,為什麼不多撈一點,八十條太少了吧!”
“爸,咱們現在是試水階段,一次性弄太多沒用,人家不一定買咱們的賬。”
陳冬可是知道那些魚販子的狡詐,指望他們來推銷長壽魚,簡直做夢,而且長壽魚的價格比起其他的魚要貴上幾塊錢,彆小看這幾塊錢,很多人就還不願意買賬。
果不其然,在大河鎮的菜市場,五家賣魚的魚販子,隻有一家要了六條長壽魚,而且還都不是最大的。
八十條,隻推銷了六條,不到十分之一,陳望洋感到一陣失望和擔憂。
而陳冬卻毫不在意,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隨後他們又開車來到七山鎮,比起大河鎮,在七山鎮賣了兩家,合計十條長壽魚。
一番忙碌下來,車上還剩下六十四條。
“大冬,咱們現在是回去嗎?”
“不急,爸,咱們先去飯店吃點早飯。”
“我去買幾個包子”
陳望洋沒有給陳冬下車的機會,而是率先打開車門下了車,他來到路邊的一家早點攤,買了五個包子,回到車上,遞給陳冬三個,自己留兩個。
“爸,我吃不了這麼多,兩個就足夠了。”
吃過早飯後,陳冬和陳望洋又跑了兩個鎮上的超市和一些酒樓,一番推銷下,長壽魚還剩下六條。
“這個就不賣了,回去的時候,給村委同誌送過去。”
聽到陳冬送魚來了,計如雪喜笑顏開,曹正陽也是樂嗬嗬的招呼陳冬和陳望洋坐下。
“怎麼樣?”
陳望洋有些疑惑,不過陳冬卻是知道曹正陽的意思。
“還行,剛剛推行有點困難,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會好很多。”
“嗯,那就好。秦家灣小路拓寬已經在進行了,國慶節之前可以完工。”
“那實在太謝謝曹書記了。”
陳冬連忙感謝,彆小看那兩裡的小路,很多人不願意多走,尤其帶小孩的,同時他今後大批量的長壽魚出售,如果不通車,那將非常的困難。
“這是村裡應該做的,對於你們年輕人創業,我們要做好基礎工作嘛!”
跟曹正陽聊了會兒,陳冬便將六條長壽魚留下,然後告辭離開。
在交談的過程中,陳望洋話不多,隻是不時地打量著計如雪,這讓計如雪略顯有些緊張。
回去後,陳冬便收到計如雪的微信,開頭一句話便震驚了陳冬。
“你爸是不是知道咱倆的事?”
???
陳冬腦門一陣問號,於是問了一句。
“咱們之間有事?”
那邊沒有回複,陳冬也沒關注手機,而是去了秦家灣的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