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業修煉大戶!
時光飛逝,轉眼之間,年關將至。
距離農曆春節已經不到一個月了,越來越多的在外務工人員開始返鄉。
這些人在回到家之後,聽到最多的便是“長壽魚”以及“秦家灣幽穀”。
誰也沒有想到,家鄉竟然有人創業養魚,甚至創業養魚的地方,還有一座南朝大墓。
在他們離開家鄉的短短一年時間,這裡究竟發生了多少有趣的事情,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有人驚訝,有人不屑一顧,也有人來實地一探究竟。
一月初,已經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了。
天氣變得越發寒冷,早晨的秦家灣水庫,霧氣朦朧。
周邊的荒草地上有一層白色的銀霜,根據天氣預報說,最近可能會有一場雪。
水庫前方,一間木屋一間活動板房佇立在哪兒,進進出出的人在忙碌著。
雖然是荒僻的小山溝,但是卻顯得格外熱鬨。
從村公路東口延申到水庫的公路已經修建好,兩邊做了綠化,雖然在這個季節顯得蕭條無比,但是在走進秦家灣水庫這裡,還是覺得很熱鬨。
靠近水庫上遊的地方,一個巨大的門樓已經修建好,旁邊的一塊大石用紅色的字體雕刻著“秦家灣幽穀”幾個大字。
而在門樓上方,也有標牌。
靠在門樓左側是遊客接待中心,這裡有對秦家灣幽穀的介紹展廳以及公共廁所,緊挨著遊客接待中心的是停車場。
停車場很大,足足可以停下上百輛車。
斷斷續續的人開始走進這裡,上下打量著四周,完全看不出這裡曾經是個不出名的小山溝。
“大叔,請問秦家灣幽穀可以直接從這裡上去嗎?”
“可以”
一名年輕人詢問道,他是在外讀書的大學生,聽說有這麼一處好地方,便邀請高中時的好友,來這裡一探究竟。
而回答他的則是嚴林,這老家夥沒事便在水庫周邊晃悠,與來到這裡的人閒聊幾句,悠閒之情,在整個暖冬公司無與倫比。
“年輕就是好啊!”
看著這些活力四射的年輕人,嚴林一陣感慨。
唯一讓他感到有些遺憾的便是,這些人沒有喊他“大師”這個稱呼,畢竟這個稱呼跟隨著他有幾十年了。
除了嚴林的悠閒,其他人還是非常忙碌的。
隨著春節將近,周邊地區對於魚的需求在加大,一方麵在外務工人員的返回日常需求,另一方麵很多居民都開始醃製鹹魚,等到春節之後返回務工之地,帶上幾條,預示著年年有餘的吉兆。
陳冬坐在木屋內,悠閒的眯著眼。
如今天氣寒冷,他大多時間都呆在木屋裡麵。
閉目養神,養氣打坐。
陳冬怡然自得。
如今的暖冬公司,除了兩座電站水庫沒有投放魚苗,其餘行政村的小型水庫全部投放完畢。
如今暖冬公司合計承包了兩座電站水庫和十七座行政村小型水庫,在庫長壽魚數量,按照投放的來算,共計340萬條,這還不含已成熟水庫的再生魚苗。
而陳冬係統麵板中長壽魚後麵的五角星,如今已點亮了兩顆。
九星長壽魚,如今已是兩星,算是又進一步了。
至於當初與蘇雲雲的賭約,毫無例外,對方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