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非魚!
哎!忽然想不起來了,像這種提筆忘詞的事情,對我來說高三以後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更甚的是,有時靈感來了偶得幾句詩暫存於頭腦中,等到掏出先前是紙筆,後來是手機時,便成了再也補不全的殘句。
雖然惱人,但又無可奈何。隻是不知道這些少年時不識的愁,還有多少需要找補?
說回正題,至於扯工作、聊理想、談天說地拉家常的飯桌文化在高三這一年是斷代傳承的,我們吃飯有且隻有一個特點就是“快”,像李老師說的,“板凳還沒焐熱,飯就吃完了。”
高中畢業好多年以後,這個習慣我才真的該正過來。
午飯和晚飯時高三年級是第一批,時間是1130——1200,1200必須躺在宿舍的床上強製午睡。
說到午睡我一直都以為閉目養神的自己從來都沒睡著過,直到有次醒來發現自己手中的化學書不翼而飛後才知道自己的以為並不靠譜。
1300以前就算上廁所也要偷偷摸摸的,一旦被值班老師發現是要罰站的。真的好懷念那時的風,那時的雨,那時的天空,那時的年紀,還有那時的你……
2002年7月7日,躲著盼著高考還是來了……
高考的前一天,終於體驗了一回什麼叫睡到自然醒。我伸了個懶腰,這才下了床,穿著褲衩背心,撒著拖鞋,慢悠悠地朝門外走去。
剛拉開門,一陣清涼就撲麵而來,惹得我不禁提頜深嗅,從未感覺空氣原來如此清新。走到洗漱台前,才發現一樓的地麵濕漉漉的,顯然是剛下過雨。
高考總在雨天,我們即將成為見證者。
一番洗漱之後,去校門外吃了午飯(校門外的飯,我已經好久沒吃了。不為彆的,隻是因為時間不夠。),飯後和朱渺一起騎著自行車去了趟三中,熟悉考場。
回來整理好第二天的考試用品後閒來無事,我又去到了運河邊上,天已放晴,夕陽無限好,霞光萬丈,鋪滿水麵,微風過處波光粼粼。
看得我一陣迷離恍惚,呆呆佇立在水邊,良久。直到一陣火車的汽笛聲從遠處傳來,我才恍過神,悻悻地朝右手邊的半截橋墩走去。
隻見我曾經用紅磚碎片寫在起其上的
a1si
θ)方程式依然還在,而且在它的旁邊還多了一個圖形,就是我一年半之前在分班表上見過的畫在數軸上的蘋果。
不過今天的這顆蘋果看起來更像一顆心,一顆釘在十字架上的心。天光越來越暗,我不得不離開了。
回來後我徑直走到在學校旁邊的淮海小炒,抄起配菜的漏碗隨手抓了幾樣菜,菜量堪與碗平,再多胖嬸就要強行把它抹平了,隻是她去除的往往都是你最想要留下的。
順序放在彆人配好的漏碗後,不同以往的焦急,我耐心的等著站在紅爐旁,惦著黑鍋揮著鐵鏟,時不時撿起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抹汗的胖嬸來將其拌勻炒熟。
這樣一道菜需要兩元錢,如果兩人合夥的話就和在食堂吃的費用相差無幾了,它的優勢在於新鮮,即便眾多,每到飯點也仍屬於擠破頭的存在。
時至今日我仍記得,那道菜是我和胖嬸在我高中三年裡合作出的最美味的一碟。飯後沿著操場轉悠了一會,回到宿舍洗洗就上床睡下了,隻是怎麼也睡不著。
往常躺在床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當天學過的內容在腦子裡過一遍,我通常是過兩遍之後,再胡思亂想一通才能睡著的。
此刻不但不知道該過什麼知識點,就連胡思亂想也遠遁無蹤了,但腦袋裡並非空著,總是影影綽綽、若有似無、朦朦朧朧地勾連著明天的考試。
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睡著了,早上5:30的時候又準時醒來,看了看表,時間還早,便又接著閉目佯睡,默等著大多時候都是擺設的鬨鐘響起。
隻是鬨鐘並沒有響起,因為我提前十分鐘起床,終止了昨晚給它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