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卷東山!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南北朝《木蘭詩》
北風和東山出去找黃毛後,屋裡就剩張千一人,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可憐張千肚裡一點食也沒有,原來屋裡北風給東山點的那些東西除了一條魚,剩下的都被東山吃完了,張千又從不吃魚。
張千最後也沒從屋裡找出一點吃的,隻能餓著肚子開溜。
張千不像東山和北風,可以用術法出去,現在入夜,聚雲樓已經落鎖,張千忐忑的走出屋,四周靜悄悄黑漆漆,小二睡在一樓大堂不時傳出鼾聲。
張千因有一雙色球子,黑夜裡視物比一般人看的更遠更清楚些,但站在二樓上,仍看不起清大門上是否落鎖,有的店家隻把門栓落下並不上鎖,有的店家為安全起見會上一道鎖。
張千緩步挪動走到樓梯的一半,發現門裡麵掛了鎖,無可奈何張千隻能再回屋去再想辦法。
屋裡窗戶是個不錯的選擇,隻可惜是在二樓,張千從窗戶往下看,約一丈半的距離,(一丈約333)要是有繩估計是可以試試的。
繩子,繩子,張千早在找吃的時候就找遍了屋子,知道屋裡並沒有繩子可用。
隔著屏風,張千看見床邊掛著的床幔,有主意了!
聚雲樓在華州方圓幾裡出了名的好去處,華州在齊國中部東偏北的一個位置,不沿河沒什麼大富貴,但這兩年沒什麼天災人禍,百姓日子過得也算有滋味。
張千找了把剪刀,把一側床帷轉圈絞成一個長條,一頭攥在手裡,一頭順著窗戶拋下去試了下長度離地不遠,約麼還差一步的距離。
正好夠用,張千把攥在手裡的一麵係在窗框上,大齊各州府巡夜兵一共三十二人,共四撥,張千原來是京都執事府一名校員,了解各州縣的土地麵積,想了一下華州街道大小,算了一下四撥巡夜兵大概每兩刻鐘(一刻鐘十五分鐘。),一循環,巡完全城。
算好時間,距離上次巡夜兵路過還不到一時刻,張千搓了搓手,背好背筐,順著繩子慢慢往下去。
整個過程無驚無險,平安落地,聚雲樓後街,張千正在糾結往那邊走,城門早已關閉,張千打算先找個安穩地方挨過這個晚上,突然,長巷的入口顯出點點微光,是巡夜兵!
張千趁著自己身處黑夜,未點燭火,巡夜兵離的遠還未能瞧見自己,快步像相反的方向走,張千此時還不敢跑,隻期盼自己可以不被發現的溜走。
“嘿!誰!站住!”眼看張千就要溜出長巷卻被另一隊巡查兵喊住,這隊巡查兵不同常理的八人一對,而是兩人一隊,唉啊,管他幾人一隊呢,這個時候跑就對了。
破筐在張千後麵晃晃悠悠的也不穩當,張千直接把筐繞到前麵抱著,後麵的巡查兵還在喊“站住!再跑打死你!”
不跑才要被打死呢,國家有明確指令,各州縣違夜禁者杖十,罰錢五百。
張千現在腦子裡都是縣衙內比自己胳膊都粗的棍子,讓那玩意打上十下,張千就得爬著去代州,最主要的是張千沒錢了,他現在就已經離要飯不遠了。
無論如何張千都不能被巡夜兵抓住,慌亂之下張千竟跑到了東城門,張千此時已沒有力氣了,真的無路可走了嗎?不行啊,一定要在落雪之前趕到代州!這個念頭支撐著張千,最後竟找到個狗洞!
狗洞不大,東城門這邊的守衛和巡夜兵都知道,隻是因為是最近才有的,又不大,就人推人的一直沒填起來。狗洞一般成年男子是鑽不進去的,但是張千從京城長途跋涉,早已經瘦的皮包骨了,張千把竹筐放到洞外,自己也探頭進洞,慢慢鑽了過去,張千剛鑽過去,後麵巡夜兵就追上來了,張千抱起筐癱坐在牆外,巡夜兵追了張千一路,這會人就在眼前卻動不了他,氣的哐哐踹牆,張千倚在牆後死裡逃生,哈哈哈大笑,惹的牆裡的巡夜兵破口大罵“奶奶的,爺爺把你記得死死的,你彆在遇爺爺手裡!”
哈,其實大晚上的就追個人影跑,那能看見臉呢?
張千也不敢在城牆外多逗留,辨彆方向,準備走夜路。
張千一路從京城出發往西南去,本應該從西城門走,不過現在能逃出來就行。
取出指南針,針尖幾轉,就為張千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