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渣爹再娶後,我帶親娘去逃荒!
不愧是能做家主的人,這一手以退為進玩得夠溜。
你跟他談生意,他卻拽著你敘衷情,敘就算了,他還送你一張支票,支票上的數額,足夠你在某京三環全款買一套三室兩廳的商品房,你說,你好意思什麼都不付出就收下支票嗎?
謝蘊當然好意思,無奈身邊有個老實人。
她張叔,已經在考慮李家郎君入營後該怎麼關照人家。
畢竟人親爹給了一百萬錢呢。
在張清看來,那李家主就是個厚道人。
有這一百萬錢,以當下的糧價,暫時養活城外那幾百庶民不成問題,至於過冬的衣物置辦,不是還有他賢侄手裡的四十萬錢嗎?
發現自己的朝食消失了一半,張清發出感歎“賢侄呐!”
“嗯?”謝蘊抬頭。
張清瞧著少年鼓鼓的腮幫,特意提醒“那四十萬錢……”
少年一臉迷惘“什麼四十萬錢?”
張清“……”
討要四十萬錢失敗,又損失兩張烙餅,張清空著肚子送走謝蘊,轉身就叮囑親兵——下次自己用膳時謝蘊再來,必須守住房門不許他進來。
說出去誰信?
自己堂堂一郡都尉,已經兩天沒吃過飽飯!
“要不我叫灶上再給都尉烙幾張餅?”
張清擺手,拒絕親兵的提議。
他帶兵駐守在岷縣,每日糧草消耗是有定量的,若他開此先例,難保底下小將官不會有樣學樣。
嚴以律己注定是有回報的。
晌午,張清才聽著腹鳴從城頭下來,前方出現了一支人馬。
帶頭那幾位,正是岷縣城中的地主豪強。
既要做好人好事,當然不能低調。
一群中生代出門前焚香沐浴,出門後峨冠博帶,帶著十幾輛壘滿糧食的推車,在全城百姓的圍觀下,浩浩蕩蕩地去尋那位張都尉。
因著李家家主突感風寒,眼下的領頭羊換成陳家家主。
他寬袖一抖,矜持地朝張清行完禮,氣沉丹田之際,高聲道“得知都尉欲賑濟城外流民,何等的高義!我等城中士族,得都尉庇佑,豈能束手坐視?今日特地前來,願為都尉所行之事略儘綿薄之力!”
話音剛落,其餘豪強跟著行禮——
“我岷縣呂氏(張氏、龔氏……)願為都尉之義舉略儘綿薄之力!”
這八家合捐的糧錢,合一塊兒都比不過李氏。
不過,這話張清也就在心裡嘀咕。
蚊子再小都是肉。
況且,近百石糧也不少了。
如若他表現得不知足,回頭還有誰再敢捐糧捐錢?
“有諸位襄助,當真是城外百姓之福!”
得到張都尉的親口誇讚,眾豪強揣著手,不動聲色地目光交流,意識到這關已糊弄過去,麵上紛紛露出微笑。
正準備告辭,耳邊傳來了馬蹄聲。
呂家家主認出來人“那不是李家二郎嗎?”
隻見十七歲的李二郎策馬而來,身後跟著一群小跑的健仆。
李二郎身著黑色暗繡的勁裝,端的一副俊秀好相貌,他在城門前勒緊韁繩,翻身下馬,衝著張清恭敬地抱拳行禮“李程奉父親之名,特送來健仆五十人!”
在場豪強不由得麵麵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