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渣爹再娶後,我帶親娘去逃荒!
謝蘊離城的時候,戴上了一張黑色的狐狸麵具。
實在是,夜裡外頭風太大。
如果不擋擋,回頭就得臉上兩坨紅。
饒是謝蘊用麵具遮掩大半張臉,當她騎著小紅跟在施粥隊伍後頭出去,依舊被認了出來。
“是仙師!”
“是救我們的仙師!”
蜷縮在城外背風處的百姓紛紛仰頭。
那一張張本疲憊麻木的臉龐,忽然就有了些許的神采。
他們中的年長者不再畏懼城頭上的弓箭手,也拋卻了腦海中‘沒東西吃就少動’的念頭,踉蹌地過來,朝著棗紅馬行了叩首的大禮“仙師!”
謝蘊本是要出城的。
因著百姓跪拜,去路也被擋住。
見書吏在布置施粥棚子,她揚聲道“過會兒,城外就會施粥。”
“今日的粥,岷縣分文不取,但自明日起,你們若想喝粥要冬衣,須得乾活,每個人根據所乾活計的輕重多少,來換取相應的酬勞,還完口糧與冬衣的等價錢糧,便可自行離去!”
“當真會有冬衣?”
有婦人抬起頭,麵露欣喜“仙師說的可是真的?”
賑濟流民,單靠軍中人手是不行的。
況且,還要建一堵外牆。
這些事,不可能繞過岷縣縣衙。
那位鄭縣令被張清告知以工代賑之法後,不曾有一句置喙,還主動攬下不少活計,譬如叫縣丞負責糧食與冬衣采辦,再譬如,自己換上短褐、褲腳一紮,說要親自去燔(fan)燒用來修建城牆的夯(hang)土材料之一石灰岩。
雖說這鄭縣令有些搶鏡,謝蘊卻沒懷疑他的用心。
畢竟這堵新建城牆的穩固與否,決定了他這縣令還能當多久。
所以,麵對夜色中那些期盼的目光,謝蘊點了頭,“城中已命人去周縣采買冬衣,分發給你們,想來就是這兩日的事。”
“那仙師是要走了嗎?”
此言一出,盯著施粥棚的百姓也圍過來。
迫切,又慌亂。
甚至有人不顧危險,徑直跪到馬蹄前“小人,小人年輕力壯!求仙師收下小人做個隨從!”
“妾最會做素齋,仙師選妾吧!”
“都讓開!”有人扯著嗓子,拚命往前擠“我才是仙師最虔誠的追隨者,是我先認出仙師的,你們這群假信徒!”
謝蘊“……”
明明餓得像一群癆病鬼,現在倒有了力氣相互推搡。
有跪在地上的老者,麵露淒色“仙師當真要離開岷縣了嗎?”
是仙師從鮮卑人手上解救了他們。
仙師一走,鮮卑人若折返,可如何是好?
有那鼓足勇氣的,紅著眼顫聲哀求“仙師可否帶上我們一起?”
“我隻是出城辦點事,很快就會回來。”
隨著謝蘊話落,周遭鬨哄哄的聲音也消失了。
隻是,所有人依舊不曾散去。
謝蘊餘光瞥到施粥棚子已支起來,乾脆畫了個餅“該領粥的領粥,該排隊的排隊,不管怎麼樣,先活下去再說,隻要你們不鬨事,好好乾活,到時候,我親自護送你們回秦郡。”
這話一說出來,成功安撫到不少人。
堵塞的土路也重新通暢。
而前去領粥的百姓,當真自覺排起隊伍,不曾爭吵,亦不曾推搡。
施粥棚前,書吏衝謝蘊拱手一拜。
謝蘊去了趟鮮卑人的營地,又在周圍巡視一圈,確認過那支騎兵離開不是虛晃一槍,這才返回岷縣。
一入城,開城門的兵卒告訴她,她的馬也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