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這才意識到自己沒有介紹,有些失禮,連忙說道“在下沈括,杭州錢塘人,不知道小師父怎麼稱呼。”
沈括?
這個名字好熟悉,但是一時間卻想不起來是誰。
趙暘說道“我叫福慧。”
“福慧?”沈括微笑道,“真是一個好名字。”
“謝謝誇獎,沈施主,你是來汴京遊玩嗎?”看沈括的年紀,應該有十六七歲。這個年紀的人,基本上都在讀書,但是明年才舉辦秋闈。今年就來汴京,應該不是為了秋闈做準備,而是來遊玩的。不過,話說回來,在秋闈的前一年來汴京遊玩,這心有點大啊。
“我四處遊曆,順便來汴京看看。”
年紀輕輕就四處遊曆,真是灑脫自由啊。趙暘心裡羨慕了,同時又嫉妒恨了。因為他也想四處遊曆,但是他的身份不允許他四處遊玩。
“汴京沒有什麼好的風景,不過有很多好吃的。”汴京城裡,唯一的風景,大概就是熱鬨繁華的夜晚。“沈施主,晚上可以逛一逛汴京城。”沈括這個名字非常耳熟,但是他就是想不起來在哪裡聽過。
“早就聽聞汴京城夜晚繁華,我晚上一定要去見識。”
“那我可要給你推薦幾個地方。”趙暘非常熱情地向沈括介紹瓦舍和州橋夜市,並且非常詳細給他介紹了不少美食。“對了,強烈建議你去太陽書局,那裡有你意想不到的書。”
“謝謝小師父推薦。”
趙暘待會還有事,跟沈括聊了一會兒就離開了。臨走前,他讓沈括一定要嘗嘗相國寺的點心和齋飯。如果他不知道路,可以找其他僧人帶他去。
沈括見趙暘騎著羊離開了,又被驚到了。
“真是一個有趣又充滿靈性的小師父。”他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銀杏樹葉,揚起嘴角笑道,“今天還真是幸運啊。”先是遇到一個慈祥可親的老婆婆,然後又遇到了漂亮可愛的福慧小師父。
趙暘玩了一會兒就回去,繼續跟空淨大師讀書。
“遇到誰了,這麼開心?”空淨大師問道。
“遇到一個叫沈括的人……”趙暘的話還沒有說完,腦子裡忽然閃過一道靈光,他終於想起來沈括是誰了。臥槽,沈括啊,《夢溪筆談》啊。
他抬手拍了拍自己的額頭,神色非常懊惱。
遇到了沈括大佬,他竟然想不起來是誰,真的是……
“他是誰?”
“一個很厲害的人,以後會有很大的成就。”沈括可是宋朝的科學家啊,他居然忘記了,真的是……不過,他們以後還會遇見。
空淨大師慈祥對趙暘笑了笑,意味深長地說道“你們既然遇到,那就說明你們有緣,以後還會有緣遇見。”
趙暘笑了笑,語氣篤定地說道“以後肯定會遇見。”
“我們繼續。”
沈括聽了趙暘的話,留在相國寺裡用了午膳,也吃了點心。當然,他跟相國寺的人說是福慧推薦他來吃的,不然他是吃不到的。
趙暘臨走的時候,告訴沈括,如果他想要在相國寺用膳,吃點心,就跟僧人說是他介紹的,他就能吃到。
沈括沒想到相國寺的飯菜和點心這麼好吃。他經常陪母親去寺廟燒香,也經常在寺廟裡用膳,但是從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
連寺廟裡的飯菜和點心都這麼好吃,那福慧小師父介紹的州橋夜市裡的東西一定會更好吃。今晚,他一定要去嘗嘗。
在相國寺用完午膳,沈括就離開了。他原本想臨走前跟福慧小師父道彆,但是其他僧人告訴他,福慧小師父這個時候正在忙,他隻能請僧人幫忙轉達。
離開相國寺後,沈括就去了太陽書局,然後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太陽書局的一切都讓沈括吃驚,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書局,也沒有見過報紙和雜誌。這一切對他來說,實在是太新奇了。
沈括聽完書局裡的夥計介紹完後,在心裡驚歎,汴京不愧是汴京,他這次來汴京遊玩來對了。
他一下午和一晚上都待在太陽書局看書,直到太陽書局打烊,他才離開。因為在太陽書局看書看得太投入,早就把去瓦河和州橋夜市一事拋之腦後了。第二日一早,他又早早來到太陽書局看書。
趙暘見從那日後,沈括就再也沒有來相國寺,猜到他應該泡在太陽書局了。
凡是讀書人,隻要去了太陽書局,就會整日整日地待在那裡。太陽書局的閱讀室裡,每天都會擠滿人。
太學的學生下了學後,也都會跑到太陽書局裡看書。
一連在太陽書局呆了半個月,沈括終於把太陽書局有史以來刊印的報紙和雜誌全部看完了。
看完後,他的心情非常激蕩。不止如此,他的視野也開闊了不少。福慧小師父說的沒錯,太陽書局真的是一個好地方。
沈括非常喜歡太陽書局,有些舍不得回去了。他想要留在汴京城,這樣他就能每天來太陽書局看書。
不過,留在汴京城是一件大事,他還是得回去跟父母商量。他下了決心,就不會再猶豫,很快就啟程回去了。臨走前,他在太陽書局買了些報紙和雜誌。
在沈括離開汴京城後的二十多天後,蘇洵他們父子三人終於抵達汴京城。
這次來汴京城是打算長住的。蘇洵他們父子三人抵達汴京城後,就忙著收拾安頓。
等安頓好後,蘇軾和蘇轍這才來相國尋找趙暘。不過,他們來的不巧,趙暘並不在相國寺。
這個月,趙暘已經在相國寺學完十天,回到宮裡了。
來相國寺沒有見過趙暘,蘇軾他們兄弟倆很是失望,還有他們並不知道趙暘的家在哪裡。好在相國寺的僧人說可以幫他們送信,蘇軾把他們在汴京城的地址告訴了僧人,請僧人轉告趙暘。
蘇洵見兩個兒子這麼快回來,有些訝異地問道“你們怎麼這麼早就回來呢?”
“沒見福慧,他不在相國寺,他回家了。”蘇軾原本想給趙暘一個驚喜,沒想到沒有見到趙暘。“不過,我們已經請相國寺的僧人幫忙轉達我們來到汴京的消息,明日他應該會來找我們。”
“哥,我就說應該提前跟福慧說,這樣福慧就會在相國寺等我們。”
“我沒想到福慧不會一直待在相國寺。”蘇軾心想失算了。
“福慧是代發修行的,不會長時間待在相國寺。”蘇洵安慰兩個兒子道,“明日,福慧會來找你們,你們也不要泄氣。現在,我帶你們去太陽書局。”這幾日,一直在忙著收拾整理新家,他們父子三人忙得哪裡都不去。
一聽要去太陽書局,蘇軾和蘇轍立馬就變得激動起來。
蘇洵帶著兩個兒子去了太陽書局,被太陽書局的規模震驚到了。
雖然趙暘在信裡詳細地介紹過太陽書局,但是親眼看到是另外一回事。
等進了太陽書局,蘇洵他們父子三人又一次被震撼到了。這裡的一切都超出他們的想象。
書局裡的夥計見蘇洵他們父子三人第一次來太陽書局,非常熱情又詳細地向他們介紹太陽書局,聽得蘇軾他們一愣一愣的。
等介紹完太陽書局,夥計又向蘇洵他們父子人介紹了太殿下寫的文章。
一聽太陽書局裡有太子殿下的文章,蘇軾他們自然要看。等看完太子殿下的文章,蘇洵他們感慨道,汴京城裡真是臥虎藏龍,連六歲的太子殿下都這麼有才華。不過,他們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他們的太子殿下這麼有才華。
在太陽書局待到晚上,蘇洵他們父子三人才回到家裡。
今天在太陽書局看到的一切,太讓蘇軾他們吃驚,直到現在他們的心情都沒有平複。
蘇洵說道“讓你們來汴京是對的。”之前,蘇洵還不太願意讓兩個兒子來汴京考太學,但是去了一趟太陽書局後,他改變了想法,覺得讓兩個兒子來汴京,真的是太對了。
“福慧說的沒錯,隻要我們去了太陽書局就會覺得來汴京是對的。”蘇軾之前覺得福慧的話有些誇張了,但是今天去了太陽書局,他發現福慧說的一點沒有言過其實。“三年沒來,汴京變化真的好大。”
蘇轍連連點頭“在汴京,我們能和很多學子們交流。”爹爹一直說讀書不能閉門造車的讀,要經常出去走走看看,還要經常和人交流,這樣才能進步。
“等你們考上太學,我就回眉州接你們母親過來。”不止蘇軾和蘇轍愛上了太陽書局,就連蘇洵也喜歡上了太陽書局。
見爹爹突然變得這麼積極,蘇軾和蘇轍不由失笑。
“不過,這幾日你們不要去太陽書局看書,待在家裡複習。”蘇洵神色嚴肅地說道,“你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考上太學,在考上太學之前,你們兩個哪裡都不要去,待在家裡好好複習,知道嗎?”
蘇軾和蘇轍他們自然知道孰輕孰重,兩人乖巧地點點頭“爹爹放心,我們這幾日一定會好好複習。”
前幾日,蘇軾他們一到汴京,就先去了太學,報名參加太學的入學考試。
太學的入學考試沒有規定死時間,隨時來就能隨時考。還有一點,太學的入學考試非常人性化。來報名參加太學入學考試的學子,可以任意選擇在什麼時候考。
蘇軾他們選擇在月底考。現在離月底還有十天。這十天足夠他們複習。
宮裡的趙暘,收到了相國寺送來的信。見蘇軾他們來汴京了,他非常驚喜。
這三年來,趙暘可是一直在信裡各種勸說蘇軾他們來汴京考太學,但是蘇軾他們一直拒絕,就在他以為他們真的不會來汴京考太學時,他們竟然悄悄摸摸地來汴京了。
蘇轍他們居然還瞞著他,沒有提前告訴他,看來是想給他一個驚喜。這個驚喜,他很喜歡。
趙暘原本打算下午就去找蘇軾他們,但是想到他們十之八|九會去太陽書局看書,就放棄了。他決定明日一早去找他們。
曹皇後見兒子心情不錯,好奇地問道“發生了什麼好事?”
“嬢嬢,蘇軾他們來汴京了。”趙暘笑嘻嘻地說道,“他們終於決定來考太學了。”
曹皇後愣了下,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蘇軾是誰。
“三年前來汴京遊玩的父子三人?”
“對,我這三年一直勸他們來考太學,他們終於來考了。”一想到以後能經常去找蘇轍他們,趙暘的心情就非常美好。
“太學可不好考啊。”
“以蘇軾和蘇轍的才學,一定能考上太學。”趙暘說得非常肯定,”我對他們非常有信心。”
“既然你這麼喜歡他們,不如讓他們陪你一去讀書。”曹皇後見兒子這麼高興朋友來汴京考太學,就想到這個主意。“這樣,你們可以一起讀書。”
“讓他們做我的伴讀嗎?”趙暘倒是沒有想過這點。
曹皇後微微頷首“對,這樣你們就能天天在一起讀書。”
趙暘認真地想了想說“還是算了吧。”
“為何?”
“他們來汴京考太學,是為了以後考科舉。”趙暘一臉認真地說道,“他們跟在我身邊讀書隻會耽誤他們。再說,他們去太學讀書,能跟同齡人交流,還能跟其他學子成為朋友,跟我的話就有各種各樣的束縛,對他們不好。”像蘇軾他們家裡沒有人當官,是沒有蔭補的,是不會被賜進士出身,隻能自己參加科舉。
曹許跟蘇軾他們不同。雖然曹家沒有人在朝廷任要職,但是憑曹家的地位,還有曹皇後,他以後想要進士的話,也能被賜。
王胖胖也是。等王安石從舒州回來,就會升官加爵,屆時王胖胖也能得到蔭補,不用參加科舉就能被賜進士出身,所以他能做趙暘的伴讀。
曹皇後見兒子為他的兩個朋友考慮地這麼周全,心裡很是欣慰。
“既然這樣,那就讓你的兩個朋友去太學讀書吧。”
“我明日一早就去看他們。”
坤寧宮裡,趙暘收到了兩個好朋友來汴京考太學的好消息。福寧宮裡,宋仁宗也收到了一個好消息。算是好消息吧。
前段時間,王太醫陪派去給陳氏的官人看病。這一去就兩個多月沒有回來。
這兩個多月,王太醫一直在吳家,儘心儘力給陳氏的官人治病。在他精心的治療下,陳氏的官人的病終於治好了。
治好了病,王太醫原本以為沒有他的事情,他可以回汴京了,沒想到陳氏的官人要跟陳氏和離。
陳氏不願意和離,但是她的官人如果她不願和離,他就休了他。見她的官人堅持要和離,她最後沒有辦法,隻好同意和離。
和離後,陳氏就請王太醫帶她一起回汴京。
就這樣,王太醫帶著陳氏母女一起踏上了回汴京的路程。
宋仁宗收到消息後,不放心陳氏他們,就讓張茂實派皇城司的人去保護他們。
張茂實覺得陳氏的官人堅持和陳氏和離,怕是知道陳氏和官家的事情。如果陳氏的官人因為官家的關係,不敢再和陳氏做夫妻,那還好。如果陳氏的官人打的是另一個主意,那就不太妙了。
一直以來,官家對陳氏念念不忘。哪怕陳氏嫁人生子,官家也一直關心她。再者,官家也有些後悔當年放陳氏出宮嫁人。如今,陳氏和離,官家隻怕會讓陳氏進宮為妃。
張茂實想了想,決定把這件事情告訴曹皇後。
曹皇後得知這件事情後,心裡並沒有任何波瀾。
“我不反對。”
“皇後娘娘……”張茂實沒想到曹皇後不反對。
“官家的性子,你了解,我越反對他做的事情,他越要做。”對曹皇後來說,隻要不傷害到她兒子,不管宋仁宗做什麼事情,她都不會在意,也不會管。“再說,他想要納陳氏為妃也不會來詢問我的意見,我答不答應對他來說不重要。”
這倒是。
張茂實沉默了。
“大臣們肯定會反對,但是反對也沒用。”曹皇後是真的了解宋仁宗的性子,“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官家後悔之前放陳氏出宮嫁人,那麼這次官家就不會再錯過陳氏,一定會讓陳氏進宮的。”
“皇後娘娘,這個陳氏可不是一個安分的人。”
“如果她安安分分地做她的寵妃,不做對暘暘不利的事情,我不會對她做什麼。”曹皇後眼裡一片冰冷,沉聲道,“如果她要對暘暘不利,我是不會放過她的。”到時候她連官家都不會放過。
“隻怕就像娘娘您說的這樣,官家一定會讓陳氏進宮。”
“張先生,你也不要管,隨官家鬨去。”不管宋仁宗再做出什麼荒唐的事情來,在曹皇後的眼裡都是正常的。
“小人聽娘娘的。”希望陳氏進宮後老實些,不要像張氏那樣對太子殿下不利,不然她隻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