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玄黃!
地種完了,池塘裡的魚也有了。果樹種上了,各種蔬菜也栽上了,又蓋上了一所大房子。李誌平家的山莊終於初具雛形了。
雖然山上蓋好了房子,李誌平的父母卻沒有搬家。因為李誌平的弟弟還在上學,不方便照顧。隻有李誌平自己沒事時住在山上,修煉一下功法,給莊稼、果樹和蔬菜灑點靈水,有時再到池塘邊喂喂魚,日子過得自由而又悠閒。
這一個春天,李誌平主要就是在開荒種地、建設山莊中渡過的,初中的學業雖然仗著他超強的記憶力沒有荒廢,但也沒有多大的進步。和美女同桌林麗穎的感情依舊是那樣,早上一起上學,中午一起吃飯,晚上一起放學,溫馨而又平靜。
李誌平依然堅持天天做好事,可是玄黃功德訣好像是進入了一個瓶頸,單純靠修煉或做好事已經進步不大了。現在,李誌平修煉的是玄黃功德訣第三層法訣“上善若水”。修行功法要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隨著李誌平善功的增加和對功法的理解越來越深,對如何做人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
做人如水!
你高,我便退去,決不淹沒你的優點;
你低,我便湧來,決不暴露你的缺陷;
你動,我便隨行,決不撇下你的孤單;
你靜,我便長守,決不打擾你的安寧;
你冷,我便凝固,決不漠視你的寒冷;
你熱,我便沸騰,決不妨礙你的熱情。
而上善若水,就是從善如流,如水人生,則隨緣而安。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低窪處,這是“水往低處流”。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
人隻有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對玄黃功德訣第三層功法越是修習,李誌平越是有一種隨心所欲的感覺在心中滋生。因為水是不願意受到限製的,隻有流動起來,才能體現出生命的真諦。
水的德行是最接近於“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汙淖。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麵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乃是至仁至善……
終於,暑假到了,李誌平再也克製不住要遠遊的欲望。他和父母說要出去旅遊,帶上點錢和隨身物品,辭彆父母,就沿著清水河向遠方走去,探尋水之悠遠。
這次出遊,李誌平沒有什麼刻意的目的,就是像水一樣隨性而走,也不想去尋寶的事,也不去刻意修煉功法,隻是隨著水流的方向,一直向前、向前,感受水的恢宏氣度,博大胸懷……感受水對人豐厚廣博的啟迪。
李誌平沿著清水河一直向下遊漫步而行,渴了,就掬起一捧河水飲下;餓了,就采河邊幾棵野菜野果吞下。也就是李誌平玄黃功德訣已有所成,無論河邊多麼難以行走,都是如履平地。
李誌平一路且行且停,不追求速度,隻是細細品味,感悟水性,融於水性。隨著李誌平沿著清水河遠行,玄黃功德訣自發運轉,似水流奔騰不息,充滿了靈性與活力。
首先,李誌平感悟到了水性的柔順。也就是“水往低處流”,如那謙謙君子,恭敬有禮,自居卑下,仁義有德。雖然姿勢低下,卻遵循其應有渠道,始終不變其行,向前奔流不止。
水源自高山之巔,原是一泓山泉,清爽甘甜,淨潔透明,在山則清,毫無雜質。她能俯瞰世界,卻是甘心一路順流而下,滋潤萬物已是最偉大的了,卻又不與萬物相爭,甚至是安身於彆人都不喜的低窪處。
而水又是最善於動的物體了。隻要有一點不平,便會開始流動,詮釋著“生命不息,流動不止”的真諦,永遠向著前方行進。而最難得的是,當她停下來的時候,表麵是最平靜的,而在平靜之下仍是不斷的滲透、流動、循環。想想這人世間,又有多少人能放棄自己所在的高處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與為爭?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斷自我循環的過程中又不斷向前呢?
而做人,就是要做到“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始終保持一種自覺前行的精神。
人要像水一樣,善於吸收,涓涓細流,終成江河。要把學習作為一切進步的先導,是文明傳承之途、國家興盛之要、人生成長之梯,是求新求變的,是創新創造的前提,要長於實踐、善於傳承、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吸取一切文明優秀成果”。
人要像水一樣,以柔克剛,滴水穿石。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李誌平能夠感受得到,河中的每一顆石頭,都記錄著水的力量。是水流,讓這些石頭遠離了它們本該存在的地方,來到了這裡;是水流,磨平了它們的棱角,讓他們變得圓潤;是水流,在它們身上刻畫出一道道精美的曲線,讓每一明顆頑石都變得生動鮮活。而整個河床,更是水流在大地上刻畫出的痕跡,證明她們來過,她們又奔向了前方。柔弱如水,可以不與世為爭,慢慢化解剛強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種“無形”的狀態,隻要有一點點間隙,水就能滲透進去,然後將其占滿。
人要像水一樣,不停前進,在曆史前進的道路上,去執著探求那前方的未知,不斷在失誤中充分汲取,在失去中有所獲得,在失敗中走向成功,不斷開辟正確的前進方向。隻有衝過重重艱難險阻,砥礪優秀的品質,才能以更加從容自信地麵貌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