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玄黃!
在蘭縣的江堤上,人們正在不停地奔忙著。忽然,前方傳來了一陣歡呼聲。原來,鬆江的江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已經在開始回落了。而水的壓力一小,沙袋滲水的情況也得到了很大緩解。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以為是上遊的大雨已經停下來了,所以水位才會開始回落。
隻是縣防汛指揮部的領導卻感覺很奇怪。因為,在前幾天他們已經收到了上邊發來的通報,上遊的大雨會連續下一周左右,現在才過去三天,難道是上邊的通報錯了。不管怎麼說,隻要是水能退了就好。
正在這時,隻見一個小夥子氣喘籲籲地跑到了江堤上。對正在指揮人群碼沙袋子的領導喊到“縣長,剛接到市裡防汛指揮部的電話通知,說有一波洪峰將在一小時後到達我縣,讓我縣馬上做好準備。如果實在守不住江堤就馬上撤離,避免人員出現傷亡。”
被稱作縣長的那位領導一愣“不對吧?這水位已經降下去了,怎麼還有洪峰,難道上遊還在下雨嗎?”“我們現在不能撤,能堅持一會兒就多堅持一會?得讓身後的老百姓先做好撤離的準備,這場大雨來得太急了,真是讓我們措手不及呀!”他又趕快命令江堤上的人繼續碼沙袋子,爭取抗過下一個洪峰,就連縣長自己也投入了抗洪搶險的勞動,帶頭開始碼沙袋子。
就在這些人緊張的工作中,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甚至有幾名同誌直接在江堤上累倒了,被人抬了下去。可是,剩下的這些人還在堅持,隻要有一線勝利的希望,他們就還會放棄。偉大領袖曾經說過“人定勝天!團結就是力量!”這些參加抗洪搶險的英雄們萬眾一心,對洪水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他們堅信,隻要有一口氣在,就一定能保護住江堤。
江堤上的這些人仍然在緊張地忙碌著。可是,等了一個多小時,洪峰的影子卻一點也沒有出現,反倒是水位又下降了不少。看來,真是上邊給通報錯了。既然水位已經降了,領導就開始安排人員輪流休息,並由縣水利局的工作人員測量水位、流量,向上級報告。
當數據通過電話報給市水利局,市水利局的領導氣得直拍桌子,對著電話就給蘭縣水利局的人一頓臭罵。說他們謊報軍情,欺上瞞下,居然視洪水如無物,一定會貽誤戰機,釀成大禍。當即命令這些人馬上重新測量,儘快如實彙報。
洪水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哪有人敢亂報啊。可是這也沒有辦法,上邊的人嘴大。縣水利局的人又跑回江邊,重新測量了一回。事實就擺在眼前,水位確實是下降了,流量也真的減小了。得了,那就再報一次吧。
這回,市水利局的領導可真就疑惑不解了,上遊水利監測站一個多小時前報的洪峰數據就在眼前,早已超過了警戒水位,流量更是前所未有。可是到了蘭縣,這隻有幾十公裡的距離內,水位和流量居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難道這水突然就不見了嗎。當時,華夏國的乾部都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他們隻相信事實。既然是情況出現了好轉,那就向好的方麵想吧。希望這次蘭縣能夠平安抗過洪水。
大雨又接著下了三天,隻是後麵開始時斷時續,但水流向下遊彙聚的速度依然很快,抗洪搶險的壓力很大。可是到了蘭縣這裡,卻是波平浪靜,水位已經恢複到正常情況,江堤上隻需要留下一些人值班就可以了。漸漸地,大雨終於停了下來。雨過天晴,鬆江和大清江的水位也開始降了下來。
蘭縣終於迎來了抗洪搶險的最後勝利。在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激情四射的講話“我們蘭縣抗洪搶險取得了偉大勝利……我們堅信人定勝天!這是團結的力量!我們廣大黨員群眾、全體軍民的革命大無畏精神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既然水位下降無法用常理解釋,那我們的領導同誌就巧妙地歸結到了群眾的力量。我們的優秀抗洪少年李誌平也就成了真正的幕後英雄。可要真是讓李誌平走上前台,講講抗洪經驗,李誌平他也沒法說呀!低調才是王道!
李誌平在江邊足足站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隻為了監控好江水的流量,吸少了不行,洪水還會繼續破壞下遊。吸多了也不行,如果洪水斷流了,那肯定會有人來查看是怎麼回事,那可就要露餡了。
等到雨停了,李誌平步行至蘭縣縣城,找了家招待所,整整睡了一天一夜,才算休整過來。當時,全縣的人都在忙著災後清理工作,也沒有人關心李誌平是哪來的,頭發為什麼會這麼長。
休整了一天後,李誌平繼續沿江感悟,他終於感受到了水性的暴虐。這回,他看到的再也不是美麗的風景,而是洪水肆虐後的一片狼籍和滿目瘡痍,農田被咆哮的洪水肆意淹沒,江邊到處都是從上遊衝下來的各種垃圾、雜物,泥濘不堪、臭氣熏天。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李誌平反倒感受到了一絲新生命的氣息。在這個被水淹沒了的土地上,一些小草義無反顧地挺起了脊梁,重新長出新芽,充滿了生命的希望。
忽然,李誌平看到從上遊衝下來一團黑乎乎的東西。他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群螞蟻抱成了一個蟻球。“蟻球?”李誌平十分不解。慢慢地,這個蟻球飄了過來,離李誌平越來越近。李誌平終於看清楚了,是一個足有足球大小的蟻球!黑乎乎的螞蟻密麻麻的抱成一團。隨著波浪洶湧,蟻球也在向前漂流,而且不斷有小團螞蟻被波浪打下,被洪水衝走。
李誌平將手一招,一股水流憑空而生,將這個蟻球托向岸邊。蟻球一靠岸,就向是一艘水上登陸艇,迅速而又井然有序地一排排衝上江岸,勝利完成登陸。而那最底層的螞蟻卻已經死去,永遠也上不來了。但是,它們仍緊緊地抱在一起。
李誌平默默地看著,從中感悟到了一種“人心齊、泰山移”的團隊精神。這些微小的螞蟻在洪水來臨時,迅速聚攏、聚攏……聚攏成了一個大大的螞蟻團。當水漫了上來時,沒有一隻螞蟻散開逃離,而是集體抱團漂在了水麵上。一陣微風吹來,這個螞蟻團就在水麵上慢慢向前滾動,好像漂得很輕盈。實際上,一些螞蟻已經淹死了,被水流帶走。但是,它們的犧牲為其他螞蟻贏得了生存的機會。而當它們抵達到安全的地方,螞蟻團就會迅速分散開來,又一次開始重建家園,這也避免了這個種族滅亡的危險。
螞蟻能逃離洪水危險,靠的就是一種“團隊精神”,凝聚的也正是這種團結的力量。團隊就像是一個凸透鏡,能夠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到一點,展示出無窮的力量,集大家的智慧去破解一個又一個的難題,集大家的力量去突破一個又一個的障礙。
一個人的智慧再卓越,也抵不過團結的力量,因為團結就是力量。一朵花,即使再小,也需要雨水的滋潤,沃土的給予,陽光的普照,綠葉的襯托。一個人,即使再偉大,也需要這種團隊精神,一個藐視甚至拋棄團隊精神的人,他將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切努力都將失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