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玄黃!
隨著海水被不斷吸入天地玄黃玲瓏塔,這座寶塔第二層變得徹底穩固,而第三層也開始出現了虛影,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像是一座空中樓閣。這層虛影正在向外放射出一種淡綠色的光華,給人一種溫暖如春的舒服感覺,特彆的親切。
隨著天地玄黃玲瓏塔第三層的出現,玄黃功德訣的運轉也出現了變化,隨之出現了新的一層功法。李誌平是從天地玄黃玲瓏塔中傳承得到的法訣,因為沒有師父的指點,隻能自己摸索著修煉玄黃功德訣。在他自己修煉玄黃功德訣時,自作主張地認為每出現一些功法就應該是一層了。如果要這樣算的話,這個新出現的法訣應該就是第四層了功法。粗略算了一下,李誌平從去年暑假得到天地玄黃玲瓏塔開始,到現在是整整一年的時間。他就把這個功法修煉到這個程度,如果是在修真界的話,絕對是一個天才人物。而李誌平還是覺得修煉得有點慢,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通過這一年時間的修煉,李誌平對玄黃功德訣這個問題頂級功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原來隨著功法總綱一起出現的,並不是玄黃功德訣的第一層功法,而是玄黃功德訣的築基篇,是用來易筋洗髓,改善身體素質,打牢修煉根基的,不需要算到功法的層級裡麵。這就是沒有師父的不足了。
想明白之後,李誌平十分的懊惱,本來以為自己已經修煉到第四層了,實際上才是第三層。他又哪裡知道,就算是一些修煉天才,完成功法的築基也要用一年左右的時間。而在他築基的時候,天地玄黃玲瓏塔自發的用僅存的天地玄黃之氣和開天功德之氣為其築基洗髓,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為他築下的根基更是雄厚的無人能比,使他今後的修煉之路變得順暢無比。
李誌平原來認為是第二層功法的“眾善奉行”,實際上是第一層功法,對應的是“五德”之中的金德。下一層功法“上善若水”,對應的是“五德”之中的水德,正是順應了天地五行相生之中的金生水。而新出現的功法才是第三層,叫做“盛德在木”,對應的是“五德”之中的木德,順應的是天地五行相生之中的水生木。通過對天地五行的認知,他覺得“木德”之後是“火德”,“火德”之後是“土德”,這樣就成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再生金,形成了一個五行循環。到時候,五行圓滿之後,天地玄黃玲瓏塔一定會出現新的變化。
不想那麼遠了,先把新出現的“盛德在木”功法修煉好才是對的。這層功法對應的注解是“天以覆蓋生民為德,四時各有盛時,春則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可化育萬物”。說的是上天有生育草木之德,此層功法對應的是生之大道,又木為本,對天地萬物都有生發作用。”
同時,還有一句注解“萬木為森,後人乘涼;大醫濟世,仁心成塔。”意思應該是修複天地玄黃玲瓏塔的第三層應該是需要萬木,至於是收集萬木還是種植萬木,就需要通過實踐去檢驗了。而後麵則是需要他利用修煉出來的生氣去治病救人,積累功德,成就醫者仁心,有助於寶塔的修複。還彆說,這修複寶塔的工程還是挺難的,你要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還真就行不通。
不過,這層功法附帶的功能可是作用不小。不隻是多開辟出了一條經脈,而且還附帶可以將玄黃功德之氣轉化為萬物生育的木氣,能夠起到識彆藥性,催生草木,幫助人體修複的作用。
而寶塔附帶的功能則是可以收集草木,種植各種草木,並利用草木之氣來穩固寶塔。由於寶塔第三層可以生長草木的原因,這層寶塔內已經有了氧氣,可以真正的存放活物了。
當天地玄黃玲瓏塔第二層完全修複,第三層出現虛影的時候,李誌平的功法也同時完成了突破。隨著新開辟出來一條經脈,功法的運轉已經漸漸地變得平穩了。李誌平也從修煉中醒了過來,任由功法自行運轉。
對於這層功法,李誌平認為應該很容易就會修煉成功,正好自己家裡承包了一座荒山,隻要多栽點樹,也許就會把寶塔修複了。至於治病救人,寶塔第二層中的靈水就有強身健體的作用,自己修煉“盛德在木”功法之後,隻要把木氣輸入病人體內,也許就能把病人給治好了。
對於這層功法,李誌平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記得林老師曾經給他講過一個古代名醫給人治病種樹的故事。好像是在華夏國的古代有一個三國時期,有一位名醫叫董奉,與當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號稱“建安三神醫”。在他少年時期,除了學習古籍經典之外,發奮鑽研醫術,立誌要做一位濟世的醫生。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一位高人,因而修得道術,不但醫術極為高明,而且能夠預言風雨,民眾都視他為能“呼風喚雨”的仙人。
據說這個董奉修得道術後,青春長留,駐顏不變,周遊天下,以醫術濟世救人。曾經有一個刺史士發生了中毒性休克,已經死了三日,經董奉救治,死而複生。他曾經把種植果木的農業技術知識傳播給農民,希望人們能夠通過種樹致富,可惜很多人持懷疑態度,並不實行。於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製度,看病不收任何費用,但重病者病痊愈後,要種植杏樹五株病輕者,種一株。就這樣,經過數年時間,在他居住的荒山周圍就種植了萬餘株杏樹,成為一片杏林。他又用杏子交換穀六,救濟貧民。後來,“杏林”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人們在稱讚有高尚醫德,精湛醫術的醫生時,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杏林高手”等詞句來形容,“杏林”也成了醫學界的代名詞。
李誌平現在雖然說不上能夠呼風喚雨,但是自從修煉玄黃功德訣之後,能力早已超過了一般人。他也堅信,自己一定會成為比董奉能力更強的人,因為玄黃功德訣可是長一修仙功法,連聖人太上老君都要借鑒研習的。
對於植樹造林,華夏國專門確定了一個植樹節,並在森林法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儘的義務。”爺爺和姥爺也經常給李誌平講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故事。李誌平對植樹造林始終是持支持態度的,每年的學校開展植樹活動,他都是踴躍參加。現在他修煉玄黃功德訣,更需要一個好的環境,對植樹造林就更加支持了。隻是對於國家把植樹節定到3月份,還僅僅隻有一天,他感到不是很滿意。因為在三月份的黑省還是冰天雪地,根本就沒法種樹。他認為,這個植樹節應該是從國家的南方開始,依據氣候條件向北開始順延,在他想來,黑省的植樹節定在五月份應該是比較合適的。隻是他說了不算,隻能想想而已。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自己能當上大官,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還彆說,在幾十年之後,李誌平依靠自己在官場了的影響力,真的實現了這個想法。不僅把植樹節改成了植樹月,還將時間從南到北進行了順延,使全國的綠化麵積逐年遞增。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李誌平在離開地球很多年後,人們還在感念李誌平倡導植樹造林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