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不可!”
“好,既然如此,這件事要好好操作一番!我來操辦,大哥你這幾日調整好狀態,準備迎戰便是。”
霍元甲點頭答應下來。
王浩找到農勁蓀,同他講明此事,告訴他,這個奧比音隻是前來中國走穴淘金的英國馬戲團一員,他隻會表演舉重、健美等,嚴格地說,無非是個走江湖、賣把式的洋藝人,在技擊格鬥方麵,隻會些花拳繡腿的招式。
洋賣藝的當然也要吆喝,指望大清國人民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隻是奧皮音的吆喝有點過頭,打傷了幾個混混潑皮就說橫掃中國無敵手。
被報刊記者們一炒作,成了對“東亞病夫”的挑釁與侮辱,深深地傷害了大清人民那本就敏感而易受傷的感情。
於是,“滬人嘩然”,群情洶洶,渴望著本土英雄們挺身而出,為國爭光。
農勁蓀當即拍板同意,王浩替霍元甲向奧比音下戰書,擂台規則“手足並用,無所限製,如有死傷,各安天命”。
農勁蓀一方麵聯係記者炒作此事,在報上刊登廣告,高舉愛國主義的大旗“世人譏我國為病夫國,我霍元甲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宣稱“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
報刊連篇累牘地進行報道,霍元甲、奧比音之戰儼然成為事關中華民族尊嚴與臉麵、彰顯黃種人的魄力的巔峰對決。
另一方麵與同盟會滬上成員取得聯係,於上海搭建了一座高達數尺,寬廣數十尺的大擂台。
同時,王浩開始寫信,邀請江湖中“威名赫赫”,此時正在河北望都開設蒲陽拳社教徒授藝的“虎頭少保”孫祿堂,前來擔任擂台評判。
一切準備妥當,幾人趕往上海迎戰!
………………………………………………
這一日,上海
擂台四周已圍滿普通群眾、各國租界領事,以及從全國各地趕來助威的武師。
雙方評判、公證人、國內外各大報社記者等已就位。
隻見身高兩米有餘,渾身肌肉、重達兩百餘斤的奧比音先行上場,洋人們發出歡呼。
台下,王浩、霍元甲兩人盯著此人,片刻後,王浩說道“大哥,此人壯則壯已,靈活不足,你隻需同他遊鬥,不要硬拚。”
霍元甲點頭表示知曉,眼睛裡戰意高漲,正這時,漢奸主持人大聲喊道“今天的挑戰者是,來自天津的霍元甲……”
霍元甲對王浩點了點頭,大步走向擂台,到擂台前,一個鷂子翻身上了擂台,圍觀群眾大聲叫好。
待雙方各就位,那主持人大叫一聲開始就溜下了擂台。
剛開始時,霍元甲試探性地打了奧比音胸口一掌,那西洋人隻是退了兩步,毫發無傷。
老霍立即知道王浩所說的不要同他硬碰硬是什麼意思了,好比遊戲裡,霍元甲攻高防低敏高,奧比音防高敏低攻高,老霍隻能采取纏鬥、遊鬥放風箏的方式來打敗他。
霍元甲立即改變策略,以遊走為主,奧比音每次攻擊都被他避過去,或是還擊他的肋下薄弱處、或是四兩撥千斤將奧比音摔倒。
十幾個回合後,奧比音氣喘籲籲,顯然體力消耗嚴重;反觀霍元甲,風輕雲淡,哪怕是圍觀群眾都知道,霍元甲勝算更大。
奧比音不由急了,大聲說道“黃皮猴子,你隻會蹦來蹦去嗎?”
霍元甲此時已摸清這洋人的套路,隻不過仗著身強體壯,隻會橫衝直撞,一點技巧都沒有。
見狀,霍元甲大步衝上去,或以纏勁、或綿勁、或明勁,打得奧比音連連後退,倒地不起,看上去並無大礙,隻是體力不支。
但霍元甲惱怒此人辱人太甚,以陰勁傷了其五臟六腑,待半個月後,傷勢爆發,神仙難救。
十息後,此人再也沒站起來,雙方評判宣布,霍元甲獲勝!
現場掌聲雷動,歡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