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麵的章節中已經說過荊襄之亂的起因,卻沒有說明朝廷為何會這樣做,難道招安加強管控不行嗎?非要靡費國庫招兵買馬,死傷無數去剿滅,大明現有二大內亂,一曰荊襄之亂,二曰大藤峽瑤山暴動,在此區域全被朝廷定為“封禁之地”,目前荊襄之亂經過幾十年來的”封禁“砍殺平亂告一段落,剩下的隻有大藤峽瑤山了。
在章子俊看來,大明朝平定的這二處“封禁”之地,都是采用殺光、燒光、搶光的政策,雖然荊襄之亂平定了,可問題還是存在,沒有解決,現在輪到大藤峽瑤山,也是采取同樣的辦法,隻怕行不通了。直到明末農民大起義時,清軍打了進來,朝廷又聯絡大山中的“反民”,給出了“官職”,收編為“護國軍”。這風水轉的神仙也想不到吧。
作為穿越者章子俊對曆史還有一定研究的,知道幾百年後,當清軍打到大藤峽瑤山後,大藤峽瑤山的百姓把攻擊大明改為攻擊清軍了,又存活了百年才慢慢褪去。
農民起義哪個朝代最多?有人可能會說,宋朝400次農民起義最多,有人可能會說是明朝,也有可能會說是清朝。考慮到大明王朝最嚴重的食人事件和極其可憐的賑災支出,毫無疑問,最被史學界公認的這個朝代就是——大明王朝!
不僅僅是起義頻繁,而且規模最大,曆時最久!畢竟,有哪個封建王朝開局僅60年,就多達400多起農民起義?
當你搬運史學界史料,還原一個真實的大明時,你會被定性為“裁縫”,斷章取義;
當你搬運一大群史學界相互佐證的史料時,專業曆史學家的結論會被這些人認為全是“假的”,人雲亦雲,沒有認真對比數據。
當你搬運數據時,提供的史料就會被全都刪掉!當然,並不否認大清實際上也是曆史上糟糕的一個朝代之一,無數流民問題和農民起義。可是放眼縱觀中國古代各朝代曆史,跟漢唐曾經的輝煌相比,明清在治國上隻能排倒數。而清朝的治國是用手中的利刃平定內亂,隻要有一點反抗因素,全部用刀解決,不惜把一城不分老幼屠殺宰儘。
穿越者的章子俊已經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當然不會去糾結史學家的結論,也不需要去對比數據,尋找什麼史料,滿目皆是數據,放眼都是史料。
平樂縣知縣浦耀山告急,大藤峽瑤民三千餘人,打砸了平樂鎮,零元購眾多商鋪,又燒毀了樂善橋邊上的三間木房及“順發快遞”鋪,把貨品全部搶劫一空,殺害了十三人,最後又搶了“常平倉”及縣衙,浦耀山一家躲入草坨子裡麵,才保住性命,這活算是沒法做下去了。
瑤民的暴動起因還是因鹽而起,彆的生活物資好說,也能替代,唯獨鹽。因大藤峽區民風彪悍,又不講“道理”亂民叢生,莫掌櫃的“順發快遞”也避之,不管是什麼快遞也不好使。起因還得說道浦耀山對待瑤民的態度身上去,像浦耀山這樣進士出身文人,骨子裡頭處處透著一種莫名的“優越感”,看待山民就像在看一群兩腳羊,大明文人稱之為蠻人,列入未開化之列。
古代文人最喜歡就是給天下人劃分等級,“封禁之地”的由來就是等級之分才鬨將出來的,被封禁的地區為什麼慢慢地彙集了大量流民而最終成為了大明的毒瘤呢?這一切都要從明朝的戶籍製度說起。明朝將天下所有臣民按照職業農、軍、匠、醫、灶、商等)分類編入戶籍記錄戶籍的《黃冊》和登記耕地的《魚鱗冊》,是明朝最重要的檔案文件),而且是終身且世襲的。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如果你被編入農戶,不光你這一輩子,包括你的子孫們隻要沒有絕嗣)都是農戶。彆說換職業,就連搬家換個地方都不可能。從洪武年間開始,軍戶們因為生活太過於困苦就開始大量逃亡,此後各朝軍戶逃亡越演越烈,直到軍衛製度徹底崩壞。
就目前的平安鎮,逃亡前來的軍戶多達上千戶,人口六千餘多。
到了正統年間,由於吏治的腐敗,大量的自耕農因生活所迫變賣土地。雖然土地沒有了,但是相關的賦役卻還掛在他們身上。明朝普通農戶的賦役大頭不是糧賦而是徭役,徭役是按戶征而不是按土地來征。本來田地沒了一家吃飯都是問題,現在壯丁還得無償去出徭役那還不得全家餓死。於是逃亡就成了這些破產農民的必然選擇。
對於逃亡的軍戶、農戶來說這類逃亡明朝叫“逃戶”),逃跑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活下去。這個時候荊襄地區就成了樂土,因為朝廷的封禁,荊襄地區有大量的無主沃土可供耕種,更重要的是這片地區沒有戶籍管理也沒有土地管理,不用繳稅服役。對於明朝的平民來說,陶淵明的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
但是朝廷是不能容忍的,首先擅入封禁地區要驅趕,其次逃戶的人必須抓捕回去,不然長此以往誰給朝廷當兵,誰向朝廷繳納賦役?麵對官府的抓剿,這些流民要麼逃入深山躲避,要麼抱團對抗官府差役。部分流民抱團之後就不再隻對抗抓捕,也開始搶劫荊襄周邊地區的大戶人家。荊襄地區由此慢慢變亂。
現在的大藤峽也是這樣而在發展壯大中,而當時的荊襄地區已經聚集了幾十萬流民,憲宗繼位時,地方官員已經沒有辦法清理了,紛紛上疏朝廷,請求朝廷儘快治理,遲則會導致民變。在成化元年三月,憲宗任命河南布政使王恕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撫治南陽、荊、襄三府流民。
當時王恕也不想用殺戮驅趕的方式,招撫主要方式就是發放口糧,然後逼迫流民返回原籍。這明顯沒有作用,因為流民回到原籍之後難以生存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解決,就算是回去也很快再次成為流民。
王恕剛接到任命,他的母親就去世了,於是王恕停職回家治喪兩個月原本申請丁憂守製,被憲宗奪情),就是這兩個月荊襄的局勢再度惡化。地方官府並不願意招撫流民受被劫掠的地方大戶的影響),將所有流民都視為“賊人”,一味地發兵捕“賊”,流民怎麼肯束手就擒?於是對抗和反叛之火越燒越烈。
此後幾個月王恕再想招撫基本就沒什麼效果了,以劉通為首的亂民已聚集了四萬多少人,劉通自稱“漢王”,建立“大漢”,改元“德勝”正式舉起了反叛的大旗。這也意味著,朝廷最初的招撫政策失敗了。
直到成化二年十一月,叛亂是平定了,但是荊襄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還有幾十萬流民聚集在荊襄地區,應該怎麼處理呢?朝廷一番討論之後認為,荊襄之所以形成大亂,是因為朝廷此地區力量不足,武力鎮壓不及時以至於養虎為患。
劉通、石龍的叛亂平定沒幾年,由於旱災,中原地區的流民不顧朝廷禁令,又開始流向荊襄地區。到了成化四年,荊襄地區聚集的流民已有三十多萬。麵對形勢,朝廷還是老辦法。
星如鬥轉,時間到了目前的大藤峽地區,朝廷還是采取當年荊襄地區的老辦法對對付大藤峽瑤寨及流民,章子俊回顧著當年朝廷對付荊襄流民的策略,隻能搖頭歎息,朝堂上不乏智者,官位職卑說不上話。就說當時朝廷的一些官員也開始意識到深層次的原因,例如禮科給事中張賓上奏指出,荊襄流民聚集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在原籍遭受災害後,官府並未及時豁免他們的賦役。與其在荊襄這個地方堵,不如在各地減少流民數。
張賓的建議姑且不論朝廷是否接受以及執行情況,建議最多也隻能解決流民彙入的問題。可是當前在荊襄的百萬流民怎麼處理呢?最後朝廷大概是兩種意見,主流就是撫治遣返流民,同時準備大軍以應對不臣。另一種意見比較小眾,知縣陳文偉為代表。他認為朝廷不必花錢進剿,倒不如在此處劃定新的州縣,將這些流民就地重新附籍。
陳文偉的這種想法也得到了章子俊支持,這樣流民可安居樂業,也可以為朝廷增加稅賦。而且這些流民把地占了,後麵的流民見無地,自然不會再來了。這可謂是治世良方了,但不知是囿於祖製,還是人微言輕,朝廷並未重視還是用過去的辦法,禁入加遣返。無奈當初章子俊的官位隻是一個廬州知府起不到作用。
目前的大藤峽地區跟荊襄流民又有所不同,十萬大山中生活著眾多的坐地戶瑤民,而流民的大批湧入隻是其中的一小半,禁入加遣返的方法顯然是行不通了,章子俊隻才又想到了當年知縣陳文偉的上言,重新附籍的法子,對於這樣的“國策”,章子俊是沒有權力行使的,隻有上疏朝廷曉明厲害,拿出方案出來才行,朝廷能不能同意就看天意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