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求生記!
蔣耿年像看怪物一樣看著章子俊。章子俊卻裝作一副輕描淡寫狀說道“蔣大人如要這樣的地圖,去作戰警衛科找梁連長要一份即可,不必大驚小怪的。還有你看,這條朱線就是往後要修造的鐵路線,一旦從這裡,就是榆林至神木的路接通,沿著烏蘭木倫河,就能到達東勝城。往後無能是補給還是運礦,戰時運兵,都將是顛覆性的,不過這條鐵路還要往北,到達托克托,過黃河那裡有千裡沃野產糧區,也有豐富的礦藏,全是大明的龍脈所在啊。”
章子俊抬頭裝逼地道“想我大明放著金山銀山不要,卻退據到黃河以東,你我都是不孝子孫啊。”
蔣耿年一陣頭暈目眩,瑪德,真有金山銀山不成。自從火車被建造出來後,雖然跟幾百年後的蒸汽機火車差彆還很大,不過能在鐵軌上跑動起來時,平安伯就被各種神化了。當朝官員雖然沒有像百姓那樣把平安伯神化,卻是滿眼敬畏起來。
目前章子俊不管說出什麼話,蔣耿年自然是用心聽著,還真信了大明有金山銀山。修鐵路是目前章子俊最大的無底洞,也是產業鏈最長,從業人數最多的項目,在資金上好在能自行一體,古代人命不值錢,加上發放的都是“代銀券”為主,光修造路基加上建各種橋梁涵洞的人員就達到七、八萬人。這些人全是近些年來,來自四川、陝西、甘肅、山西的流民及一些受災逃荒人口,榆林就像是一個大甕,大量的人口湧入都成為各個工礦作坊的生產人員,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商人、前來投資的大賈大戶們。連昔日的強盜山賊也沒有了,以往過著刀口添血的日子誰還去做,全都經營起了各種營生,在平安鎮哪怕是做苦力,也能過上富裕的生活。一人做工全家不餓,生活有了保障後,接下去就是人口的大量增長,在生養上,家家戶戶都是三個以上的子女,一家人少則五口,多則十幾口。再也沒有全家人同穿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的景象了。
以往流民的最大問題是身份,在章子俊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怎樣去安置管理才是問題,所以明朝地方官“談流色變”是因為,這些人每到一地要吃好喝,立馬成為地方上的危害,地方官府就動用兵力驅趕,鎮壓為主。成化年間的荊裡流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所以章子俊成立了一個管理流民的部門安居局,大量流民被安居在爾林兔及劄薩克等地,給其土地,簡易房舍,農耕工具,糧種,每十戶為一個村,分散開去,這些流民有了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後,就很難最去流動,因為這裡地廣人稀,第一年在沒有產出糧食前,安居局的人員每隔三天會送來登記人口的口糧,每人每天小米半斤、紅薯二斤、玉米棒子三個,有時也會把紅薯換成土豆,直到地裡能產出糧食為止。
大多的流民都是應天災而起,持續的自然災害,導致大量災民紛紛逃荒、蜂擁至物產豐饒地區,就是為了能有一口吃食,此地雖然在邊關,可是有了一個棲身之所,還有免費的吃喝,誰還要跑路,再說了如果再跑路的話,安居局的人立馬會抓捕這些流民,送往更遠的烏審沼及木凱卓爾地區,如果沒有馬匹想要從這些地方逃走是不可能的,抓住後還的驅還。
除非是傻子會再逃走,因為被登記後的流民會被安居局賦予新戶籍,這是最重要的身份證明。
自成化七年起,陸續到榆林的流民加起來少說也有百萬之眾,這些昔日的流民早就成了當地的種糧大戶,其子女從軍的,進入工礦的,做起買賣的,進學堂讀書的,更有把以前老家的族人也搬遷而來。
隻因生活在這裡幾十年中,官府沒有一次徭役,比如前幾年,在山西、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為治理黃河決堤,地方官府大興徭役,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
作為現代人可能對徭役不太了解,徭役就是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古代,凡官府無償征調各階層人民所從事的勞務活動,皆稱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兩部分。自天順年起,大明差的徭役極多,其中修建長城,再一次就是前幾年的修堵黃河,新開運河,每家每戶出一人或是二人,期間給官府做事,沒有勞務銀,就是白乾活,做事乾活期間不許回家,還要自帶睡席睡被等,官府隻負責一日兩餐的飯食,有時連基本的飯食也保障不了。不是累死在徭役上,就是累死在路上。明代徭役分為三種,一為裡甲役,裡甲役即一裡的事務,二為均徭,即供官府經常性的差役,三為雜泛,為臨時派遣的一切差役。不管是哪一種,讓這些生活在底層的百姓而言,榆林平安鎮這裡就是天堂。
就如這一次招募輔兵,自願參加,除了發放一次性的“補貼”外,還能免除這一年十畝地的糧稅,如果家中有兩人加入輔兵,就是二十畝的糧稅可免。每月還能領取月銀錢,衣著鞋帽等。
人口的暴漲,種地的人多了,就需要大量的耕地,好在河灣及爾林兔有大量的可耕地,接下去就是整個河套的大量可耕地,所以當前沒有人口問題,土地問題、居住問題,整個河套可容下更多人口,可開墾出更多良田出來。可種植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為主要農作物,土豆、高粱、紅薯、小米為副的糧食作物。隻要有足夠的土地可種植糧食,章子俊就不怕養活更多軍隊及工坊中的工人。現在又出現了幾萬人口的修築鐵路路基的築路大隊,這七、八萬人口都不是務農種糧食的,將來每修好一段後,就要挑選這些人家屬留下來,維護鐵路路基、橋梁、鐵軌等,每個地方還要設立車站,也是在這些人的家屬中挑選出來,所以就要有一個人去管理,目前攤子越來越大,可不是幾座工廠可比,還要在米脂、榆林、神木、河灣、東勝設立新式學堂,所以也要成立一個部門,還有新式醫院,一個地方人口超過一萬,就要設立一個衛生院。人口過十萬就要有一個總院。這些醫生全是平安鎮科技學堂中近些年來培養出來的,又在平安鎮衛生院實習後,除了一大部分進入軍隊外,就被派往周邊城鎮建立起新的衛生院,聘請及招募能醫的遊散郎中給人治病,宣傳衛生常識。
接下去還要成立一個礦務機構,專門管理開礦、采礦、運礦的部門,可以跟當前的鐵路運輸合並出一個部門出來,礦務鐵路總司。
所有這一切全部在章子俊腦子中形成,暢想著整個河套地區,往後大工業,大工礦,大交通的變革,新的城鎮興起,人口大量湧入後的場景,把地圖上五百年後的那些紅線、黃線、藍線全部實現上去。
耳邊傳來幾聲,大人、大人的呼叫聲後才回過神來,一看正是蔣耿年一臉無解地望著自己。章子俊說道“禦史大人啊,人老了容易走神,可要做的事卻一點不少,考慮的問題越來越多啊,記得禦史大人是成化二十年進士,甲辰第二甲排四十三位,現是都察院都禦史,大明雖沒有監軍禦史,實為監軍禦史也,如禦史大人願意,本伯倒是可以為大人討要一個新的東勝城布政使司位。你看如何。”
蔣耿年一臉驚詫地望著章子俊道“大人是說朝廷要在東勝城設立一個新的布政使衙門?”
章子俊回道“不管朝廷怎麼考慮接下去的事實,目前東勝城已經在大明版圖實控內。本伯的設想是在東勝城設立一個朝廷機構藩司,而不是設立衛所駐兵,這事已經去信跟首輔大人了,關於能不能同意設布政使衙門還的看朝廷的意圖,不過在當前朝廷還沒有給出意見時,禦史大人願不願意擔任平安府跟朝廷之間在東勝城的各種協調事務,就如一個藩司這樣的機構長官。”
蔣耿年一臉疑惑地問道“這是何為。”
章子俊道“大人有所不知,接下去在東勝將會發生改天換地的事,如果沒能跟朝廷之間有所協同的話,朝廷的威望、臉麵無存,到時無法把控,還當我平安伯要自立為王了,所以要有一位像大人一樣的人去做協調。”
對於蔣耿年來說,如果東勝城設立布政使衙門當然是好事,如果能擔任布政使的話,布政使是從二品官職,就如一步登天,看來有點不太可能,可是麵對平安伯的有意拉攏,擔任不了布政使,能在朝廷跟平安府之間做個傳話筒也是不錯的差事,重要是能得到雙方的不少好處。
正當蔣耿年在權衡利弊得失時,章越輕輕地進來,附耳在章子俊的耳邊說了許多話後就退出營帳。章子俊飛快地在地圖上標出了幾個紅點後,又說道“看來這一次韃靼小王子損失不小,可以安享幾年平安了。”
蔣耿年聽後,近前一看地圖上的標點後說道“韃靼退回到黃河北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