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謝昶昌帶著隨從一行,上船後感知到了全所未有的震動,因為這艘船的船體竟然是鐵殼,船內分為多層,最上層雖然是用木頭建成,可是整個船體卻是鐵殼,最低下的船倉內用燒煤蒸汽機帶動船外兩邊的轉輪逆流向前,怪不得這船上有一個很大的煙囪冒著煙氣。沒有船首樓,也沒有尾樓,駕駛室卻在最前麵,大明的造船技術已經登封造極了,船舵跟駕駛室全在船後,而這艘船卻處處透出古怪。雖然不是很大,估計一千二百料的船,(換算成排水量為四百噸左右),讓謝昶昌再一次啟動了強大的反射弧立馬就感覺到了重要性,要是用這樣的燒煤鐵殼船去打海盜,倭賊的話,事半工倍,在船甲上放上幾門火炮,不就是強大到沒邊的戰船了嗎?想到這裡直感覺一陣牙痛,哎吆喂!原來江湖傳說的都是真的。
這位謝禦史是見過世麵的,又博學多才,要不然也不會考上進士,謝禦史趴在船欄上,觀看著裝在船兩側的巨大明輪轉動,把河水攪動著往前行駛,難怪船上沒有風帆也沒有人力劃槳,原來如此。這將大大地增加船的裝運能力。咿呀呀,總覺得這船怪怪的,現在才明白了。
船行駛到米脂碼頭後,停靠半個時辰左右,有下船的也有上船的,還有裝貨的,一樣地繁忙,等船行駛到了平安鎮後,隻看到無定河兩岸大大小小的煙囪林立,大片大片的房屋鱗次櫛比,謝禦史這一路行來,進入延綏後看到的全是黃土及窯洞,像這樣的大片磚瓦房屋比之京城還要多,因為在這些房屋中間時不時地長出一幢幢五六層的方形磚房,從上到下連窗戶的大小一模一樣,這種房在大明彆處真不多見。
自從有了鐵筋出來後,平安鎮就建了一座跨越無定河的鋼筋水泥大橋,越來越多的人口增加,也不得不在鬨市區把住房建成了五層,還有六層的住宅小區。這些住宅小區,提供給附近工廠的工人居住。居住人口達到上萬人,形成了一大批不靠種地而居的產業人口。
看遍整個大明,唯一不靠種地謀生的隻有商人,軍隊,可是也脫離不了家中某人在種地,軍隊也是有軍田的,可是在平安鎮就不同,許多產業工人真正地不靠種田而活,而且還很富裕,收入穩定。所以在平安鎮上有了大明第一個菜市場,以往都是一個集市,比如在某一條街上,一大早許多附近的農戶把東西拿出來賣,等時辰一過慢慢地收攤,如果睡個懶覺起床晚了,再去就散市了。而平安鎮上不同,有一個四周圍牆封閉的大棚子,裡麵是固定的商戶經營著各種買賣,有各種肉類,自家種植的蔬菜,醬菜,應季各種水果,各種乾果,還有自家釀製的酒,醃菜,醃魚,各種竹木編織品等等。無論在什麼時辰都能買到。而這一批商戶也不靠種地而活。
哪怕是路邊上的小商販們的日子過得也不差,街道上經常能看到背貨行走的小商販。他們發出自家產品口號,吸引路人前來觀看購買。這種銷售模式在古代是非常受歡迎的,而且他們的產品質量都很出眾,商販們,都靠過硬的實力來賺取利潤。那麼一年下來,商販們能夠賺上多少錢呢?如一個賣油的普通人一年賺的錢,是自己本錢的十倍不止,除去基本的吃穿用度還能餘下十七八兩銀子!可見在這個菜市場中的商販們賺的錢要比沿街叫賣的肯定多的多。
禦史謝昶昌到達平安鎮後,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無所適從。
平安鎮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大量使用磚石及水泥建造房屋,路麵,排水溝渠等,這畫風完全脫離了明朝人對城鎮的認知。
在這裡就要說說真實的古代城鎮狀況,可不要被電視劇給騙了,那些古裝劇,劇中光鮮亮麗,乾淨整潔的城市街道都能閃瞎人眼,再配上俊男美女和美輪美奐的古代建築,讓人恨不得馬上穿越回去。
可是實際上,隨地大小便、肮臟泥濘、臭氣熏天、汙穢不堪,這才是古代城市街道的真實麵目!
許多城鎮為了防禦和安全考慮,在一些村落及城池中,街道狹窄且曲折,這樣的設計有利於居民的防禦和安全。狹窄的街道和曲折的布局使得外人難以進入,從而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古代城鎮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車,街道的寬度設計主要是為了方便馬車的通行。通常情況下,街道的寬度足以容納兩輛馬車並行,這樣的設計既滿足了交通需求,又避免了過寬的街道帶來的資源浪費。
明朝文人沈德符就在《萬曆野獲編》說:“街道惟金陵最寬潔,其最穢者無如汴梁。雨後則中皆糞壤,泥濺腰腹,久晴則風起塵揚,顛麵不識。若京師雖大不如南京,比之開封似稍勝之。”
看看,大城如此,何況小城也!
就說當今的京城,兵部尚書的王廷相這麼評價北京的街道:昨雨後出街衢,一輿人躡新履,自灰廠曆長安街,皆擇地而蹈,兢兢恐汙其履,轉入京城,漸多泥濘,偶一沾濡,不複顧惜。意思是:雨後穿著新鞋子上上朝,從灰廠到長安街,因為怕泥水沾到鞋子上,一直躲著走,等到了京城,鞋上泥濘越來越多,也就不再管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