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浮雕,看久了,人就會進入其中,美妙神奇!”知秋看到孜雲的表情,擔心她受到驚嚇,急忙給她解釋。
孜雲卻並沒有害怕,而是一下子欣喜起來,像變戲法一般摸出半截蠟燭,取一個打火機遞給知秋。
“過來,幫我點燃!”
天已經很暗了,飛鳥塔回周的路燈依次亮起來,發出昏暗的冷冷的光,風很大,知秋接過打火機,把手蓬起來,點了幾次才把蠟燭點燃。
孜雲像捧著一粒火種,小心翼翼地捧握著蠟燭,踩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繞著塔,開始轉圈。
在疾雨聲中,人與塔一起沐著風雨,偶爾轉來一兩聲火車的長鳴,悠遠地響過,四周就又安靜起來。
第一圈,第二圈,第三…
知秋撐著傘,扶著孜雲,一邊輕輕數著圈數,當他數到第三圈時,突然聽到一聲角鈴聲,接著,像是鳥群振動翅膀的聲音,塔上的角頓時全部響起來,輕脆而悠揚,鳥群開始叫起來,卻並不括噪。
知秋感覺孜雲的身體微微地顫栗了一下,就一把扶緊了她的肩膀,繼續往前走。
第四圈,第五圈,第六圈…
突然,知秋感覺到一種奇妙的顫動從他的心裡蕩出來!
知秋突然停住了腳步!
一陣風猛地吹過來,差一點就吹滅了孜雲手上的蠟燭!
“就在剛才,我清晰的聽見了你的心跳!”知秋停在雨中大聲說。
“噓!”孜雲示意知秋不要說話,“我也聽見了你的。”
“最後一圈,陪我走完吧,”孜雲臉上泛出紅紅的光,他回頭望著知秋,知秋點點頭,兩人撐著傘,握著蠟燭,又慢慢繞著飛鳥塔往前走。
“叮叮”,角鈴依然隨風悠揚。
“啾啾啾”,鳥群集體的鳴叫伴著羽毛振動。
“咚咚”,“咚咚”,孜雲清楚地感受到一顆心在知秋胸口的細細的頻率,她似乎能讀出心跳的蘊意,她再次望向知秋,發現知秋也深情地望著自己。
四支手緊緊地握著小蠟燭,一步又一步,一步又一步!
終於,兩人走完了第7圈。
雨滴從知秋濕漉漉的短頭發上滴下來,孜雲揚起頭,仰望著這個棱角分明的男生的臉,長長的睫毛,又大又黑的眼晴。
孜雲頓時覺得自己的眼睛好小,她眨了眨眼。
知秋丟開了雨傘,俯身一把摟起孜雲的腰,眼睛先是輕輕叩在孜雲的眼睛上,癢癢的,然後,從臉頰滑過,慢慢地,兩顆“嘭嘭嘭”跳動的心終於靠在了一起。
時間過了很久,是蠟燭上的蠟油灼痛了孜雲,讓他們清醒過來。
相擁的兩人在幸福中依依纏綿。
此刻,暴雨終於慢慢停了,從樹枝間,隱隱約約浮出月亮的淡影,包裹在濃濃的雲層裡,鳥叫嘹亮起來,回蕩在空曠的塔層間,發出繚繞的“嗡嗡”聲。
看看蠟燭快要燃儘了,知秋讓孜雲把蠟燭放上塔裡的拱門內,兩人順著台階,貓腰走進塔的一層拱門。
這是青石與粘土建造的塔,作為一個文化交彙的城市,這種形式的塔在古城裡很多,大小不一,形態也不一,它們陪伴古城人生活喜樂,已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飛鳥塔一共有六麵,隻有一麵有拱,凹進了,我們把蠟燭放在裡麵,就準備出來,可是…”孜雲想起那晚的場景。
“可是,蠟燭沒有放穩,倒了!蠟油順著青石流出來,知秋趕緊回去把蠟燭扶正,這個時候,我突然聽到知秋在大聲叫我…”
孜雲轉過頭,他看見,知秋一臉詫異地指著淌蠟油的那塊青石磚。
“你快過來看!”知秋叫她。
孜雲又貓腰爬過去,就見剛剛蠟油未乾的青石磚上,赫然刻著一行小字
仕女今若在
知秋用指甲輕輕摳掉磚上的浮塵,看到,左側還有一行字
畫山何處尋
在兩行字的左下方,刻著兩個小字“影子”。
“很工整的隸書!”孜雲回想起來。
一個浪漫的祈願夜晚就這樣結束了,“畫山”,一個神奇的名子,讓騎車送完孜雲又給二蛋他爺還完車的知秋整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知秋就開始發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