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長女發家史!
陳文勇紅著臉站起身來,表情嚴肅“表妹,彆胡鬨。”
“好好好,不調侃你了。”葉雲舒也跟著站起身,輕笑,“反正到時候你跑府城線,總會遇到的。”
陳文勇無奈,趕緊轉移話題,“上次你說木耳和蕨菜可以用,要不要收?我們村子裡的人敏覺得很,好些人家上山弄了不少的山貨在家裡堆著,三天兩頭的過來問我們收不收呢。”
“收啊。”葉雲舒點頭,“你們村有多少收多少,我估計還不夠呢,這兩天你和大牛采買的時候順便去問問其他村子有沒有這些山貨,最好能估算一下有多少。”
“行。”
“表哥,要不我給你個機會。”葉雲舒挑眉,“你去府城那邊問問去,桐花村。”
陳文勇懶得理她,紅著臉轉身就走。
明明年紀比自己還小,怎麼還乾起紅娘的事兒來了?
葉雲舒看著他離開的背影,站在連廊裡咯咯的笑。
晚食的時候,葉雲舒和葉族長提了兩句收山貨的事兒,第二天便有不少村民上門來問這個事情。
“是不是真的收山貨啊?”
“都收什麼東西啊?”
“多少錢收啊?”
“要收多少啊?會不會我們采了你們又不收了啊?”
山裡的東西天生天養,算的上是無本的買賣了,不雖然越山危險,但不少人都動了心。
“是收山貨。”答話的是周富貴,“收竹筍,木耳,蕨菜這三種。”
搬了新宅以後,周富貴就擔任起了管家的角色,他以前在官家府邸做過,懂規矩,會說話,葉正文是個內斂的,外頭的事兒他並不擅長,是以,家裡的事兒葉雲舒大多都交給了周富貴和英娘。
“竹筍收剝好的,兩文錢一斤,木耳和蕨菜是三文錢一斤。現在都是要收的,有多少收多少,如果不收了也會先通知大家的。”周富貴麵帶笑容,“不過我們家小娘子說了,越山危險,采山貨這事兒得有言在先,出了事兒,咱們葉家是不負責的,有本事的,采了回來我們家收,沒本事的就老老實實的種地養豬,一樣能過好日子。”
“自然自然。”村民們連連點頭,“這都是自願的事兒哪能賴得著你們身上去。”
周富貴又道,“我們家小娘子心善,給諸位提個醒兒,諸位要是真的上山就結伴去,人多也能照應著。”
村民們道了謝便喜笑顏開的走了。
葉雲舒一直坐在院子裡的秋千上看著,對於周富貴的處世她滿意得很,有周富貴和英娘在,自己也省不少心。
“小娘子,瓜子沒了,還要嗎?”周小晴端著空空如也的竹編小簍,眨巴著眼問。
這個時代的瓜子兒不是葵花籽,而是南瓜籽,加了香料炒製的,味道也很不錯。
葉雲舒從秋千上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不要了。吃多了上火的,咱們去族長爺爺那兒一趟,這上越山的事兒還得跟族長爺爺再說說才行。”
雖然有言在先,可真出了事兒保不準會來鬨,她得去找葉族長說說,讓葉族長給他們敲敲警鐘才行。
葉雲舒帶著周小晴來到了葉族長家,誰知葉族長家裡正有客人。
葉孟氏笑著,“來找你族長爺爺修宅子的。”
“村裡人?”葉雲舒一臉的狐疑,“好像沒見過啊。”
“你當然是沒見過,張氏一族遷走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葉孟氏解釋,“這個人叫張大光,和方林山他娘還有點親戚關係呢,是堂叔吧,大概二十多年前,張氏族人裡有個出息的,在高廟村那邊弄了個小莊子,他們一族就遷到高廟村那邊去了。”
葉雲舒驚訝,“一族遷過去?這得多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