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長女發家史!
葉雲舒正想著前麵的牛車動了起來,瞧去的方向,正是陳老六家的方向。
就是不知道是回來辦事還是長住了。
回到家,葉雲舒先把糯米和紅豆給泡上,又去冰窖裡拿了兩塊新鮮的五花肉醃製起來。
忙完了這些,也到了晚食的時間了。
家裡現在的飯基本都是英娘在做,偶爾周小晴有空會去幫幫手。
英娘以前在周府做過一段時間幫廚,知道不少精致的菜色,手藝也還不錯,葉家人吃得都挺開心的。
晚食分了兩桌,周富貴一家人在耳房吃,葉家人在正房的堂屋吃。
葉雲舒當初做家具的時候特意做了個大圓桌,起碼能坐十二個人,家裡就是莊戶人家,沒那麼多的講究,所以最開始葉雲舒讓周富貴一家也上桌吃飯。
不過周家人怎麼也不肯,非要等大家吃完了收拾妥當了才肯去耳房裡吃飯,且隻吃剩菜剩飯,多的一點不準備。
葉雲舒覺得有人守著自己吃飯很是變扭,且等周家人收拾完了才吃飯,太晚了對身體也不好,便要求吃飯的時候一起,分兩桌就行,周家人願意在耳房裡吃就在耳房裡,等吃完了再過來慢慢收拾,至於周家人的飯菜,一葷兩素,英娘自己看著準備就行。
周家人小心翼翼慣了,英娘即便得了葉雲舒的令也不敢做太多,每次一家人都隻會做一小碟,就夠一個成年人吃。
陳芸娘就每次特意留下一點肉菜,跟周家人說是剩下的,周家人才肯接受。
“娘,你心地太好了。”葉雲舒見陳芸娘又把桌上的那道排骨分了一小部分在一邊不動,感歎道。
“都是長身體的時候呢,那兩個孩子瘦的很。”陳芸娘歎了一口氣,“雖說是買回來的,但兩個孩子和你跟二郎差不多大,又懂事,推此及彼,我總是想起之前咱們過的那些日子。”
那時候他們過得多苦啊,葉雲舒和葉雲重也是這樣瘦瘦的,看著周小晴和周開運兩姐弟,陳芸娘就忍不住的回想起那個時候的葉雲舒和葉雲重,心中不忍。
一口吃食罷了,富不了周家,也窮不了葉家。
“你們娘倆啊都是一樣的。”陳雪娘笑,“都說無奸不商,尤其是雲舒,瞧瞧你哪裡有點奸商的樣子?”
“小姨,你這叫偏見。”葉雲舒喝了一口魚湯,“商場上麵自然是得錙銖必較,可生活裡麵誰就說商人一定得鐵石心腸,精於算計了?”
“是是是,我偏見。”陳雪娘知道自己說不過她的,“我看你在廚房裡泡了不少的糯米和紅豆,是要做粽子嗎?”
“粽子?”葉正文一愣,“這端午節不是還早著嘛。”
這麼早就做粽子吃了?
陳芸娘反應得快,“是要做來賣的嗎?”
“是。”葉雲舒點頭,“今天去滿堂彩的時候,何掌櫃跟我說,不少大顧客都在問咱家端午有沒有粽子出,想定些粽子呢,反正最近不做香腸了,作坊裡麵的人手也比較富餘,我就打算弄點粽子試試。”
“阿姐,你做什麼粽子啊?”葉雲重的眼睛亮晶晶的。
這麼多年了,他們家還真沒怎麼吃過粽子,糯米的價格是普通米的三倍,從前的葉家根本吃不起。
葉雲重以前跟樁子玩的好的時候,舔過一口,甜甜的,粘粘的,特彆好吃。
“還沒想好呢。”葉雲舒又呷了一口湯,“先做鮮肉和臘肉的,對了,咱家去年沒種豆子,家裡沒有豆杆,爹,你明天去村裡頭買點豆杆回來。”
“就一點豆杆,還用買?”葉正文覺得這是錢多燒的,“我明天去你正強叔家抱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