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說的是。”鄭融答道,“先生快些去吧。”
皇宮在夜色中倒是顯得有些鬼魅,剛進入太極殿,安帝正執筆在奏折上批朱。而雲溫禮正坐在階下的椅子上,一身淺紫宮裝,手上捧著白玉茶杯,露出的幾截手指竟與茶杯顏色相近。
“臣參見陛下。”
安帝抬頭,見是韓彧來了,麵上一喜。
“快平身。”安帝連忙說道。一旁的雲溫禮也放下了茶杯,緩緩站起身。
“先生願為這天子門生第一人,朕甚感欣慰。”安帝感謝的同時,也不失帝王風範,一旁雲溫禮微微一笑。
韓彧看著還未弱冠的帝王,真心的說道“陛下尚未弱冠,心中已有江山社稷,臣定不負陛下隆恩。”
“先生過來說話。”安帝走到案前,抽出了歲舉的名單,“歲舉就要到了,朕方才還跟皇姐商量這用人之道,可恨這半數以上的人,都不能為朕所用。”
韓彧接過了名單,看了一眼,複又將名單遞予安帝。
“陛下可知這汝陰王用人的漏洞在何處?”韓彧發問。
“權利關係交錯複雜,他所收納的人才,都是在洛陽城附近的幾個州,在洛陽根基頗深。”安帝憤懣地答道。
“可是陛下,這種關係卻也容易攻破,往往一山容不得二虎,何況汝陰王養了那麼多隻老虎。他既已收買了洛陽附近幾個州縣的人,陛下何不去啟用邊陲郡縣的?”韓彧淡淡地開口。
安帝思慮了片刻回答“這個問題朕也想過,邊陲郡縣的人才在朝中立足問題又作何解?”
“陛下,臣並不是要天子門生與汝陰門客同流合汙,陛下是他們最好的靠山,這個意思,陛下可是明白了。”韓彧說完望了一眼雲溫禮,她安靜地聆聽,並未置一詞。
安帝這才知道韓彧給自己的格局有多大,他將要做的事情又是怎樣的。他此刻覺得身上充滿了鬥誌,路漫漫也不足畏懼。
“謝先生指點,先生看了這名單可有什麼好的人選?”安帝急忙問到。
“漢中郡秦重。”
“秦重?”安帝想起來自己前幾日曾匆匆瞥見此人的名字,但並未做深究,他又問道“此人有何特殊之處?”
“漢中郡下轄的漢中縣常年饑荒,而秦重做了縣長後,陛下可曾見過漢中郡上報的名單中再有漢中縣?”韓彧解釋道,“陛下需知見微知著的道理。”
“先生妙語,朕居然略過了此人。”安帝懊悔,“先生覺得此人適合何位?”
韓彧走到了案前,手指著漢中郡的位置說“陛下看漢中郡與哪裡接壤?”
“西涼。”安帝答道。
“那這秦重必然是了解西涼國和邊陲少數民族的國情不是嗎?”
安帝思忖了片刻,驚歎道“先生是說秦重適合的位置是南客曹?”
韓彧笑道“陛下聖明。”
安帝將名單放回案上,隨即說“先生用膳了沒?”
韓彧如實說“還未。”
安帝隨即喚人傳膳“那先生跟朕和皇長姐一起用膳吧,朕也好更加了解天下形勢。”
雲溫禮也走過來“韓太宰就留下來吧。”韓彧點頭“那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韓彧發現上來的菜多數都是雲溫禮愛吃的,安帝揮退了眾人,親自給雲溫禮布菜“皇長姐舟車勞頓的,母後做了桂花糕,也給你送來了,還有這個湯你也多喝點。”
韓彧不禁莞爾“陛下和公主真是姐弟情深。”
安帝這才發覺有點不好意思“讓先生見笑了,朕也是擔心皇長姐,她出去數日,還是隆冬。”
韓彧道“臣隻是覺得在大安的皇宮有句話倒是不大靈?”
安帝疑惑“哪句?”
“最是無情帝王家。”韓彧緩緩說道。
安帝放下玉著“朕年少登上此位,長姐如母,無以為報,隻盼一個天下承平。”
韓彧觸到袖中的青玉簪,阿禮並未想得那麼辛苦,安帝是真正的帝王,隻是羽翼尚未豐滿。
雲溫禮看著安帝的澄澈的雙眼,許久才說“無論是動蕩亂世還是太平盛世,臣都與陛下共享。”
那一夜,太極殿的燈燭幾乎一夜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