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困了十萬年!
“我沒鬨,我是說真的。”
越是如此,他就更不會退縮。
沈浪有自己的驕傲,憑的是他五百年的琴藝造詣的驕傲!
“好!”
空音大師眯了眯眼睛,徒然從三米高的高台上一躍而下,將自己背上的古琴直接甩給了沈浪,後者毫不怠慢,穩穩接住。
琴身入手軟滑如碧玉,悠久的檀木香更是讓人有舒緩神經的感覺。
古箏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樂器,結構由麵板、雁柱、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箏的形製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可以自由移動。
一弘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琴為最多,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等。
目前最常用的規格是二十一弦琴,然而沈浪卻驚奇地發現,空音大師的這架古琴,竟是罕見的二十三弦!
“好琴。”
沈浪將古琴輕放,讚不絕口。
“哼,小子不用你現在在這裝,待會等你演砸了,看老子怎麼讓你在小溪顏麵儘失。”
楊大雄沒想到沈浪這等普通人,竟然能摸得到自己向往了不知多久的空音大師的古琴,還評論的頭頭是道,不禁狠的有些牙癢癢。
但同時更堅定了待會要讓沈浪下不來台的想法。
“獻醜了!”
徒然,沈浪從入定狀態中掙脫,此時的他整個人仿佛與古琴融為一體。
經過對音樂五百年的研習,沈浪發現每個樂器都是有靈魂的,隻有心中有樂,才能真正地突破常人的音樂緯度。
“咚一一”
一聲低沉的琴聲在沈浪修長的手指間發出,一瞬間,整個喧囂的音樂廳寂靜了下來,悠揚的琴聲綿延不絕。
沈浪演奏了一曲他用了足足五百年,才創作出來的琴曲。
似那高山流水,令人望見山河湧動,天地之絕。
又仿佛是青鸞初鳴,使人墜入雲海之間。
清澈明淨的琴聲潺潺流動,如同來自深穀幽山,靜靜地淌著,淌過人生的皺折,淌過歲月的顛沛。
一時間,所有人都癡迷了,他們無一不放下了心中的煩惱憂愁,沉醉在沈浪彈奏出的每一個音符之中。
反觀空音大師,他臉上的震驚之色絲毫不亞於任何人,他作為隱世家族的人,見雖然多識廣,但沈浪所演奏的這首曲子他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而且對方那出神入化的琴技更是令他都自愧不如,跟對方想比,自認為大師級琴師的自己,簡直就是像小學生亂奏。
我見山河湧動,
是隔岸佳人。
你於瑤台眺望,
跌入雲夢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