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長城是個極其消耗體力的活兒,正因如此,八達嶺也為遊客們準備了纜車和索道。
江北前幾年來長城都是徒步楞爬,一是為了剩下那並不便宜的纜車費,第二也是怕錯過風景。
單程100元人,雙程160人的纜車對於當時的江北來說,的確不便宜。
不過如今張厚風和江北沒誰打算逞這個強,乖乖的買了兩張雙城票。
因為內昨天的涮肉就是張厚風請的,這次江北搶著付了款。
坐纜車和徒步上山的終點都是在長城的中間,換句話說,就是八達嶺長城的等成點是建在八達嶺長城的中間。
沒登上長城的時候,遠遠看去隻感覺長城並不如何震撼,如一條蜿蜒的輝線伏在山巒之上。
但等登上了長城後,才能感受到這蜿蜒著的,是一條多麼雄偉的巨龍。
長城上的遊客很多,雖然是早晨,還是能看到一簇簇帶著旅行團帽子、舉著旅行團旗幟的人群。
相比故宮,長城的確沒有太細致的建築藝術可說,不過其雄壯遼闊的意境,足以讓好男兒心馳,令遊客神往。
“嘿,還真彆說,雖然有兩年多沒上來了,今天一看,還是這麼氣派。”
張厚風站在城牆邊上展開了雙臂,瘦弱又高大的身影,和那隻從側麵看格外顯眼的鷹鼻,讓他像極了一隻落在長城上的大號海東青。
江北抓拍了一張,隨即笑道“要麼怎麼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
他的性格很沉穩,很少有壯懷激烈的情況,不過每次登上長城還是不免心中豪氣縱橫。
八達嶺長城自戰國有之,至今仍有殘牆、墩台遺留,後長城主體在明朝時期重築,足足用時八十餘年。
如此浩大亙古的工程,誰能不被震撼?
“走,咱們先去北樓那邊。”
江北戴著墨鏡指著北麵說道。
八達嶺長城分為南北兩段,南有四樓,且很少開放;北有12樓,常年對外開放。
江北和張厚風自北四樓一口氣爬到了北八樓,一路上也拍了不少角度不錯的照片,還讓張厚風嘗試性的拍了幾張。
不過完全門外漢的張厚風,拍的照片要麼曝光太嚴重,白了,要麼對焦沒弄好,糊了。
“得,咱還是用自動對焦吧。”張厚風撓了撓頭,看來想裝逼還真需要點實力……
北八樓的遊客已經相對稀少,畢竟老人和小孩的腳力稍慢。
江北看著北八樓城牆上被刻滿了人名,心裡隻覺得可惜。
要知道明朝時期著名的抗倭將領戚繼光,哪怕當時已經是主持長城防務的第一將領,也沒說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麵。
如今這麼一處千年流傳的名勝,卻被刻上了並不怎麼漂亮的“留言”,而且還是密密麻麻。
“這兩年好多了,管得嚴的了,不然肯定比這還要多。”張厚風摸了摸那些深淺不一的刻痕,也是一臉惋惜。
江北點頭道“走吧,咱們往十一樓去吧。”
有的旅行團隻帶著遊客到北八樓,所以去往北十一樓的路上,旅客的人數大幅度下降。
這也讓江北和張厚風拍了很多滿意的照片,除了蜿蜒的城牆和筆挺瘦高的張厚風,江北的鏡頭裡也記錄了一些城牆兩邊的矮樹。
由於長城起初建造的定位是軍用設施,所以觀賞性並沒有其他文化景點那麼強,無論是北四樓還是北十一樓,風景相差不大。
從北十一樓出來就是熊樂園,道路兩邊都是小商鋪,吃喝俱全,紀念品也是琳琅滿目。
逛了一上午的江北和張厚風早都餓了,在商店裡買了些麵包墊吧了一口。
又一頭紮進了八達嶺熊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