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遊記!
江北恰巧來了煙癮,便拉著吳雅在鐘樓下停了一會兒,和這個“鍥而不舍”故意認不出他們的銷售員聊了起來。
銷售員的態度很樂觀,他熱情的說道“肯定有啊,我不就是一個?”
江北好奇道“你?”
他點了點頭“我就是外地來的,在這附近買了房子。”
西安房價雖然不如京城,但鐘鼓樓這種地段,江北不用腦子也能知道絕對不便宜。
難道說在西安推銷房子,已經賺錢到這種程度了?
甚至可以買得起鐘鼓樓附近的房子?
“我家拆遷了……”銷售員似乎看出了江北的疑惑,他呲牙一樂,笑容那叫一個燦爛。
“怪不得……”江北啞然。
看來努力半輩子,不如拆遷一套房的說法果然是真的!
一支煙很快抽完,江北又和他簡單聊了一陣兒,問了問關於西安遊玩的好去處。
拆二代銷售員很熱情,給江北推薦了很多性價比較高的去處,其中便不包括鐘鼓樓……
告彆這個有趣的拆二代,江北和吳雅仍是去逛完了鐘樓,畢竟已經來了。
花了不到半個小時,鐘樓基本看了一圈兒,的確如拆二代銷售員所講那樣,很無趣。
接下來的行程,江北和吳雅定在了“西安碑林”,當然這也是銷售員相對比較推薦的景點之一。
其實這個拆二代銷售員同時還為江北推薦了很多不錯的去處,而江北之所以選擇碑林,是因為在這之前他們去過魏晉墓群,且受到過不小震撼。
如今來了西安,便也想看看西安碑林和魏晉墓群的碑有什麼不同。
碑林博物館距離鐘鼓樓不算遠也不算近,盯著烈日步行前往肯定不明智。
又因為西安交通實在擁堵,江北便沒讓吳雅回去開車。
兩個人隨手叫了輛的士,趕往碑林。
出租車的司機師傅是個五十來歲的大叔,人很熱情且健談。
一聽江北和吳雅的口音便知道是他們外地人,很自然的開始扮演起導遊的角色。
似乎西安的每個人都是那麼熱情,總有說不完的話,上一次遇到這種司機師傅,還是在武漢的江灘附近。
“小夥子很有品味,能去碑林玩的,多半都是文化人,一般像我這樣的大老粗外地人,來這兒了多半隻知道兵馬俑、大唐芙蓉園這些地方……”
江北和吳雅是一陣汗顏,聽著司機師傅的吐槽,仿佛就是在說昨天的他們。
“師傅,我們昨天就是去的你說的這兩個地方……”
開車的司機一愣,尷尬了幾秒,隨即哈哈一笑道“我這破嘴,淨瞎說話!”
隨即車內三人都會心一笑。
到了目的地,吳雅幫著江北打開了車門,扶著他下了車。
看著麵前古色古香的建築,江北一陣神清氣爽。
西安和京城都是華夏古都,但兩個城市的古建築風格卻完全不同。
京城建築以明清風格為主,其中清朝風格更重,氣派、莊重、色彩鮮豔,但少了很多文化氣息。
而如碑林這樣的西安古建築則不同,雖然沒有京城建築那樣大氣磅礴,但卻充滿了華夏民族的文化傳承韻味。
據剛才的司機師傅介紹,這個碑林博物館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
不僅僅收錄著碑相關的文物,還有很多關於書法、書畫類的藏品。
穿過門樓,腳踏青石板,在一棟展廳之中,江北真真切切的看到了“碑林”。
一排排兩米多高的大碑上篆刻著各樣的字體,這些密密麻麻的碑刻字記錄著不同的事跡。
它們來自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故事。
但相同的是它們都見證了千年的風雨,亦都留存至今。
在博物館深處的一個房間裡,江北一個看到了正在進行拓碑的工作人員。
江北不由得被好奇勾住腳步,拉著吳雅停留了好一會兒。
看著師傅上墨的穩健手法,“嗒嗒嗒”,反複蘸墨、捶打、蘸墨、捶打,似乎他的心也會變得寧靜下來。
“九成宮醴泉銘?”江北蹲在一旁,出聲問道。
那老師傅早已注意到江北和吳雅,心裡本還好奇,這年輕人傷成這樣怎麼還四處亂跑?
哪成想,這個年紀輕輕的病號能認識自己所臨之書,他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是魏征所撰、歐陽詢所書的九成宮醴泉銘。”
其實江北對這帖子並不熟悉,但卻對其中“黃屋非貴,天下為憂。人玩其華,我取其實。”這一句的印象非常深刻,剛巧老師傅正拓至此,所以江北這才認出。
“老師傅,據說這是天下第一楷書?”人都對“天下第一”頗感興趣,江北自不例外。
拿著鑿子的老師傅停下了手裡的活兒,轉頭笑道“不錯,歐陽詢的正書,的確火候十足。”
吳雅在一邊小聲問道“大叔,楷書我聽說過,正書又是什麼?”
江北解釋道“正書就是楷書,而楷書則是由隸書演化而來,隻不過更趨於簡化,橫平豎直。”
一邊老師傅聽得頻頻點頭,接茬道“小夥子說的不錯,簡單但也通透,真是和這楷書精髓相得益彰。”
被莫名誇讚的江北臉一紅,謙遜道“在您這種大師麵前,不值一提。”
對於文化匠人,江北向來尊敬有加,就如在景德鎮麵對陶瓷大師周利民,也是恭敬無比。
或許是看中江北身上那股子常人難有的古意,或許是覺得江北能如此謙恭是個不錯的青年,原本在館裡出了名不愛說話的老人破天荒的健談起來。
“這貼,元趙孟頫曾評清和秀健古今一人,算得上是破天荒般高的評價了,我在這博物館乾了二十來年,拓了不下一千份了。”
說著,老人還指了指手裡按在碑上的紙。
聊起曆史,吳雅是完全的門外漢,什麼歐陽詢、趙孟頫,她似乎聽都不曾聽說過……
可偏偏江北和老頭兒聊得起興,無奈之下,吳雅便自己在博物館裡東瞅瞅西看看。